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互联网起到了辅助孩子学习,放松孩子心情的作用,但如果使用过度,则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比如长期盯着屏幕引起的视力下降、缺乏运动、减少正常社交时间,甚至造成沉迷网络。
三宽家长学校 | 张旭玲老师
很多考试现在都是用计算机联网进行。不仅是考试,通过网络,还可以获取信息。可以说,网络能力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使用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二,信息相关性判断的能力;第三,网络沟通能力。上图调查说明,互联网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是日常学习的助手,还是娱乐放松、表达自我的平台,可以说,互联网对于未成年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互联网起到了辅助孩子学习,放松孩子心情的作用,但如果使用过度,则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比如长期盯着屏幕引起的视力下降、缺乏运动、姿势不端正导致的脊柱侧弯、占用学习时间、减少正常社交时间,甚至造成沉迷网络。网络图像化和快速切换的页面会影响孩子进行深度思考,因为信息切换的速度太快,还不利于阅读。网络过量的信息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也就是由于信息过载影响了孩子的心智发展,导致思维混乱。网络减少了孩子的正常社交,通过打字交流无法识别对方的语气、语调、眼神,因此降低了孩子的语言信息识别能力,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发展。由于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孩子可能被灌输错误的价值观,对人格形成造成影响。网络的多元化使人可以发表各自观点,有些观点与现实相悖,这些行为会影响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造成道德混乱。网络中虚拟的人际关系并不稳固,孩子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如何让孩子既不离开网络,又能从网络中获取有益的信息?这就需要家长的指导,从两方面把控好虚拟和现实的平衡,即心理上的平衡,区分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还有时间上的平衡,不要把过多时间用在虚拟的网络上。通过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小学生上网,一般通过网络学习、听音乐、玩游戏、聊天……那么,这其中哪些活动更容易使孩子形成网络依赖呢?游戏、玄幻小说满足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心理需求,短视频让孩子放松、快乐,社交、聊天使孩子感觉被需求、被肯定、被重视,正是这些诱惑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使孩子形成网络依赖。形成网络依赖的孩子,大多有相同的经历,比如现实生活百无聊赖,学习成绩不好,总被批评,缺乏价值感。这些孩子为了逃避竞争,缓解压力,于是躲身于虚拟的网络世界。1. 满足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爱、被肯定、价值感1. 指导孩子查看网络信息。孩子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家长要陪在孩子身边;家长要教会孩子查找和甄别信息的方法,比如从可靠的网站查找资料;家长要了解“算法推送”,知道每个人看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同的;家长还要指导孩子多看知识类的信息,少看社会信息。2. 指导孩子遵守网络规则和道德。不讲脏话、不谩骂、不骚扰他人,尊重他人隐私,不随意转发信息,安装过滤不良信息的软件,家长自己不要看不良信息。3. 指导孩子安全上网。不在网上填写自己的信息,不随便参与投票,不要轻易相信中奖、免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