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洪波:信息化促进 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创新

摘 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以信息化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面对当前高校信息化治理能力不足、运转不畅、建设滞后、功能受限等问题,需要转变系统模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搭建信息化治理平台;优化制度设计,形塑CIO等信息化常设机构;拓展认知技能,提高人员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教学改革,以多元化投入为信息化发展续航。

关键词:信息化 高校治理 治理现代化

问题提出

广州租房无中介费房租月付

广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人类生产生活认知的方式和习惯发生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颠覆与重塑,信息智联-万物互联、海量数据-超级计算、边际消融-跨界重组、虚拟现实-交互映射等新图景、新生态、新模式、新机制已逐渐渗透至人类社会生活、工作劳动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是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融合处。国际视野里,美国密涅瓦大学的O2O式办学体制、牛津大学“区块链开放大学”等新型办学形式的出现体现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一场“革命”,新型高校治理规则的出现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在我国,随着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部署的提出,以及教育信息化政策出台,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高校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学习和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创建绿色、高效、智慧的大学治理模式,进而开创高校治理现代化新局面。

展开剩余89%

高校治理是多方治理主体交互作用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在治理过程中,高校借助一系列渠道和手段寻求学生、教师、管理者、员工、校友以及社会等群体之间实现利益平衡。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治理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理念为指导,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相关制度体系和工作人员能力现代化,以达到办学育人质量显著提高的目标。然而,对于当前诸多高校而言,以信息化促进高校综合发展依然力度不足、程度不够。

首先,在教育教学方面,传统的远程教育已然无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创新的信息化应用教学手段还不完善,当前的在线教育与资源平台的使用率不高,学习者无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唯有利用整段时间学习方可,致使学习者缺乏兴趣。

其次,在科学研究方面,缺少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不利于开放合作型科研机制形成,难以引领科研工作方式向现代大学的要求转变。

第三,在党政管理方面,高校缺乏采集办学过程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全样本的沉淀数据,无法有效支撑分析人员、资源、行为之间的内涵和联系,难以突破工作壁垒。

第四,在保障服务方面,多数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控能力较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规范制度和网站管理规范制度不健全。校园网缺乏安全防护统一部署,不利于维护和统筹管理。同时,在不少高校的日常事务办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被束之高阁,亟待学术为本、服务学术的大学行政管理模式出现。为破解此方面的系列难题,我们提出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治理的现代化。

转变系统模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搭建信息化治理平台

当前大多高校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高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应用常分散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与内封壁垒,数据的冗余度高、利用率低、更新慢、互通性差,多元主体的信息之间未能实现关联、建立衔接,因而难以形塑开放互享、协作创新、高速高效的大数据、云计算。而各种信息的难以有效共享,加剧了无法统一认证的程度,信息化对高校教育变革和决策促进的作用未能显著发挥,在高校改革创新、现代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在应用建设方面,高校信息化系统多以管理者的思维建设,而非以人为本出发、尊重用户体验,这就导致重管理、轻服务、重执行、轻诉求的现象,很多信息化系统在实践过程中也难以适应业务流程的改变,不少系统欠缺对桌面端、移动端的兼容支持,且不适合对不同屏幕的自动适配,因而不少信息系统的实际利用率低、学生满意度不高。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高校治理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作用,对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的意义,以及对制度创新、系统优化、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学科建设、专业强化等方面的正向促进。必须深刻认识、综合理解、准确把握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主方向及具体任务、要求,巧借多元新媒体手段,增强信息化管理效果。同时,也要清醒意识到,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是民主的、“全员参与式”活动,管理者需建立广大师生民主参与的相关制度渠道,充分调动积极性,优化配置现有资源。

事实上,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方面较多,高校要瞄准办学定位、发展方向,科学制定信息化平台构建方案、流程等,引进先进信息化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研发并构建集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于一体的大平台,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库、资源共享库。高校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不断升级和完善,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向上融合”与“向下贯通”,以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要在信息化平台中实现协调统一,打通“卡脖子”环节,在软硬件相互作用中提升数据集中度、准确度、完整性,在信息高效传输中顺利实现数据共享,防止“信息孤岛”现象。

而且,应积极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大数据智能决策平台,采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全领域沉淀数据,分析高校办学过程中人员、资源、行为之间的内涵和联系,打破校区、部门、角色壁垒,深度掌握教育办学运行规律,引领大学治理模式变革。自主研发包括信息门户、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等各类应用基础服务平台,确保统筹建设与一体化服务质量;以服务为导向,搭建能有效对接高校和社会需求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平台,引入使用场景全覆盖的移动客户端,为师生和社会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完善升级高校信息化建设,引领高校治理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变革,助力高校治理现代化。同时,务必强调信息化平台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将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应用其中,并引入合理化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平台的安全管理力度,定期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更新、升级,最大化提高信息化平台运行性能,确保综合治理工作中海量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在数据挖掘、分析、共享以及利用中借助全员力量,增强综合治理能力。

优化制度设计,形塑CIO等信息化常设机构

当前,高校治理主体之间合作意识淡薄、协同动力不足,导致高校信息化治理既缺乏统一的目标规划,也缺少坚实的机制保障。而且,许多高校并未成立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常设机构或专门的工作室、配套人员。诸如顶层设计与整体部署的缺乏、各机构各部门的独自为政、业务内容及运行机制的不均衡、跨部门跨界域的流程繁复臃肿等,都加大了以信息化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难度与挑战性。在信息及网络安全方面,高校网络安全问题多源自于软件漏洞,而软件多为各部门自行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常存在大大小小的系列问题。同时,当前一些高校缺少健全的治理机制,现有的管理体制也已沦为僵化的运行模式,前行动力极其匮乏,上述现象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制度现代化是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高校治理制度现代化主要包括内部治理制度现代化和外部治理制度现代化。内部治理制度现代化主要指高校利用办学过程中的沉淀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度挖掘教育教学规律,围绕自身发展定位,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定制式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外部治理制度现代化指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一系列有关高校治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之伴随的各项办法的现代化。由于高校有明令规定的自主办学权限,政府部门对外部治理制度现代化的影响被严格限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上,故治理制度现代化主要以内部制度现代化为主。高校在外部治理制度支持下,只有不断优化内部制度,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广大师生群体,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将全体力量集中于实现教学、科研、服务等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最终促成高校内涵式发展。

建立信息化常设机构是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乃至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信息化常设机构要全面负责管理高校的各类网络系统、软件信息系统等,对接上级信息化部门、网信部门和公安网警等部门工作。通过定期召开跨部门联席会议,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使相关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开展与信息化要求形成高度互动,提升高校的信息化领导力。譬如在美国,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是大学的常设职位。2010年,全美已有70%的研究型高校设立CIO职位。CIO制度整合校内各IT部门及各类信息化资源,领导全校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决策、管理的层次和水平,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在我国高校,CIO由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承担,领导小组一般由高校管理决策层直接牵头,组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由此提高了信息化决策的层次。未来借助CIO,须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积极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要求,构建以校园网络和互联网为基础、以公共平台为支撑、以信息化应用系统为内容、以智慧校园为目的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为学校综合治理提供信息化服务。同时,高校应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配置专职的信息化工作人员。目前,国内清华大学的“两校级领导领衔的双委员会制”、北京大学的“常务副校长领衔的领导小组+信息办”等,都是在信息化实践中卓有成效的体制探索。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将使信息化机制渗入至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每一条脉络,促进信息化与教学科研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高校治理的形成。高校还应制定全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项目管理、经费分配等,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和需求引导的原则,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拓展认知技能,提高人员现代化治理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对信息化建设、治理、统筹、服务等工作的认识程度不深、重视程度不够,鲜有能从战略高度上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治理的重要推力,由此衍生政策支持的不足、关注倾斜的不够、执行推进的欠缺以及体系构建与实际问题脱节、经费投入与应然需求分离等问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理解不当、执行人员的消极作为等,也都引起不同层面的羁绊、阻滞并潜伏隐患,如上所述的重重困难致使高校信息化治理难以落地、无法达成,信息化步伐缓慢、节奏紊乱、功能失调。多数高校工作人员基本不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对信息化理念及知识了解甚少,高水平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对于一般行政人员而言,通常事务性工作繁忙、客观学习时间偏少,缺乏必要培训及专项提升。因此,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没有被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化牵引高校综合治理难以达成理想效果。

事实上,高校领导推进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高校领导必须拥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变革意识和改革魄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主力军,高校领导应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治理现代化。在党政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党务党建管理,监督学生思想形态,分析师生思想状态,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在行政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变革和优化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在教学科研方面,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促进校内科研交流,支撑校内人才与外部企业的沟通合作,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高校保障支撑服务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学校生活服务质量,以保证高校治理现代化。

高校管理者要站在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整体水平的高度上,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将学校发展的上层设计与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深度融合、有机衔接,通过必要的指导与培训,增强教育信息化意识及信息化处理能力,让信息化观念深入到每位参与者心中,促进决策管理模式变革。在信息化工作中,管理人员也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不断完善、提升自我,提高现代技术素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完成各项任务,最大化提高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管理者还需带头聚焦、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领域信息化动态,全面宣传学习最新信息技术取得的成效,务必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高校治理理念发生转变,最终实现其现代化。

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重要的人才保障,要强调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将其贯穿到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综合治理工作中,促使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现代技术素养。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现实需求,通过多种可行的手段,科学引进大批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在调整内部人员年龄、学历等层次中提升队伍建设。同时,要注重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从信息化建设视角入手,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在调整绩效考核内容、指标体系、方法过程中,全方位、深层次考核不同类型层次人员,剖析绩效考核结果、深入了解不同人员的综合素养。高校要围绕信息化建设内容、重点、难点、痛点,制订并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方案,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剖析、集中训练等手段,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系统性、层次化培训,采用多种考核手段,深入把握培训效果,不断提升信息化能力,使其能够利用信息化理论知识及信息化观点思维,有效解决工作中各类问题。

服务教学改革,以多元化投入为信息化发展续航

随着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本科教育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本科教育改革理念激励高校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化改革。高校应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支撑及引领作用,大力开发信息化教学系统,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整合教师教学指标、学习者行为状态指标,建立合理的统计、分析、监测评价与反馈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机制,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个性化学习与评价方式转型。要坚持科学规划、顶层推动,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技术、数据、软硬件资源和参与者相互促进、融合共生的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并加快知识流转,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模式变革,激发信息技术能量,完善教学与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要积极适应智能发展新要求,通过学生学习和生活多维度数据,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日常教育的定制化和精准就业,促进知行合一的实干型人才培养,引领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例如,美国田纳西大学公开提供学生毕业率等多项指标数据,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大学治理的透明性与科学性。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治理现代化是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信息化正面临着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引领科研工作方式变革、全面优化高校治理体系,最终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难题。美国著名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曾指出,“把最不可能共享的资源想办法实现共享,这会成为未来最大的机会”。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信息技术渗透到高校办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建设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平台,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将部分办学活动移植到网络空间中进行,以引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模式向现代大学转变,最终全面提升高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成洪波为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

本文作者:成洪波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第11期,略有删节)

(0)

相关推荐

  • 胡钦太:“十四五”高校信息化思维创新与路径选择

    胡钦太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 教育信息化是驱动教育创新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重 ...

  • 胡钦太:“十四五”如何建设高校信息化队伍?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带给教学信息化一个"大考"和"实战"的机遇,将对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高教信息化 ...

  • 别荣芳:疫情激发高校信息化“十四五”新思考

    别荣芳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 文 | 朴艺娜 一所学校的信息化能力在这次疫情中得到高度凸显.疫情刚爆发的2月初,北师大在48小时内完成了服务全校2万多师生的疫情信息系统的需 ...

  • 努力推动“大数据”下的高校治理

    杨杨 今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教育治理"的理念,确定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q ...

  • 创新驱动信息化生态演变--专访华南理工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陆以勤

     提示:点击上方"中国教育网络"↑即刻订阅! 中国教育网络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如何?(如无线网络状况.服务器.存储.校园数据中心等.) 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是以理工见长的 ...

  • 李京:科研信息化要成为中科大核心竞争力

    李 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文 | 王世新 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京教授两个小时的访谈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与其他高校单纯追求新技术.新模式不同,"科大特色&qu ...

  • 过去五年,高校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这些改变你需要知道!

    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及保障机制对比分析 专业信息化管理制度逐步确立 信息化管理制度及CIO机制逐渐确立 高校信息化管理者将更多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工具,已经成为共识,"从推销工具转变到理 ...

  • 想要破解信息化建设难题?这两点建议或许你用的上

    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及保障机制对比分析 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网络安全制度有待完善 在数据越来越重要的当下,信息安全就意味着,采用的IT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信息安全就是保护数据的机制,要保护数据 ...

  • 高校数据治理应始终坚持价值导向

    数据治理的难点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就是基本上数据的生产者和数据的受益者都不是信息中心. 数据治理(DataGovernance)是国外首先提出的概念.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治 ...

  • 众议:疫情将如何影响高校信息化?

    疫情防控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考",更是一次机遇,而高校信息化部门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更好地推动高校信息化发展?令人期待. 文丨项阳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高校常规的教学管 ...

  • 流程 数据 安全驱动的大学IT治理

    大学IT治理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发展从90年代起步到今天,20余年间,不管是数字校园还是智慧校园,我们都是"被动式"进入智能化时代,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高校信息化发展一共经历了以下 ...

  • 【数据说】五年间 从应用到数据再到流程 高校信息化走出一条“人本”发展路线

    面向服务的理念得以渗透,释放数据能量的需求明显,根据五年前后的对比分析,我们试图描绘出一个"以人为本"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轨迹.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这也是高校在&quo ...

  • 张四海:疫情让构建信息化治理体系更加迫切

    张四海  南开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 疫情给大学信息化建设带来三方面改变. 第一个方面是在线教学大规模创新应用带来的教育教学形态变革.可以说达到了"停课不停学"工作方案的基 ...

  • 湖北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更好支撑地方高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地方高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课题提供依据. 按照教育部教育法治课题负责人要求,由黄冈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

  • 高校数据治理挑战与对策

    高校数据治理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模式.各高校在管理方式.技术实施路径.工具平台选用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在管理上却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困境.这些困境直接影响了数据治理工作的推进和效果,需要我们正视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