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竹资源最丰富的——碧洲镇
遂川竹资源最丰富的——碧洲镇
刘述涛
从古至今,流传在遂川人记忆里,最有名的土工艺制品有碧洲的土纸、大汾的折扇、黄坑的水桶、杨芬的土陶瓷、珠田的石灰,禾源的铁锅、草林的油箩、西庄的刨烟、洋湖的草席。那都是顶呱呱的,不仅在遂川出了名,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叫得响。
尤其是碧洲的土纸,还出口到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作土纸的原材料,来自于竹子,碧洲有着丰富的竹子资源。就现在保守估计,都有7万亩。素来都有“翠竹之乡”的美誉。这让土纸的原材料不用发愁。
在当年有三分之一的农民都从事土纸生产,做土纸的纸槽就有420个,年产土纸将近三万担。
土纸,在遂川人的嘴里,又称作“糙纸”或是“草纸”,是做纸钱,冥币最好的选择。在安徽、山东、广东,湖北、台湾以及东南亚,把碧洲的土纸称之为“江西大裱”。都喜欢这种竹子制作,又厚又黄的土纸,说唯有这种“江西大俵”烧起来才能全都化成灰,阴间的人收得到。不像别地方的土纸,烧不化,拖泥带水。
在我的记忆当中,从枚江进碧洲的山路下,就有一家有点规模的造纸厂。这家造纸厂,如今是寻不回来一点踪影。更重要的是进碧洲的路也全部改了,没有了当年的样子。在当年,去往碧洲,经洋村,走牛仔脑,一路下坡,穿枚江而过,沿着两边的田地,就一条六七尺宽,凹凸不平的沙土路。进了碧洲,在河两边上,尽是做土纸,做竹工艺的小作坊。
竹床仔,曾经是遂川人夏天在外纳凉睡觉的必需品。人们一提到竹床仔,首先想到的是碧洲,接下来才有可能是衙前的。碧洲的篾匠扎堆,一到圩日,好多篾匠都挑着自己制作的竹床、竹椅、竹席、竹篓、竹笼、竹筷等到圩上来卖。
民国32年,碧洲梁远荣开办起力行造纸厂,加大马力生产土纸。从那时候起,碧洲的造纸业就一直没有断过,直到新世纪后,才越来越少。县志上记载:“碧洲盛产毛竹,大量由碧洲水运而出外销,清道光同治年间“有舟楫通良碧洲”,直到1958年,仍有木帆船直达良碧洲。
良碧洲,是碧洲的前身,难怪在县城里,许多人仍把碧洲称之为良碧洲。良碧洲的圩镇上曾建有一座万寿宫。万寿宫见证了碧洲这块土地上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良碧洲一路走来。
1924年,一位藏匿在碧洲山上的逃犯,挖到了一块黑耀发光,特别重石头。这个消息被在上海求学的梁芳溥的听说了,他跑到山上,从逃犯的手里购得这块石头,然后带到上海去做化验。
两天过后,化验结果出来。梁芳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手里这块有点不起眼黑得发亮的石头,竟然是价值连城钨矿石。最重要的是化验单上所标记,该钨矿石的成分优良,顶级极高。
这一张小小的化验单,改变了梁芳溥的人生轨迹,他大学都不读了,跑回家里对自己的父亲兄弟们说,他们集资开矿,租赁山场。家里人一听,以为梁芳溥是不是吃错了药。但家族中有一位见过世界,懂得开矿就能赚大钱的一位堂叔无比支持梁芳溥,不但第一个站出来集资,还同梁芳溥拉来几位股东。这也为以后的官司埋下了伏笔。越来越赚钱的钨矿,让几位股东的胃口越来越大,到1930年,因业权争执,官司不断,钨矿终于停产。
能停产的是官司不断投入也大的梁芳溥等人开办的矿厂,不能够停下来的是纷涌而来,想要淘金赚上一把的矿工。从1930年开始,在碧洲就不断出现采钨矿的人,这些人三五成群,结茅为棚,时来时往。每一矿点,少的十几个人,多的上百人。还经常为争夺矿脉,发生械斗。
采矿的工具也非常简单,有了尖凿、挖斧、铁锤、船斗,就能开“笼子”,笼子好的会有撑木,懒的,不怕死的,撑木都没有一根。所以,采矿的人来人去,人生人死,都没有人管。
也许正是这样的流动人口多,也让当时的地下党,在碧洲活动频繁。县城内的共产党也是如此,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往碧洲而去。在1930年碧洲钨矿的矿警一班人投奔了在碧洲开展游击活动的王佐农带领的特务连,直接让特务连升编为独立营。带领矿警投奔的地下党员谢考生直接任命为营长。
1935年夏,共产党员贺园华,曹云带领湘赣省保卫局二中队,一直在碧洲坚持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冬季,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主任韦瑞珍到碧洲商讨下山抗日,1938年3月,贺国华带领碧洲游击队下山,在安徽太平被编入新四军军部通讯连。曹云却仍留在碧洲坚持工作。
碧洲易守难攻,而且高山入云,水路直达赣江,陆路直通万安、赣洲。解放后真正修公路,是在1958年,县里组织五万余人修建县城到草林、左安、堆前、大汾、碧洲的五条公路,碧洲才真正意义上有了公路。
也是在1958年,成立了县钨矿,碧洲的“砂子山”,又看得到人来人往了,在人的嘴里,也是越来越火了。还别说,1959年到1960年,县钨矿的产镇就超过了一百万元。第二个高锋是在七十年代初,有人将碧洲的砂子山称之为“小上海”。赚钱多,眼红也多,一下子成县管,一下子就归小龙钨矿管。下放归口,归口下放,到现在,“人去楼空花已尽,月落风疾泪又倾”当年的繁华已尽。
现如今,人们提到碧洲,能想到的是“白水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想到终年不息,银河倒流,水声震天,飞银泻玉的形容词。更想到那白水仙后面,那几万亩的竹林,所诞生过的传奇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