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不易醒。

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不易醒

《禅门日诵》中有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平日忙来忙去,甚至连“自己”亦忙掉了。<注:许多人奋力拼搏后所得的只是“老总”、“经理”、“名角”、“名人”、“名医”等等身份,为此奔波不停,缺的就是“自己”,所以这“我是谁?”确实是最精辟的话头之一。>

生活愈简单,愈超脱,智慧愈升华;今日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生愈痛苦。何况尚有内心欲望。

  古人云:生死事大。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是以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注:若是大智之人,生死之事不明了,当惶恐如死囚,否则一生奔波劳碌“空到人间走一回”“忙忙忙,忙进了火藏场”。>

  诚如庞居士言:“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注:身处于红尘中时,有为无争、为而不迷,认真地做梦而已。>

心地平,大地就平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如此。其实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比极乐世界更美妙。你不能入定,看不到呀!<注:境由心造,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而且潜意识都以为它是宇宙的中心和全貌。在那些“朝游北海暮苍梧”的修行得道者们所看到的娑婆世界是怎样的呢?吕祖留诗曰“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郎吟飞过洞庭湖。”那世界真不可想象。不过有时候某些人因特殊的因缘而得以暂时进入“仙人”的境界,留下了片段的资料,比如《桃花源记》,文人说是陶潜的虚构,但对照一下《大道行》这本书中,还有一本有关侯希贵先生的书中关于峨眉山之行的描述,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规律性。按一首流行歌曲的名来说至少是“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摘自《习禅录影》

本文摘自南怀瑾先生著述《习禅录影》片段,如需深入研究请读原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