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15
191、 兽形玉嘞商代晚期长6.6厘米 高2.3 厘米 宽 2.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青玉,有白色水沁。雕作筒状卧兽。兽为大嘴,臣字形眼,C状鼻,双角贴于颈部,尾长而回曲,身饰双阴线重环纹,四肢曲于腹下,一深孔贯通于兽嘴及尾,孔径两端大,中间窄,嘴部也有一小孔,可穿系。
192、玉龟腹甲商代晚期长4.7 厘米 宽3.3厘米 厚0.5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沁成红黄色,青玉,浮雕。龟腹甲形,一面微凸,一面光素无纹。正面琢四横三竖阴线,形成方格纹,似腹甲的天然纹路。头端平,稍下钻有一孔,可穿系。尾部分两歧,似甲尾。左右两侧有外凸的长条形甲桥。此件有孔,当系佩戴饰品。玉龟和玉龟壳,在安阳殷墟遗址中,都有发现。但此件形象更为概括,代表了另一种艺术风格。
193、 兽首玉佩商代高8厘米 宽3.8厘米 厚0.5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黄玉,稍有土斑,浮雕,两面雕纹。上宽下窄,周边琢出齿牙,顶部镂雕高冠,方形眼,卷鼻,张口,竖耳位于眼后。面以下以双钩技法琢勾云纹。下部中央有一圆孔,底部又有一向上未打通的深坑。设计夸张,刀法有力,为商代优秀作品。
194、青玉龙形玦商代晚期直径 4.5 厘米 厚0.4 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灰青色,多朱砂痕。蟠龙首尾相对。龙首为蘑菇形角,菱形眼眶,圆眼珠。上唇上卷,有齿,下唇内敛。身刻勾云纹,背出脊齿纹,尖卷尾。是殷墟型龙纹玦之代表作品。
195、青玉甲子表残版商代晚期长 7.4 厘米 宽2.9厘米 厚0.2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灰青色。正面阴刻双勾文字。陈邦怀《商玉版甲子表跋》著录。据考证,甲子表原件由六片组成,此残版为第三片,文字属第二行。玉版存"庚寅辛"三字,"庚""辛"渤伤,即庚寅、辛卯之残存。陈文说∶"考殷墟出土的甲子表多刻于兽骨,或刻于龟甲,用玉版刻甲子表此为初见,至可珍贵。"
196、玉铲西周早期长 24.5 厘米 宽 18.5 厘米 厚0.6厘米1966 年甘肃省岷山县东山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玉料青黄色,器长方形,片状,三面有刃,铲刃由两面磨成,靠近铲上端和一侧刃居中处各有一圆孔,通体光素无纹。
197、玉凿西周早期长15.6厘米 厚1.4厘米1974年5月陕西省长武县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玉料黄褐色,有浸蚀。器长条形,不甚规整,顶端平齐,刃部由两面斜磨而成,光素无纹。
198、 玉铲西周早期长18.8厘米 宽7.2 厘米1961 年2 月陕西省凤翔县崔木镇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玉料黄色泛灰,器扁平,长方形,铲背平直,铲刃由两面斜磨而成,刃中凸起,靠近铲背处居中有一圆孔。
199、玉鸟纹刀西周早期长 13.6厘米 最宽3.8厘米1980年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征集山东省德州市文化局藏玉料青绿色。体扁,长条形,顶和两侧有对称的齿牙,下端由两面斜磨成刃。两面饰纹相同,皆以双钩琢上下两只直立鸟纹,高冠,圆目,钩嘴,长尾。玉刀饰纹精致,为西周玉器中罕见之精品。
200、玉兽形刻刀西周早期长8.4 厘米 宽1.4厘米1955 年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出土中国历史博物 馆藏玉料为铁锈色。呈扁长形。兽张口、立目,双耳后并,尾上卷,双爪弯曲,趴伏在地。尾斜磨成刀;口部有一圆孔,可系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