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高迁村
高迁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境内,毗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星岩。高迁村以自南向北的月鹿河为界,分为上屋、下屋两个行政村。是一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风景优美的传统村落。
高迁村始建于元代,几经变迁,现存的村落格局是清乾隆至咸丰年间逐渐形成的,建筑保留了原始的风貌,是浙江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高迁村曾涌现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杰出人才,至十七世浙东副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熟公也曾在这居住过。最令人赞叹的,还是这里房屋精致的设计风格、栩栩如生的木雕建筑、卵石镶嵌工艺和构思奇巧、做工精细的石窗。
五代后梁银青光禄大夫吴全智于唐昭宗光化年间(898-900)因避朱温政变,由处州遂昌(今丽水)徙居乐安下砾(今仙居田市吴桥),为仙居吴氏始祖。其第十一世裔孙宋从事郎吴椿(朱熹以其文学进纳从事郎,仕临安府都税院),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迁居高岸,与居厚仁的长兄吴栝(生于1151年)成吴氏东西两宅之始祖。吴椿宅始建于白水溪南岸附近,称之为“高岸”(今前垟佛殿旁),因离水太近,而屡遭水灾。继第十七世裔孙,元朝台州路巡防,浙东副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吴熟公(其住宅后人尊称:吴太尹),字子仁, 1326-1378年,往南面购朱氏宅而居,始称高阡(现村庄南面,遗址尚存)。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吴全智第21世裔孙(吴熟第5世孙)吴本辉开始仿北京宫殿式样,建楼宇、造田园,更名为“高迁”(意为:从高岸迁居而来)。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其后代子孙开始大兴土木,今保存完好的古宅多建于此年间。
古村的结构布局则明显呈现出宗教文化和商业文化因素对古村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屋村呈现出典型的古徽州聚落结构特质,即以宗祠为核心进行聚落空间组织。上屋村结构布局则明显呈现出商业因素的影响。
以月鹿河和商业街为基准,村落基本呈近似放射性布局,下屋村主要道路皆保持由西往东与月鹿河近似垂直的走向。高迁的商业老街是村落南侧的主要街道长约一华里,也是高迁上屋传统村落中唯一一条呈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由于商业街相邻的街宽不过数十米,故普通民宅被限于狭小地块,人稠地狭,建筑拥堵,其密度远大于村落北部。村东、村中、村西、有三条南北流向小水坑,都引自村旁的白水溪水,四条人工河,让村落形成了周易里面的“三 三”(坤)字格局,古村地下水源丰富,加上村内的诸多长方型水井,以备防涝、抗旱、排灌、生活用水之需。
高迁古村独特的建筑按功能可分为民居、祠堂、商店、等几类。多数未作大的改动,基本保持原有风貌。村落现存主要建筑是依照太和殿模式相继建成的叶马头四开檐“三透九门堂”。而古村的宅院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雕、木雕。这些石雕、木雕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停,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无一不是恰到好处,是我国古代民居雕刻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高迁村的总地势是西南高而东北低,村南有大片缓坡梯田,最高与最低的农耕水田海拔落差在10米以内。村南坐山形似莲花,高迁村就在这莲花出水下游,水利条件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