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那一段惊艳的滇川木里自驾之旅——(1)陕州地坑院

2020!那一段惊艳的滇川木里自驾之旅...

2020!那一段惊艳的滇川木里自驾之旅(筹备)

Day1 乳山——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

行车距离:1100公里

地坑院住宿:178元

门票:60元,雪儿半价收取

PS:景区内有地坑院民宿,少量自驾车可以停在里面。

先吐个槽,本年度购物最最最失败的就是下图这货了!二三百能买个不错的手台了我却入了小米,这个玩意除了通话距离短到1公里之外再就没别的缺点了!高速上前后两个车时常就失去了联系,而这时明明对方还在视线之内,真想扔了它直接靠喊得!
早上抹黑从半岛出发,到了陕州地界天儿已经擦黑了,终于找到了景区后门儿,跳进了地坑儿啦!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进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根本没有钱去建造房屋,那时候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长期荒芜,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虽然费力大,耗时长,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

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
我们来到的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
据说旁边不远有个没有开发的曲村也不错,不过这个时间段来去没开发的地方怕没人接待。
地坑院的入口很有特点,有的笔直向下,而这个则是带着弧度下去的,幸亏这里干旱少雨,不然这雨水全顺着灌进去了!
陕州前些日子下了一场大雪,地坑院里还有不少,小雪撒着欢进去扑腾了一会。按说乳山以前每年冬天都下几场大雪,可是近几年却死活不下,看个雪都这么费劲的!
在景区的地坑民宿安顿好,就溜跑到了“大街”上去看灯会。不得不说人家这边的灯会确实贼漂亮贼壮观。
跑了一天车,赶紧找地方寻摸点吃喝!
出门第一天,已经把小雪饿呆了,坐在边上一个劲儿哼唧,“艾玛天,在家还有口饭吃,这一天阔饿是我了,弄个板凳还炸腚!”

驴肉火烧上桌啦!

Biángbiáng面,biang字是一个合字,有多种写法,均无法输入电脑,常被代替写为BiángBiáng面、biángbiang面或彪彪面,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面食。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

诺,奏是这么写的,据说这造字还有个故事呢!古时陇东一穷秀才,要进都城咸阳应试,为了筹集盘缠,到定边贩了一担盐,准备带到咸阳去卖。走到彬县、永寿一带,突遇强盗,劫去食盐和干粮,秀才为了赶考,只得挑上空担子沿路乞讨。经过八天八夜,终于走进了都城咸阳,这时他又饥又渴,刚好看到 一家面馆,秀才知道城里人是做生意的,不比农村,不好直接讨饭,便上前准备讨碗面汤喝。喝着面汤,秀才便和店主搭讪,问店主怎么不挂个招牌。店主说:“我这biangbiang面店其实早想挂个招牌,只是没人能写出来。”秀才略一沉思,便道:”可否让小生一试?“店家便让小二备好笔墨纸砚。
秀才联想自己一路艰辛,口中随即念念有词:”担个担担走四方,八日才到都咸阳;你裂裂(幺),他裂裂,当中坐个言王爷;你长长,他长长,当中是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岳飞出城挥一枪,枪头卡在墙头上;坐个车车走四方。“说罢,一气呵成,写出了biangbiang面三个字的招牌。店主大喜,便请秀才吃面,一大碗让秀才吃的津津有味,并连连称赞面好。秀才走时,店主便祝福道:“吃了我的biangbiang面,应试必能中状元”。秀才长揖道谢。后秀才果然中了状元,并到多地任官,从此biangbiang面的名声便在多地传开。
“老板,再来一碗!”抱着汤水不剩的大碗俺喊道,这四大碗两小碗都是谁干掉的?
小雪肚子里有食儿就不再哼唧了,开心地赏起了花灯。
原来这是陕州区组织的灯会,主会场位于陕州地坑院景区,另一个会场位于陕州区甘棠公园,我们来的时候刚亮灯没几天。
这盛大的灯会如今看起来算是无奈地浪费了,随着疫情的扩散,不几天之后景区就封闭不开放了,这璀璨的盛景别归于一片黑寂,可惜了!
一起瞅瞅,巨龙腾飞!下面那里红色的胖妞跳起来就直往地下坠,怎么就一点不轻盈呢?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所以存个粮食啥的丝毫不用考虑潮湿的问题!冬天这里虽然没有空调,温度也还是蛮可以的!
对于灶台,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都是很熟悉的了。即便是城里的朋友,也是在影视剧里,或者农家乐饭店里见到过的。但是今天看到的这个灶台那可不一般,河南三门峡独有的穿山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

网红场景秀

地坑院也有多层结构,这个好玩。地坑院景区在地下掏了巷道把所有的院落连在了一起,我们在里面绕来绕去不但迷失了方向不知东南西北,直到工作人员催促我们出来才晓得已经夜深了。
回俺们自己的地坑院睡觉去,这么老大的炕,也不用担心被侠女一脚踢下炕了!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地坑院屋子之间的隔音效果特别好,隔壁老大的呼噜震天响,俺竟然一点都没听到!O(∩_∩)O哈哈哈~

晨起航拍地坑院全景

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有抗压、抗震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坑窑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
地坑院建设般兴盛时期是在20世纪50~80年代,那时址然经济比较落后,但社会相对稳定,在当时人口政策的形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攀升,农村家庭子女平均在五个左右。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60~80年代逐渐进入婚龄,居所需求压力很大,而那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又不高,农民手中持有的货币从极少。
似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没有钱也能很快完成,并且址多又可住4~5户人家。这种一举几得解决孩子结婚住所问题的方式,成了黄土台阶平探农民的址优选样。在当时,一个千人的村庄每年审批7~8座地坑院是很正常的,我们所看到的地坑院绝大多数都是那时候建造的,从某种彻变上说,地坑院也是时代的产物。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居住从地下走向地上也是大势所趋,加之地坑院占地面积大,一座院占地一般为1--1.5 亩土地,是农户宅基地的3-5 倍。最晚的院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之后村民们多是在新批宅基地上造房或是在地坑院窑顶造房,没有人再挖造地坑院,“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

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遭到极大破坏。此外地坑院如果有人住,一般都能住上一两百年,但没人住后很快就会倒塌。

好在,现在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保护了。我们保护它就是留下一种印记,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丧失了记忆,意味着人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过去,没有了故乡。
在我的世界里,故乡就是那挨挨挤挤的老屋,而这些地坑院,又是谁的故乡?
好像,从小住在城市里的孩子压根就没有故乡的概念吧,这可不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