还记得那些点灯的日子吗

   

                                             刘述涛

遂川最早的电灯是在1950年,由私营工商户张进禄等人集资筹办起遂川县电灯厂。遂川县才第一次有了电灯照明,到了1951年,公私合营,电灯厂成为了遂川电厂。遂川电厂的位置几十年都没有变,都是在彭家祠哪里,也就是如今的进修学校的边上,直到供电同发电分了家,供电才搬到如今新建的大厦里去。

要说起这张进禄可不简单,他是遂川县有名的玻璃少爷之一,他与彭白玉的故事,在遂川一直流传,还有他的姑姑就是陈正人的母亲,他与陈正人是真正的表亲。只是现在要说的是灯的故事,所以也就不再多说。

说起灯,在我的印象之中,最早家家户户用的是灯盏,点的是灯蕊。如今要找灯盏很难,这种黄豆亮的灯盏,只有老掉人的时候,才会见到。

在五六十年代,遂川县城最早都是少数的单位才有电灯,而且只供电三四个小时。我们普通人家用的是煤油灯。那时候,南门口的杂货店里都卖煤油,但不叫煤油,而叫洋油。洋油的称号来自于中国一开始贫穷落后,不要说煤油要从外国进,就连火柴也从外国进,所以,火柴叫洋火,肥皂叫洋皂,也有叫洋碱。

我去南门口打煤油的时候,还要凭票,不是说你想买多少煤油就行,还得凭票供应,一个家庭,一个月也就一斤煤油左右,所以,家里的煤油灯都是省着用,晚上吃饭是亮一下,就不给亮了,除非是你做作业,那就让你照着。

那时代的煤油灯都是玻璃的,不讲究的就直接点,讲究的人家就会在煤油灯上装一玻璃的筒子。我的父母不讲究,所以,我们家的煤油灯有买的,还有我家三哥、四哥用玻璃瓶子自己做的。自己做的煤油灯,烟浓,如果点一夜,你清早起来,鼻孔都是黑的。

记得我三叔家有盏像《红灯记》里李玉和提着的那种灯,那就不得了,我那几位堂哥提上提下,灯都不灭,因有玻璃罩子罩着。我羡慕得不得了,心里想,要是我家里也有这么一盏就好了,可惜我们家却一直没有。

好在,没有这种灯,我们还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灯,就如黄麻杆的灯。所谓的黄麻,其实是印度麻。麻杆又粗又白,做灯笼的最好材料。到了每年的八月,就是拔黄麻的季节,家家户户到队上的地里,拔上了捆黄麻扛回家里,然后是剥黄麻,刮黄麻,黄麻最后被队上收去,卖给麻纺厂,做成麻绳,而麻杆却留在了各家各户。于是,我们这些孩子就地取材,将黄麻杆一节一节截下来,用竹钉连结,然后一个四方四整的灯笼就成了,灯笼糊上白纸,在里面放上蜡烛,晚上提着出去,一街都是亮的。

这样的日子到了八十年代初,忽然间家家户户可以装电灯了,只是还没有电表,电灯也是按盏来算,一盏电灯一个月六毛钱。但就算是六毛钱,也让一些家庭用不起电,于是就想到偷电。

那时候在四里街上,偷电的事情非常普遍,因为外线都不是皮线,而是铁丝线,这让偷电成为一件很方便的事情。

一到晚上,就有人的家里伸出两根线来,搭在铁丝线上。这样的结果,却让外线承受不了那么大的负荷,于是老是跳闸。有些时候,却是电压不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让一些早富起来,家里有了电器的人家,不得不装上一个稳压器。

好在过不了多少年,就一户一表。这时候的人也更加富有,再也不需要通过偷电来改善自己的生活,都觉得用电越方便,生活也应越美好。所以说,电力改变了人的视角,让越来越多的人家,有了更好生活的同时,也有了更大的改变,从而也有了素质的提升,到今天,每家每户都是亮堂堂的,不要说煤油灯,就是电筒都不用再用了。这也许才是社会真正的进步与发展,它不但让人眼前亮了,也让人心里更亮!

(0)

相关推荐

  • 【征文选登三十一】邱立富:儿时,灯光如豆

    儿时,灯光如豆 邱立富 在我四五岁开始记事的时候,曾记得老家那不大的房子,靠南边的一根杉木柱子上常年挂着一盏香油灯.灯架大约有六七寸高,是用竹片做的,其形状像张小椅子,后面两个长脚有两道横梁,靠上面竹 ...

  • 煤油说

    煤油说 <青海那点事>之十七 感谢台湾那个曹科长先生,因了他说"大陆用煤油炸油条",才想起就煤油有关的事铺陈一篇小文.先得对曹先生讲一句:你很有必要去看医生了耶,精神病 ...

  • 一盏灯

    本文作者:高喜林 人类发现火,距今有几十万年了,自从有了火也就开始懂得了照明,懂得了照明也就逐渐发明了灯.自从有了灯,人们的学习.工作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和更便利的条件,生活更加有了情调. 战国时期灯具 ...

  • 《西北作家》第068期 王贞虎散文《煤油灯》

    <西北作家>恭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休刊通知:2017年1月25日--2月1日 煤油灯 王贞虎 生不逢时的你,一定没有见过煤油灯,你更不能体会我那没有电灯的苦涩童年时代. 上个世纪七○ ...

  • 【郁氏文化】话说煤油灯(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话说煤油灯 文/范俊来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留给我最清晰的画面是,坐在煤油灯旁做针线活儿.每天晚上,母亲就着微弱的灯光穿针引线,我躺在被窝里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孔,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母亲有一个习 ...

  • 信阳走出的70、80后,还记得那些勤工俭学的日子吗?

    点击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微信:37096414  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导 语 四月清明 ...

  • 还记得那些一起走的日子吗

    还记得那些一起走的日子吗

  • 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2018年的今天,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镛)逝世,享年94岁.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从1955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最后一部作品<鹿 ...

  • 淮海路上流行“零拷酱油”!曾经排队“拷酱油”的日子,侬还记得伐?

    现在人用"打酱油"三个字,来嘲讽对某事"不感兴趣"."与我无关".但是老早底上海人去买酱油,不用"打"字,上海人讲&qu ...

  • 一起读小学的日子你还记得吗?

    08-27 那时候, 我们上学是这样的↓ 点击加载图片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那时候, 我们的课堂是这样的↓ 点击加载图片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那时候我们爱惜课本, 还给包了 ...

  • 逐渐疏远的友情该挽回吗,还记得曾经无话不谈的日子吗

    从小到大,我们一定有一位或者几位无话不谈,一起做过很多疯狂事情的好朋友,曾经以为我们可以一直嬉戏打闹下去,可渐渐的,我们不再常联系,并不是因为发生过什么矛盾,但关系却逐渐疏远了. 有时我们想努力拉回这 ...

  • 乡情丨一起在豫南乡间放牛的那些日子,你还记得吗?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导 读 在豫南乡村,水牛曾 ...

  • 每日一逗:你还记得那些年老师在上面讲课,你在下面画画的日子吗?

          1.灵魂画手 嘿,派大星,新裤子不错哦~ hello,美女,标准的S型曲线啊! 哇,野比大雄,新眼镜酷炫啊,是哆啦A梦给你的吗? 2.迷惑的狗子 狗子:原来我在黑夜中会变成蝙蝠侠啊! I' ...

  • 与稻草为伍的日子,你还记得吗

    分稻草 旧时农村,记忆中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稻草是要按人头分的.这不稀奇,因为柴草要分,稻谷要分,萝卜要分,番薯要分,毛笋要分,钞票要分,那么稻草岂有不分之理?凡是集体的都要分,生产队是集体,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