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为什么容易堵?如何疏通中焦?
中焦为什么容易堵?如何疏通中焦?
我们说健康讲健康多少年过去了,但就目前我们的健康问题还是一个很严重的课题。过去的东亚病夫变成了今天的亚健康,而且这种亚健康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现在的各种慢性疾病已成为人类的一大杀手,对于各种慢性疾病肆无忌惮残害人体生命时候人们求助无门,在现今各类医院里仪器成了医生,医生变成卖药命的时代人们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已经麻木了。现状下人们只能听天由命了。比喻现在肥胖症、三高症、失眠症、精神类疾病等困扰着许多人,更可怕的是各种癌症、肾病综合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随时都会夺去人的生命。现在就连很简单的消化系统毛病人们都在痛苦中循环治疗。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代化的医学发展到如此高境界的时候人类的疾病怎么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呢?
其实答案就在疑问里,我们回想一下,凡是去医院看病的患者(无论是哪一级的医院)首先要做各种仪器检查,然后医生根据仪器的检测结果卖药给患者。当患者问医生自己是什么病的时候医生总会拿着报告单指给你看,这高了那低了,最后给你定下一个什么病名,综合症呀.、并发症呀、什么炎症呀等等、结果把患者引进一条死胡同,误导了患者,最后临死也没治好这个病。我们就糖尿病而言,当你检查出血糖尿糖高了以后就给你定下糖尿病,结果越治毛病越多,最后又下了一定义,糖尿病并发症。这个定义将伴随患者走过艰难痛苦的最后岁月,其实这并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是有些慢性疾病没有治愈的情况下而把它归纳到糖尿病上。恰恰相反的是慢性病长期治不好而助长了糖尿病的发展。
现在医院、医生过于依赖仪器,把患者和仪器检测的数据绑在一起,忽略了人体的结构和脏腑功能的协调,比喻中焦堵塞不通可以导致上下不通而引起很多症状,而这种堵塞无论是什么仪器也不可能查出它的病理的,结果都去治症状而放弃根本,治症状是永远治不好病的。
以上很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患者的真正病因都是与中焦气血瘀阻气机不畅有关系的。本文内容就是围绕中焦气机不畅所发生的一些症状展开讨论的。希望本文发表后在以中焦失衡为主的一些疾病当中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焦瘀阻 百病之源
《内经》“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中藏经》“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内,外,左,右,上,下,皆通。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中焦位于上焦与下焦之间,是气血生化之所。是保证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相通的枢机转旋之处。是调节寒热阴阳平衡的中转站。所以中焦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中焦的位置及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保持中焦的畅通和正常运转是关系人体健康的关键。
现在好多人去医院看病总是先做各种检查,结果是没有什么大毛病。西医没招了再去找中医。而有些中医总是肝胃不和,脾胃不和,肝脾不和等说了一大堆,其实这都是某些中医的台词。不和的意思是含糊不清的,是寒热不和,气血不和或虚实不和呢?医生自己也不得而知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医生为什么不去检查分析中焦是否堵塞不通呢?
中焦不通是造成多种疾病的根源,中焦的堵塞原因在古代就有多方面解释。人体中焦的正常运转是可以把体内的毒素排出的。气血的畅通就不会在体内形成气滞血瘀。阴阳的平衡就不会在体内形成寒热互结。然而现在的很多病症临床表现就是中焦运转不利。气滞血瘀寒热互结在中焦形成了堵塞。现在至中焦堵塞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既饮食结构问题。现在人们所吃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比方说农药、化肥、添加剂、瘦肉精、防腐剂等。这些毒素经长年累月集结在人体内,加上人们生活中其他毒素同时也会慢慢沉积于中焦,破坏了人体的正常代谢运转。最终导致了中焦的堵塞不通。在这种不通的情况下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
当中焦瘀阻,气机不通偏于后背,压迫腰部,因腰为肾之腑,所以则会出现肾区胀痛,腰酸腿痛,遗精早泄,阳痿等。中焦瘀阻,,气机不通从后背上逆就会出现后背胀痛,颈椎部位僵痛(西医称颈椎病)后脑头顶胀痛。后脑长期受到浊气和燥气的引响就会缺氧,导致小脑痿缩(老年痴呆症)。当中焦气机阻滞压迫膀胱则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尿胀痛(西医叫前列腺炎)。中焦气机阻滞从前面上逆顶住胃脘就会出现胃脘胀满,再往上冲顶住咽喉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咽部如有物阻。呕吐嗝逆心慌心悸。中焦气机阻滞从肝胆胁肋两侧逆行而上就会出现胸闷,胀满,两手麻木,心慌易怒。中焦气机阻滞冲气上逆出现上实下虚则可发生眩晕,头脑胀痛,口干口苦,心烦胸满下肢发凉两脚无力,失眠,双目干涩。中焦气机阻塞还可发生脐腹周围坚硬如石,腹大如盘。中焦气机瘀阻气窜经络还会出现气游周身疼痛,打嗝不止的现像。在妇科方面中焦气机阻塞导致冲任诸脉失常亦会发生经带胎产的一些病症。
通腑排毒 道法自然
我们感觉不舒适了,难受了总想去医院看看,找个大夫调理调理,无论是西医的消炎还是中医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看病还是调理都要符合自然法则,人体与自然本为一体,天有日月往来,人有阴阳二气,地有山河湖泊,人有筋骨血管,自然万物吸精华而生,人体生命食五谷而存。地上之水向东流为顺,人体混浊之物向下排为通。自然保持阴阳平衡可保国泰民安,五谷丰豋,人体保持阴阳平衡可使脏腑和谐,筋脉畅通。我们讲调理调的就是脏腑的和谐,理就是理的经络气血的畅通,如体内有瘀阻就如同河湖堵塞一样,河湖堵塞有灾,体内堵塞有病。我们在这里把慢性疾病统括为痛、痒、胀、麻。痛则不通,痒则有风,胀则归气,麻则有阻。气血瘀滞不通则痛,风邪夹湿而成痒,体内无论哪儿胀都为气所至,包括气水串筋四肢肿胀,麻则不通血,木则不通气,麻木为气血皆不通,必有堵阻之处。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清除体内的寒、湿、痰、瘀。寒则生水,湿则生热,痰则生风,瘀则化火。体内这些毒素不清理掉就会出现很多症状而形成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如体内有瘀堵之积(特别是肚脐周围硬块)必须运用通腑排毒之法进行清理。百调不如一通。
通腑排毒疗法是现今正在医疗界掘起的一种新型疗法,目前国内正处在一个萌芽时期。该疗法主要通过“通瘀、化积、排毒、通筋活络、消痞散结”等手段把人体内部的瘀阻打通,包括癥瘕积聚,顽固痞块,血积气团、陈年老积等,排出体外;使五脏和谐、六腑顺通,保持脏腑的清洁;把体内的毒素从血液、气体、经络、筋骨、肌肤中清除从而达到“体内无毒,全身畅通,疾病全无”的最佳健康效果,不仅解除了各类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求医问药、久治不愈之烦脑,并且能实现不治而自愈目标!
其实有很多疾病都不是病而是毒素所导致的,中医叫热毒、湿毒、火毒、痰火毒结(岩),西医叫肿瘤,炎症等。
看看各种毒素给身体带来的种种不适吧!
①血液之毒:血液粘度稠,“三高”、脂肪肝、尿毒症、肢体麻木、脑血栓、心梗等;
②气体之毒:使人心脏大脑缺氧,(西医叫供血不足),胸闷气短、腹胀胃满、头晕脑胀、心烦汗出、失眠健忘、腹内结块(肚脐周围发硬)、气往上攻。反酸打嗝等;
③经络之毒:嘴歪眼斜、肌肉疼痛、痉挛、萎缩等;
④筋骨之毒:风湿、类风湿、颈椎腰椎疼痛、腰酸腿疼、缺钙等;
⑤肌肤里毒:各类皮肤病、面部痤疮、黑斑、皮肤干燥、手足龟裂等;
⑥湿热之毒:妇科白、黄带增多,异味、瘙痒、面部色斑、痰湿虚胖、长期便秘和便溏、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痛风等……
这些症状您占了多少?
《医学心悟》论消法上说,“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筋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现在有很多患者去医院看时跟医生反映是症状,医生问的也是症状,结果治的就是症。而治症状是永远治不好病的,只能使患者陷入没完没了的循环治疗的痛苦中。有时仪器更是误导患者,比喻某患者说胃疼,医生便叫做胃镜,结果是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仪器看的是表面的现象,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胃难受的不去研究,任其发展越来越严重。通则不疼这个理谁都明白,但是什么地方不通都不太明白了。这就是中焦堵塞气往上顶,使胃部受到气滞而不通所产生的结果。
针对因中焦气血壅塞不通,气血逆乱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治则必须采用转旋中焦,务必使气机通达,气血通畅,有余之瘀滞排出于人体之外方能祛除病根达到治病求本的理想目的。治疗大法应从活丶通丶散三个方面着手。
活,指脏腑要活,五脏六腑排泄有序。气血活则无瘀阻。筋骨活则身轻如燕,经络活则精神倍增。
通,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灵气不断充实后天之精气,后天脾胃通过摄入水谷之精微,转化为人体之精气又不断充实先天之灵气,人体才能生生不息的健康生存。而人体内先天丶后天之精灵二气互相转换与各种物质的代谢有赖中焦的通畅运转。
散,如果中焦出现了不通瘀阻,人体就会出现很多疾病。现代的人们高血压,高脂肪,肝胆类疾病,肠胃病,妇科病,抑郁症,癌症等大都源于中焦堵塞毒素排不出体外,在体内形成了有害物,破坏了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导致五脏不活,六腑不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运用通腑排毒,消散的方法进行治疗与调理。
以上活通散三法,通是基础,散是手段,活是目的。把握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很多慢性疾病就会应药而愈。
回归自然 返元求本
我们既然讲人与自然为一体,我们就要把自己回归到自然里去,只有回归到自然里我们才能放松、轻松,才能摆脱各种疾病和烦恼的困扰。要想回归自然必须达到返元求本之目的,返元就是返回你的真元,也就是元气,元气也就是父母给予你的元阳、元阴之气,这种元阴元阳之气将伴随你度过一辈子,这种元阴元阳之气我们要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这种元阴元阳之气藏于五脏而行于六腑,其本位在神阙(肚脐),神,元神之意,阙为穴位,
神阙穴也是人体唯一能见到的穴位。也就是人体的元神所在之地,神阙是勾通先天种后之纽带,对人体有防病治病之功,有起死回生之能。我们的心灵脑明就是元气之体现。元气保护着我们看不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阴,阴守阻行,如果阴守不住阳则行不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失调。如果中焦瘀堵导致阴气闭塞就会孤阳独盛,阴不制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阴虚,阳亢和肝阳上亢等,就会出现一系列由阳盛引起的症状,如头晕脑胀,高血压,中风,失眠,便秘,皮肤病等等。所以保护了神阙的外洁内通,保护了元神之所也就保住了人体的生命与健康。
求本就是使我们的脏腑归还本来的面目,我们的肌体和脏腑开始的时候元本是无毒无瘀无邪的,但随着时间的流失,环境的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身体素质也在变化改变,在这种变化和改变中我们的肌体脏腑也在改变,承受着改变中的各种压力。比喻人体消耗的能量越多,排泄量就越大,脏腑的工作量也就越大,无形中加大了其负担,由于没有及时的帮助清理与调整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脏腑功能减退,脏腑功能减退导致吸收和排泄功能也就自然减退了。吸收功能减退导致精、气、神不足,排泄功能减退可使毒素在内体瘀结,这就形成了中焦瘀堵。肚脐周围发硬,中医叫积聚、痞块、症瘕等,这些瘀阻阻碍了神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了精、气、神的形成,人岂能不病哉。所以我们要清除瘀阻返元神之功能,排出毒素还脏腑之清洁面目。现在人类的很多慢性病,疑难病为什么久治不愈呢,其原因就是中焦瘀阻,元神受限,脏腑污染,功能减退所致。下面举几个病例说明。
刘某,女,38岁,河北承德人氏,因患红斑狼疮在北京几大医院辗转轮回治疗三年余而效果不佳,而且越来越严重。于2010年秋听人介绍求治于余.刻诊:望诊,脸色紫红而肿,面无华,目无神,说话无力。后背及下肢有紫色斑块,问诊,饮食纳差,睡眠欠佳,腹胀胃满,两胁串痛,心烦,记忆力减退,大小便无力。身上有刺痒感。脉诊,脉浮而滑,两关尺脉皆硬。腹部手感无弹力,肚脐周围拒按。余通过四诊合参,认为是中焦瘀阻,神道被堵,脏腑毒素太多而导致功能紊乱,余用通腑排毒之法调理半月,全身症状皆减轻,通过两个月的治疗而全愈,随访两年未复发,而且恢复如初。
江某,男,46岁,因家庭财产分割纠纷而抑郁,西医用抗抑郁的药治疗三个月后病情加重,诊断为狂燥症,该患者喜怒无常,嘴里不停叨叨,晚上很少睡觉,,在某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两月后病情又加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抗镇静药对该患者基本无效。正在家属茫然的时候听人介绍找余求治,刻诊:望诊,两眼发痴有光,面夹潮红,问话无语只顾自己叨叨,问诊,食量大,消化快,大便干燥而且几天不便,不排气,脉诊,洪大有力而滑,余通过四诊分析为中焦瘀阻混浊不能通下,神道被堵而元气不聚,长期压抑肝经受损而魂不守,肺津亏损而魄不安,最后痰火上蒙清窍所致的发狂症,余用通腑排毒泻下加滚痰丸治疗五天后症状缓解,人趋于平静状态,食量减少,睡眠增加,大便由每天八次减致三次,口里停止叨叨,在此基础上减少泻下之品,增加化痰、清心、安伸、补气之剂调理月余而愈,最后以一贯煎加减善后。恢复正常生活,随访两年未复发。
糖尿病患者许某,女,42岁,患糖尿病15年余,近几年加重,据她自己反应她身上好像有上百种病,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没好地方,在电话里哽咽着倾诉自己的治病经过。在娘家时十五、六岁就胃部经常不舒服,胃疼胃胀,返酸打嗝,因为不经常发作不利害也就没太在意。婚后特别是怀孕后加重,都以是妊娠反应,也没在意,但小孩出世后其症状仍不减轻,腹胀胃滿,胸闷,两胁串痛,吃多点就吐,人体形消瘦,乏力,肚脐周围坚硬如石,在二十六岁哪年又去化验检查说得了糖尿病,结果开了一堆治糖尿病的药和治胃病的药回家了…..。在治糖尿病的同时一会治这个病,一会治个那病,但始终不见好转,近三、四年又发生头疼头晕,颈椎疼和失眠,后脊椎部疼痛不能弯腰,,诊断为强直性脊椎炎,医生说是糖尿病病发症,打胰岛素不行医生叫带胰岛素泵,她说天天幌幌悠悠生不如死,说到这里便嚎啕大哭。
其实这类毛病并不难治,怕就怕在误诊误治,最后误了性命,要治好糖尿病首先要恢复胰腺的功能,要恢复胰腺的功能必须提高肾上腺的活力,要提高肾上腺的活力必须保持脏腑的和谐畅通,要保证脏腑的和谐畅通必须通中焦、排毒,减轻脏腑的负担,该患者余通过网上诊断认为该患者就是中焦瘀堵,导致了全身的症状,而并不是什么糖尿病的并发症,再说糖尿病根本就不存在并发症,要是某个患者没有糖尿病而出现了好几种慢性病的症状,那又该叫什么并发症呢,我估计又该叫什么综合症了吧。
对于该患者我在此要详细介绍一下,余一共用了三个方,首方:炙别甲、射干、黄芩、干姜、熟川军、桂枝、石韦、厚朴、瞿麦、紫葳、阿胶、白芍、赤硝、人参、半下、黄芪、当归、三七、元胡、山楂、神曲、枳实、槟榔、桃仁、火麻仁、炙甘草,该方吃半个月后肚脐周围开始蠕动,大便便溏,色发黑。进食、睡眠、精神状况改善,此方加黄连、败醬草、炒白朮、茯苓、山药、炙甘草改生甘草,继续服用半月,效果更佳,饮食、睡眠、大小便恢复基本正常,脊椎痛消失,血糖由原来空腹十六至十七下降到十至十二,由口服降糖药代替了胰岛素泵,二方: 炙别甲、香附、佛手、三棱、莪朮、槟榔、乌药、僵蚕、牡蛎、射干、熟军、桃仁、红参、洋参、阿胶、生芪、桂枝、大枣、麦冬、生甘草。以上之方服用一月,全身症状基础消失,按上方去红参,加党参,生芪改炙芪。 口服降糖药逐渐减量,又一个月后一切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血糖恢复正常。
该患者之病其病在神,其症在中焦,故踩用渐消缓散、攻补相间之剂。一方以软坚散结,通腑泻下以调寒热求效。.二方以疏肝理气化枳,软坚散结气血双补以达愈。三方以四物汤和一贯煎加减以善后。从此一家人恢复了平静正常的生话
概 论
我们讲保健谈健康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远离疾病与亚健康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然现在就保健与健康之关系,人们不甚明白(在此不作详叙)。保是健的基础,健是保的结果,保就是保护我们的脏腑不受到侵害,保护我们肌体不受外邪的侵扰,保护我们的脏腑就要像保护我们的脸面一样,要经常清洗保持光亮,我们的脏腑也要经常清毒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转功能,只有脏腑功能正常了才能健立起正气,才能健立起强大的防御体系,才能达到内毒不能生,外邪不能侵之保健目的。健康就是要有健壮的体格,有康宁的脏腑。要达到健与康之目的就要打好保和健之基础,否则体格不壮容易被外侵,脏腑不康宁就会内毒丛生。
现在有很多慢性疾病就是保健不到位,健康有缺失,才使我们的身体出了偏差,纠正其偏差回到其本位也就恢复了健康,但遗憾是人们不去纠正偏差而去医院治病去了,有病要治是肯定的,但我们要搞清一个关系,就是保健是医疗的前提,医疗是保健的继续,纠正人体的偏差是手段,达到(阴阳、气血、脏腑、正邪、寒热等)平衡是目的。就拿我们谈癌变色而言,它就是一个不平衡表现,也有很多癌症病人不治而愈的(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治疗),这就是人体在特定的环境里和饮食结构中产生了平衡的效果(抵抗力)而自我纠正了这种偏差,其实癌症把它当成普通病治可愈,而当癌症治则不良。把癌症扩大化、复杂化是导致治癌不愈的根本原因。
因此不断清理体内的毒素,随时纠正身体的偏差这就是最好的保健,“保持中焦的畅通是保证健康的基础 ”。“通中焦、排毒素是治愈各种慢性疾病之根本”。古人云:上下皆病取其中,百调不如一通。外寒内饮导致的咳嗽,治疗可没有那么简单,或许你需要这个经方痰、饮、水、湿,是我们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几个概念,同时这四者也是我们身体内津液代谢出现障碍后产生的病理产物。当然,它们之间也有着转化的规律和途径。人体在摄入水谷以后,脾胃就会进行相应的腐食运化,若摄入过多,或者是脾气不足,运化也会随之乏力,那么水湿就会停留在体内,无法得以利用和排出。而水湿停聚后就会成为饮邪,饮浓缩凝结便成为了痰。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一个名方——小青龙汤,它的使用就和饮有着密切的联系。
小青龙汤出自于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为治疗外感伤寒,内有饮邪所设。原文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实这句原文已经将小青龙汤的病机已经主症阐述得十分明白。
首先是伤寒,表不解,说明外感了风寒之邪,且表邪仍然未解除,而心下有水气则说明胸腹有饮邪停聚。干呕、咳喘、口渴、下利、小便不利以及少腹胀满这些或然症状也都是饮邪侵犯于身体不同的部位所致。虽然仲景没有具体说明舌脉,但根据病机我们也不难看出通常舌脉应为舌苔白滑,脉浮或濡。
小青龙汤共有八味药,药味不多但却十分精炼,这也是仲景用方的一大特点,具体有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半夏以及甘草。方中麻黄与桂枝为解表散寒的常用搭配,且麻黄还能宣肺平喘以止喘咳,桂枝化气利水以除水饮。干姜、细辛皆能温肺化饮,以除在里顽固饮邪,且还能助桂枝、麻黄散寒解表。五味子可敛肺止咳,芍药敛阴以防止药物过于辛燥而伤阴。半夏燥湿化痰,而甘草则调和诸药。八药相配,既解表散寒,又温肺化饮,以治疗外寒里饮之喘咳。
大家可能没有发现,其实现在素有水湿痰饮之人是不在少数的。因此许多人在感冒了以后,通常的解表药物也不能发挥很好疗效,关键还是没有正确辨证论治。故素体饮邪较盛的朋友,如果用好了这个方,对于感冒咳嗽自然也不用担心。
夏以胃气为本——再说胃之抓捏
其实,春夏秋冬都是以胃气为本,因为现在正值夏季,故标题拟为“夏以胃气为本”。
胃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元气的盈亏,因为胃如同粮仓、国库,财大才能气粗(壮)。突然想到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三个熟人一道上街买菜,甲收入过万,乙收入过千,丙收入过百,这三人买菜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表面上看都是在同一个菜市,都是一日三餐。甲可以耀武扬威地买下鲈鱼做清蒸,乙或许买条鳊鱼红烧解解馋,丙直接背过脸去买了个茄子也能烧出美味来。这里不讨论食物的营养价值,而是要弄清楚胃是个啥子,胃在人体就好比一个人家的家底子。家底厚实,购物自然随心所欲。人体五脏气血的供给全指望胃气(胃的气血生成),这个气血财宝的库存有着不同于买菜那么简单的简单,它直接关系到脏腑的安危。比方说心脏缺血会怎样?脑供血不足会怎样?这些个富含氧气的血是源源不断地由胃气而来的,不然怎么会说“以胃气为本”呢?
您若不信,可以读一读李东垣的《脾胃论》,几乎所有的病都跟中焦这个土质有关系,《内经》更是真理性地给胃定了性。
本人读书一贯是小和尚念经哇哇哇不解其意,但有时也能读到使自己备受启发的句子。“井虽千仞,汲ji之水上,盖不降则不升”,这句话是《文始真经》九章里的,意思是说圣人总是甘愿默默位其后。我看到这句立马想到了我们的胃气,脾升胃降是中医里的定律,中焦之气若想有效地上升,必然要先降胃之浊气。若胃浊气长期滞留于中焦,该降的降不了,该升的升不上去(无法供给上焦脏腑),长此以往,胃动力不足胃污染严重,含氧气的血含氧量越来越少,循环速度越来越慢,不能及时提供殷实的供血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吃鲈鱼的还是吃鳊鱼的还是吃茄子的,都无法正常的生化成气血。因此对胃的抓捏就是及时地降胃浊,让气血迅速供应脏腑。
“以胃气为本”,是不是这样理解的?怎么体现“本”?实践吧。
浅谈中风与升降逆乱
为了便于阐明中风的病机,对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做简要复习。
2.1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辨证论治等整体理论体系中,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地统一地有机体。机体内尽管有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其生理功能各异,但都是整体生理功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脏腑之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有相对稳定的特殊关系,维持这种关系,是机体内一切生理活动的总目的,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
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体,在这个大统一体中,人体仅是个组成部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也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内经》把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理想的稳定状态,叫“阴平阳秘”。“阴平阳秘”遭到破坏则发生疾病。机体内外环境中一切物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影响机体内外环境的阴平阳秘状态。但是由于机体通过脏腑间互相滋生、互相制约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功能状态,使之重新趋于平衡。因而,即使较强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不一定发生疾病,这正是邪不得虚不能独伤人的道理。相反,在机体内脏腑机能失调的状态下,即使微小的致病因素,也常常引起机体极严重的病理损害,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邪气乘虚而入。
2.2 中风,其位在头,其病在脾,其病机在气机升降逆乱 根据《中风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现在所说的中风,实指《内经》中的“大厥”、“薄厥”、“瘖痱”、“偏枯”等,即后世的类中风,大致相当于西医的脑卒中。
《素问·脉解篇》说:“内夺而厥,则为瘖痱。”从历代文献看,目前对中风属内伤病意见是基本一致的。一般说来,内伤病邪从内生,病自脏腑而起,以升降失常为主,《读医随笔》说:“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任应秋在《任应秋文集》中说:“卒然昏冒,不省人事,叫做厥,或者叫做逆厥。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散乱的意思。”与《内经》中“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血菀于上,则为薄厥”的意思基本一致。《灵枢·五乱》篇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养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如上所述,中风发病的病机不仅是由于气血逆乱,而且主要是乱于头。
气血升降逆乱是中风的主要病机,不仅经典著作中有充分的依据,而且后世诸家如刘元素将息失宜而致心火暴甚论;李东垣本气自病论;张景岳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论;朱丹溪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气论;叶天士等的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论等所提示的问题,均可做出较为系统的解释。
据临床观察,中风多有先兆症状,《医林改错》中列举出中风先兆34个之多,但以头晕、头痛、阵发目盲、耳聋、流涎等为最常见。这是气血运行逆乱,髓海失养的反应。说明气血运行由失调进一步加重,但瞬间即逝。提示气血逆乱不重,只是短暂的,机体尚能调整自身的功能,使之趋于阴平阳秘。此时若恰当调摄,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不致发生中风。相反,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有害因素再作用于机体,脏腑功能则由失调而突然发生急剧变化,使气血运行失调或短暂逆乱,变为严重的持续逆乱甚至停息,即为中风。若气机升降骤停则暴死,严重逆乱不能回复常态,亦多死。这正是《素问·调经论》“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的道理。若升降虽未停息,但由于逆乱严重,气血津液运行不循常道,或停留某处,或充溢某位,而形成痰饮、瘀血、气泄等。瘀痰、气泄停积于神明之府,闭塞络窍,则发生神志昏蒙,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等中风的主要症状。痰、瘀、气等留而不祛,均可化火,故中风初病之时多无火象,而两三天后始为明显。这就是中风诸邪骤至的道理。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但是,不管病情多么严重和复杂,都是气机逆乱、气血津液不循常道,痰浊、瘀血积于神明之府,闭塞络窍的结果。所以,气机升降逆乱,是中风急性期的根本。只有明确这一点,才不致误把痰饮、瘀血、火旺、气泄等标象,看作病机的本质。若把痰、瘀、火等当作病机之本,而进行化痰、活血、清热,多数效果不好。对于这一点,不仅古人早有明训,如见痰勿治痰,见血勿治血的经验总结。我们在临床中也有深刻体会。虽痰涎壅盛而化痰效果不著,痰邪随化随生,有瘀血而祛瘀,血瘀不除。相反,若以调理气机着手,则常常随气机升降回复常态诸症向安,痰、火、瘀血不治而渐消。所以,朱丹溪虽倡痰热生风论,但在治疗中,却深有体会地说:“治风之,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至理。”这确是经验的总结。
几年来,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紧紧抓住气机升降逆乱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近几年来,治疗急性中风96例(根据1983年烟台会议全国中风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其中78例有不同程度的腑气不畅,方中选用大黄。结果13例中脏患者死亡4例,其余中经中腑患者全部获救,总有效率88.3%。调理气机升降首选大黄的根据是:黄色黄气香长于入中焦,畅脾气。中焦通上连下,是升降的枢纽,脾居中焦,有斡旋升降之功,清·邹澎在《本经疏证》中说:“大黄之用,人概知其能启脾滞,通闭塞,荡积聚而已。予以谓卢芷园行用一语。实得火能生土之机括。”所以在调理气机升降中,着重从疏利中焦着手,药物首选大黄。
北京东直门医院的王永炎等报导,通过对500余例中风患者的系统观察,发现中风急性期50%以上辨证属痰热腑实,运用星蒌承气汤(胆南星、大黄、瓜蒌、芒硝)治疗,获得很满意的效果,这也证明,通利中焦,调理升降是中风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由上所述可以看出,中风病机主要是气机升降逆乱,且主要是乱于头,其脏主要在脾。这不仅有较充分的文献依据,且能较圆满的解释临床所遇到的问题,指导临床亦可获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