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浩瀚的荒漠地带,在一千年前却是世界的中心|文史宴

文/桓大司马

大司马最近读了王治来的《中亚通史》(古代卷上下,近代卷),将以前对中亚的认知贯穿起来了,有不少新解,想要写一批文章谈谈中亚史。这组文章不一定会面面俱到,而会根据大司马对中亚不同时代认知的详略来安排重点,不知大家兴趣如何?

在谈中亚史之前,需要先给大家介绍下中亚的地理,否则具体谈论的时候容易滞塞不通。

中亚,即所谓“中央亚洲”、“中央亚细亚”,在地理教科书里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那五个斯坦,但在有些划分法里面,把我国新疆也算成中亚区域。阿富汗一般也算进中亚区域,但地理教科书却将阿富汗划入西亚。

为了更好的讲解中亚史,在五个斯坦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入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整个阿富汗,新疆的伊犁地区和喀什地区经常与中亚局势发生联系,介绍地理时,至少这两块也会一并介绍下。

中亚地形图

中亚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陆,气候十分干旱,本来应该是无人居住的荒漠和戈壁,但天山、昆仑山等山脉的积雪融水,在中亚形成了不少河流,河流周遭经常能够形成能发展农业的绿洲,有些绿洲还能够支撑宏伟的城市。而在灌溉条件不及绿洲的一些地方,则有质量不等的草原,能够保证游牧民的生存。

绿洲城市与草原游牧民之间的互动,形成中亚历史的主要脉络。或者说不仅是中亚,从西到巴尔干半岛东到新疆的广大区域即所谓中央世界,这二者的互动都是历史的主要线索,而整个中央世界又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传布区域。

另外,丝绸之路最正统的含义——陆上丝绸之路共计四条,全部经过中亚。四条丝绸之路沿革非常复杂,这里简化一下,从北到南简单地称为草原丝路、北道、中道、南道。下面附图说明:

四条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中亚的地域,从北向南可以分成八大块,即哈萨克干草原、花剌子模、费尔干纳、七河流域、河中、呼罗珊、吐火罗斯坦、巴达赫尚。因为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的存在,这几个地域被切割开来,彼此之间颇有距离,每个地域也颇有独立性。

中亚区块示意图

中亚的西北部,是哈萨克干草原,以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为其西界,锡尔河为其南界,东与七河流域相邻。这里的草原跟非洲萨赫勒草原和北美大草原都不一样,比较贫瘠,许多地方是戈壁,在近代农业技术发展之前,不能农耕,所以是游牧民的牧场,但是作为牧场也没有东面的七河流域理想,所以占据干草原的游牧民一般会想要攻抢七河流域。从干草原再往北就是人迹罕至的西西伯利亚森林了,占据干草原的部族对过往商队的态度,决定了里海北岸的草原丝绸之路是否畅通。

哈萨克干草原地区的名城有:克孜勒奥尔达(毡的)。

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入咸海,咸海东南面阿姆河下游一带,是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古称火寻,是一片较大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农业产出足以支撑几座城市,由于这里周遭荒漠中唯一的补给站,所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商业也很繁盛。基于农业和商业基础,以及孤立于荒漠中的地缘形势,历史上在花剌子模地区常能独立建国,不受中亚整体局势的影响,只有在中亚产生强大政权时,才能征服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地区的名城有:希瓦、乌尔根奇(玉龙杰赤)。

费尔干纳谷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主要被乌兹别克斯坦占有。费尔干纳被群山环抱,高山融雪促成水系发达,群山又能挡住风沙,因此气候宜人,所以是中亚少有的宜农宜牧的地区,盆地种田,山麓放牧,丝绸之路的南线又经过费尔干纳,所以费尔干纳的富庶比花剌子模有过之而无不及。费尔干纳有时会与喀什地区发生关系,近代阿古柏就是从费尔干纳的浩罕汗国进攻并夺取了喀什噶尔。

费尔干纳地区的名城有:安集延(安都康)、奥什、乌腊提尤别(贰师城、苏对沙那)、苦盏(忽毡)。唐代的拔汗那国(宁远国)处于费尔干纳盆地。

费尔干纳往东则是七河流域。七河指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列普瑟河、阿亚古兹河和巴斯坎河、萨尔坎德河,后来巴斯坎河和萨尔坎德河干涸,以不流入巴尔喀什湖的楚河、塔拉斯河代之。七河流域水源充足,草场繁盛,是游牧民最理想的牧场。七河流域西南部塔拉斯河与卡拉套山之间,深受卡拉套以南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东部伊犁河谷则深受西域绿洲的影响,都可以农耕,因而成为游牧经济的可贵补充,能够支撑类似于辽与西夏那样强大而稳定的农牧复合型草原帝国,虽然体量没有那么大。

七河流域的名城有:塔什干(石国)、塔拉斯、比什凯克、托克马克(①碎叶②八剌沙衮,喀喇汗国首都③虎思斡耳朵,西辽首都)

中亚地理单元概览图

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是中亚最繁荣的地带,古称索格底亚那。两河之间还有泽拉夫善河等河流,虽然其间也还有沙漠地带,但总的来说城邦密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尤其是阿姆河流域。丝绸之路的北道与中道在撒马尔罕交汇,中亚最辉煌的两座城市撒马尔罕和布哈拉都坐落于河中。

河中地区的名城有:撒马尔罕(康国)、布哈拉(安国)、沙赫里萨布兹(史国、渴石,帖木儿发迹之地)、片治肯特(米国)。

※呼罗珊是伊朗东北部繁荣的农业中心,呼罗珊北部肥沃的绿洲很多,灌溉农业发达,南部条件差些,以牧业为主。这块区域同样是农牧复合区域,能够催生农牧复合型的强大部落,也一向是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武德高地。不过,蒙古征服令呼罗珊的城镇受到毁灭性的璀璨,后来四大汗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帖木儿征服,蓄意破坏呼罗珊的水利工程,令农地退化成牧地,从此辉煌不再了。

呼罗珊的名城有:谋夫(梅尔夫、马雷)、马什哈德。

吐火罗斯坦是今阿富汗北部地区,在兴都库什山以北,古称巴克特里亚、大夏,丝绸之路的南道穿过吐火罗斯坦。整个吐火罗斯坦和阿富汗长期处于波斯文化的影响之下,也经常被波斯统治,直到18世纪萨法维王朝灭亡后才彻底脱离波斯。吐火罗斯坦东连西域,西接波斯,南通印度,北连草原,是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心,在宋元时代海路兴起之前,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吐火罗斯坦的名城有:昆都士、赫拉特、巴尔赫(巴里黑)。

吐火罗斯坦以东的巴达赫尚地区是今塔吉克斯坦的领土,是帕米尔高原的山区,这里是中亚突厥化以后,不愿突厥化的粟特人的避难之所,当地原也有与河中粟特人习俗不同的山区粟特人,二者融合之后称为今日的塔吉克族。通过瓦罕走廊,巴达赫尚有时会与新疆的喀什地区发生联系。

这八大块区域,除了巴达赫尚之外,都兴起过地区性强国,其中有些甚至能够一统中亚。被分隔开来的区块独立发展,时兴时衰,这是中亚破碎的地理决定的。

中亚地理介绍完之后,下面就可以讲述中亚历史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