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楷书怎么变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位作者用了三个方法来实现
很多人写楷书,往往都是以唐楷为主要师法对象,认为唐楷工整有序,能写出楷书的典型风格。但对于书法来说,却缺少了其艺术性的表现性,主要反映在书法没有自己的风格特征,如学谁像谁,学谁是谁,从“谁”中难以突变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当代书法中,尤其是楷书书法学习中的一个瓶颈,也是许多书法爱好者最为苦恼的问题。下面以十二届书法展中入展的这幅楷书作品为例,说明楷书如何突破既有的模式,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上图中的楷书作品,曾入展于第十二届全国书法展,按照以前的楷书风格来看,这幅作品,尤其是欧楷想要入展全国展是非常有难度的,但这幅楷书取法于欧阳询楷书,所不同的是这幅楷书作品中,实现了三个“变”,使得其以欧体为主脉,行书笔意为辅的书写方式,着重突出了楷书的灵动性,让欧体实现了死板、过于规范的突破,从而有了自己的楷书风格。
第一,敢写大字书法,彰显欧体主体风格。对于国展书法来说,这幅作品用大字的形式来表现出楷书的庙堂之气,与以往有些作品都写成小字来说,可谓是一个挑战。另外,我们平时所学大都是中楷书法,尤其是欧体楷书,想把中楷放大写,在总体风格上来说,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难度的,因为大字作品不仅是一个人对全局和书写能力的把控,更是驾驭毛笔水平的体现。
第二,打破楷书古板之气,注入了行书的笔意。这幅作品中,作者并没有完全用工工整整地方法去写大字楷书作品,而是在楷书中添加了一些行书的笔意,使得楷书在灵动上的表现力更为强劲。如“读”、“船”等字的写法就是这样的特点,但总体风格仍属欧体。
第三,突出字形的长形特点,不失欧体风格。大凡学过欧阳询楷书的人都知道,欧体在字形上都较长,是一个长方形的形状,而该幅作品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了长方形的长,夸张了其长度。一般我们认为,楷书想要变法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以前有人说,学习欧体想要形成个性风格几乎是没有“出口”的,但这位作者在字的总体形状上作一改变,可谓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十二届国展,是一个书法回归的大展,也是向传统靠近的一次展览,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本次入展的一些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有欧体、颜体、柳体书法风格的作品均有入展,与以前的书法大展来说,唐楷的入展率是很微乎其微的。当然,这与时代对传统书法的呼唤有关,也与本次评委的眼光也有关,例如当代楷书名家卢中南也是这次评委,他本人写的作品都是楷书,而且他眼中的楷书都是以规范楷书为主,因此,也不能不说,这次入展的楷书与评委也有着密切关系。
今后的书法大赛楷书作品究竟会以什么面貌出现在展览作品中?其实还是那句话:“根植传统,鼓励创新”仍然是当代书法的主旋律。“根植传统”,就是要继承传统,对传统书法要有相当高的认识和基础。“鼓励创新”,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方面,即使你把古人的原原本本地照搬于作品之中,也是没有自己的风格,另一方面,脱离于古人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二者相间,才是当代所倡导的书法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