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韶涵到毛晓彤:多少人父母双全,其实是情感的孤儿

作者:郑立寒
来源:婚前避雷指南(ID:ruoheqinghan)
“多少人看似父母双全,其实是情感的孤儿。”
我有个朋友患了抑郁症,他说,真希望自己没有父母,这样就不会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
我知道他内心里特别排斥父母,作为独生子,母亲是老师,父亲是高管。
母亲有很多优秀的学生,父母总是拿他和其他学生比,结果可想而知,他觉得自己是瑕疵品,永远都不合父母的心意。

01

功能性教育,忽略了孩子的心灵感受

每次我父母都会问我,“今天吃饭了吗?穿得暖不暖和?”
他们却很少问,“你今天怎么样啊,心情是不是很糟糕?”
大概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资格考试,就可以走马上任的身份。
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有了天然的监管权,他们怎么对待孩子,都是他们的权利。
然而,大多数家长根本就不懂得“爱的教育”,而惯常使用功能性教育。
比如,从小对孩子说:
“你要乖乖听话,这样我才喜欢你。”
“你要好好读书,这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他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各种讽刺,贬低,或者责备。
“你怎么这么蠢,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好。”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跟你说过一百遍了。”
“你看看别的孩子……”
或许他们不是对孩子没有耐心,而是被生活给磨砺变得尖锐、急躁了。
就像一条广告语说的,“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譬如,北大毕业留学生王猛,他从小成绩优异,是四川某地级市当年的理科状元。
但是,自2005年之后,他就没再回家过过年。
2012年,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在网上发文痛诉父母对他的心灵伤害。
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正是这些难以忘怀的小事让他至今耿耿于怀。
小学一二年级,班里文艺演出要求穿齐膝短裤。然而,妈妈却强制性地要求他穿长裤,就算王猛说带短裤备用,都被妈妈狠狠批了一顿。
王猛说,自己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
他好像被当成了父母的玩偶,只为了给父母争光添彩,却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后来考上了北大,王猛仍旧无法摆脱父母的控制。
“在离家前,父母要求我给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这样高强控制的母爱下,他形成了内向、敏感、自卑、不善交际的特点。
他认为自己的弱点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确实,在很多父母的眼里,既然我生了你养了你,那你就应该听我的话。
毕竟,我吃的盐都比你吃的米要多,我是你的父母,难道还会害了你吗?
实际上,这种感情不是爱,而是控制。
只是以控制的名义包装成了爱。
作家周冲说,孩子成了父母朋友圈里秀晒炫的玩具,是七大姑八大姨攀比的机器,唯独不是有思想和独立的个体。
是的,我们从不否认父母之爱的伟大,但也必须承认爱的自私。

02

望子成龙,把自己的心愿和期待放在孩子身上

吴谢宇在众人心目中,是一等一的大孝子。
从小就听妈妈的话,他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中的榜样。
然而,这些表面的荣耀和听话,都是他牺牲自我来达到的。
表面上,他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从不反抗,还经常在网上秀母子亲情,
实际上,他心里有自己的声音,只是从来没有表达出来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只是这个反抗就像腥风血雨,让人听了就觉得胆战心惊,就是这个母亲引以为傲的乖巧儿子,最后残忍地杀死了母亲。
作者郑立寒说,小时候,父亲就是权威,小孩子没有话语权。权威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有听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做,你才是可以接受的。当自我被吞没掉,好像“自我”消失了,自己只是一个被塑造的产品。“我”不存在了,被磨灭了想法,压抑了感受。
一旦“自我”意识觉醒后,它会开始“兴风作浪”。
像吴谢宇那样,只有杀死了“妈妈”,“真我”的声音才能表达出来。
这种极端的案例通常都是因为高压的控制。
每个人都有感知的,他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如果对父母言听计从,他就需要压抑自己的个人需求和想法。
这就像两个独立的圆,它们之间会有交集,如果大圆强势入侵小圆,把它完全包裹,小圆就相当于消失了。为了反抗,证明自己是存在的,它需要跳出大圆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一种权力—利用的模式:
我是你的爹妈,我说的还有错吗?
我好不容易把你养这么大,你却白眼狼?
比如,毛晓彤的父亲,在女儿出生不久就出轨,离婚后从未对女儿尽过抚养责任,自己作风不良,吸毒成瘾,刚从监狱里出来半年就上电视爆料,要求女儿给他5000万赡养费。
比如,张韶涵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趁着女儿治病转移财产,竟然在记者面前,诬告女儿吸毒,私生活紊乱,差点毁了女儿的事业。
当然,我们说,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那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人,都需要相互包容和理解。

03

好的父母,既能给牛奶,也能给蜂蜜

《圣经》里有一个象征故事,上帝所许之地里流淌着乳汁和蜂蜜。
土地是母亲的象征,乳汁象征母爱的方面,妈妈抚育孩子成长,而蜂蜜象征生活的甜美,也就是活在世上的幸福。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真正的母爱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要使孩子热爱生活,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但是,大多数的母亲只能给予“乳汁”,可以让孩子活着,只有少数的母亲还能给予“蜂蜜”,不能让孩子体验活着的美好!
因为能给予“蜂蜜”的母亲,前提条件: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
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很少,大部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压抑。
尤其是那些单亲妈妈,她们承担的压力更大,在男权社会里受到的偏见更深。
而没有得到爱的滋养的人,只能以自身的经验去对待孩子,他们给予不了孩子真正的爱。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陈铭在节目中说的一段话:“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深以为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控制和压抑。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遍纪伯伦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爱/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