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坚:干 部 的 楼

           干   部   的   楼

文/阿 坚
成渝铁路从菜园坝出来,钻过篼子背,便沿江蜿蜒,凿了鹅公岩,即刻拔剑向天,将临江而上、始建于清初的龙凤寺劈成两半;再弯行一段,眼前就豁然开朗了。这一片临江依山的河谷地带,曾是抗战时期的九龙坡机场;成渝铁路通车后,成为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
绵延数里的开阔地上,除却九龙坡车站,南北延伸的数十条钢轨,是繁忙的货运编组场。有运煤去发电厂的专用线;有火车头停息检修的机务段;有修补车厢的车辆段;还有工务、电务、建筑、配件厂和医院、学校、幼儿园、俱乐部、生活供应站,一应俱全。职工家属住宅一幢幢展开,铁路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和六村,蔚为壮观,热闹至极,成为重庆最密集的居住地。
这九龙坡的铁路住宅,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建,从滩子口的江畔,至五龙庙的坡坎,无论坐北朝南还是背西向东,全按照一张图纸修建这种苏联式的平房:双斜面的尖顶,暗红带灰的瓦,外饰粉墙,内置木地板。一个单元一户人家,大屋小间加厨房,三房独立而临,颇为舒适。我父亲就分得一套,后因1957年中了“阳谋”说了几句真话,便挪了地方,一家三代挤着一屋。莫怨勿叹,往后更多的家庭,也都拥憋于一间房,膨胀得要捅破粉墙;只因未听马寅初先生的真话。
我未考证,可能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幢红砖灰瓦的小楼,在平房群落里突兀而立。这楼只有两层;底层还位于一条公路的坎下,远看就如一幢平房。小楼有三个单元,楼上楼下住了十二户人家;住房应该宽敞。不知道是何人的命名,职工家属都称它为“干部大楼”。我想,这一个“大”字,道出平民百姓心里那种高不可攀的感受。现实也如此,一般人是走不进这幢小楼里。
斯年,一月风暴五月狂飙,红砖小楼也曾遭遇红色浪潮的卷涌。晨昏之间,砸碎狗头的大字报封了房门;打断脊梁骨的吼叫震动窗棂。秋风扫落叶,红楼的主人们怎么也未明白,广播声一响起,他们这些一辈子坚定跟D走的忠诚者,即刻成了过街老鼠,唯恐挖个洞卷躯而入。瑟瑟颤抖间,那人一句话,忽如一夜梨花又开,这些忠诚者又被“三结合”出来;真是泪水未干,又扭曲一张脸破涕而喜,演绎着滑稽而荒谬的折子戏。
我走近这幢“干部大楼”,是1974年下乡后首次回重庆,那时我家已搬到它的后面,就相隔那条小公路。站在竖着铁栏的后窗前,我可以清楚地看见二楼房间里的主人,听见他们的谈话。让我惊奇的,是小楼的阳台,他们可以自在地走出来,居高而望见路上过往的群众;哪像我等,只能隔窗而视,想伸头出去都难。他们在阳台上还饲养着艳丽的花朵,偶尔会有花香飘进我家的后窗。那养家糊口都不容易的年月,还闲情逸致地养花,足见他们衣食无忧,肚皮里的油水是不缺的。而艳丽的花,那时都归属于资产阶级的毒草;无产者的领导们养它,应是批判性地欣赏吧。
虽衣食无忧,小楼的主人们也不是没有怨言。有天,那位曾任九龙坡车站党委书记的老王头,在阳台上一边用喷壶浇花,一边与公路上的男子讲话。被问及为何还未“解放”的事,老王头忽然高声吼道:“他们说我是'三老会’!妈的,什么是'三老会’啊?”老王头一口东北腔,将“会”的尾音高扬于空中,仿佛冲天喷吐一口长畅的怨气。怎能不怨呢?老八路解放了大众多年,却期盼着再一次解放自己。
有一天我转了过去,来到“干部大楼”的正面,楼前是一块宽敞的三合土的平坝,周围种有绿树,夏日可舒坦地纳凉。我壮胆走进去,刚迈上一步台阶,就被一句北方话厉声阻挡:“干啥呢?”“没啥好看的!”虽未深入进去,短暂的两分钟里,我却有所发现。厉声的那个女人刚方便出来,还未提束好裤带。我再次惊讶,仿佛不可思议:他们拥有自己的厕所。哪像我等,蹲了多年的苍蝇飞舞、蛆虫翻滚的公厕;要不然就提着笨重的尿罐去倒。就像我摇着蒲扇在后窗,看见他们楼里转动的电风扇一样,脑壳会有片刻的翁响。
那年我二十出头,涉世很浅,除却惊讶,也没啥失落感。依政策行事,是一贯而之的。我虽初中乱读一通,仍不会忘了那句指示:政策和策略是D的生命。
我这个帅小伙,后来是有机会入住这幢小楼的。楼里一位老干部,想把养女许配与我。岂料我外婆婉言拒之。她于我下乡前曾告诫:千万莫耍朋友,有些女孩抓住就不放手。外婆多虑了,我又不是啥香馍馍;纯属一棒子打过来、也不吭声的闷货。那老干部其实挺和蔼的,可能不知道我家染黑;不然怎能黑红不分呢?
我1979年回城工作,四年后,居家的平房重建为六层的楼宅。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心绪与视角都大不一样。因为是俯视,感觉这“干部大楼”特别矮小。那空坝前的一条敞开的沟渠,虽流水潺潺,却臭味袭鼻;这条沟渠是黄桷坪地区污水直排长江的通道。1981年长江的特大洪水,就顺着沟渠倒灌进来,淹没了空坝,流入“干部大楼”的底层。
干部的楼建在这样一个低洼处,确是没眼光。应该选址于我家曾经居住的山坡上。那里居高临下,可远眺长江与南山,将眼光收回来,又可俯瞰南来北往的列车与芸芸众生的进进出出;焕发一种统领江山的气魄。
那时候我还是单身汉,星期天的时光,总爱伫立阳台,俯看脚下的行人。那幢“干部大楼”里,有一户人家将阳台的围墙拆了,弄了几块预制板搭在公路的堡坎上,种了些花和葡萄树。有大半年的时间,这小巧的庭院里,总是看见一个老男人坐在矮凳上,小方桌放着一瓶“老白干”和一碟油酥花生。他好像满腹心事,端着酒杯闷闷地独饮,间或摇头叹息,一坐就数小时。偶尔会听见一个女人的规劝:“你出去走走吧?”老男人闻声头都懒得转过去,仍是闷闷地喝。女人的声音就突变为呵斥:“你早晚会喝死的!”这时候他会扭头咆哮一句,然后拧开酒瓶再倒满一杯。
老男人的庭院开了一扇门,一步出来就是公路,往前百米,跨过三角道(现在是铁路村落的网红打卡地)再走百余步,就是一条专用线,多数时间都空闲着。这里濒临长江,视野开阔,俗称“铁路公园”。偏爱这处“公园”的,多是退休在家的铁路职工,他们早晚聚在这里,闲聊家事国事,相互地嘘寒问暖。
或许是刚退休,那老男人一时不能适应,放不下过去的那张脸;因他曾是一位管控千人的段长。也是应了女人的呵斥,未及一年,他真是喝死了自己。
这事过去了三十五年。前些日子我回老屋寻找旧物,再去阳台俯视,望见“干部大楼”被围起来将要拆毁,急忙下楼去拍照。小楼的空坝铺满了落叶,红砖的墙早已涂抹为粉色,门窗也尽数拆掉,空空的窟窿,像一个个黑洞,吞噬了昔年的时光。我想起那位足不出户的老男人,他岂是走不出那幢楼,实乃是被自己筑成的心墙所围困。
承前继后,这般走不出心墙的人事,过去有之,当下更甚矣。
作者近照及简介
阿坚,本名徐继坚,曾供职成都铁路局。重庆作协会员,中铁作协会员,重庆铁路作协副主席。已出版散文随笔集《沐风化语》《甲子别语》等。
(0)

相关推荐

  • 重走三家店

    作者简介: 张学斌,孝义地矿局原局长. 作者其他文章阅读: 我的四叔 1969年秋至1971年秋的两年中,我曾在北京门头沟区的三家店执行军管任务.那时我还是入伍不到二年的小兵. 正是文革动乱之中,武斗 ...

  • 《小楼春秋》:利华大楼

    1939年解放北路上建成了一座高达43米,主体10层.局部11层的钢筋混凝土巨人--利华大楼.此后在天津,利华牢牢占据总楼层最多.主体楼高最高的宝座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1939年解放北路上建成了一座 ...

  • 1906年前的正阳门东火车站

    在1900年庚子事变中,正阳门瓮城两侧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瓮城东侧东闸楼外路南的小庙朝阳阁也毁于这个时间段.朝阳阁的布局和位置在"乾隆京城全图"上有描述: 在1901年小川一 ...

  • 干·部

    干·部 老人家曾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听说革命队伍里的干部都把这句话奉为行为准则,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铁桶江山.        以我的年龄,是没法见识那个年代的干部,但有一 ...

  • “领“”导“”干“”部“四个字字字珠玑

         领导干部,一是"领",二是"导",三是"干",四是"部".字面理解并不复杂,做起来却是千差万别. " ...

  • 领“”导“”干“”部“四个字字字珠玑

    ​      领导干部,一是"领",二是"导",三是"干",四是"部".字面理解并不复杂,做起来却是千差万别. &quo ...

  • 周坚勇:凤凰楼往事

    所指"凤凰楼"位于云南省开远市.市内有泸江河.南洞河流过.文物保护单位长虹桥横跨南盘江-- 现在,以凤凰楼为核心景观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和凤凰湖湿地公园,已然是树木葱茏.花团锦簇.绿草 ...

  • 领 导 干 部 要 懂 点 财 务

    王会杰 今年以来连续参加所在企业有关专题的研讨培训,印象最深的当属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重点的财务战略解码研讨.经过研讨,财务这一平时不被自己十分在意的岗位,现在看来却是那样的重要.企业离不开财务:没有高质 ...

  • 定了!阿城老楼加装电梯,每部补贴15万元!你家装不装?

    10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为规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哈市制定<哈尔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导方案>,即日起实施,实施范围为九城区,各县(市)可参照本方案自行制定相 ...

  • 私家车库可停40部车,16个套房,860平的主卧。27000多平,上海最大的楼王 #豪宅 #带你看...

    私家车库可停40部车,16个套房,860平的主卧。27000多平,上海最大的楼王 #豪宅 #带你看...

  • 20部电影带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世界干姿...

    在这个鲜活的生命里,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精选20部超高分好剧! 从中国历史到世界历史,从为人处事到气质窈窕 既然无法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不妨静下心来看部电影 场下来,你其实也会收获不少 世界远比你想 ...

  • 抱歉,我坚决不看CC王家卫七部电影套装碟!

    CC(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公司出的王家卫七部电影套装的狂欢,似乎只剩余温了,相关资源已在网络星罗棋布. 不买昂贵的正版碟,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欣赏墨镜王"再生&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