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三个故事读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01

前面我们“大宗师”这一篇内容上半部分内容,即庄子对于古代“真人”的阐释,庄子的真人和老子的圣人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道家思想中具有最高德行和最高智慧的人。而不管是真人还是圣人,都体现了道家思想“无为”的核心理念。

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而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实都强调要成为圣人,就不要过分、刻意为之,要懂得自己顺应大道,顺势而为。

今天,我们来继续分享《庄子·大宗师》的后半部分内容,这后半部分内容中,庄子用了七个寓言故事来阐释了他的“真人”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等。接下来,我们选取其中三个故事跟大家聊聊。

02

第一个故事,道与生老病死

庄子在这一篇中杜撰了几个人,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庄子说“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他们四个人在一起见面聊天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这里也就是成语“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来源。

不久,子舆生病了,子祀去探望。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这样一个屈曲不申的人。”他的腰弯了,背驼了,五脏的穴位向上,面颊藏在了肚脐下,肩膀高出头顶,发髻朝天,阴阳失调。他却仍然心情闲适而若无其事,蹒跚地走到井边照了照自己的影子,说:“哎呀!造物者又把我变成这样一个屈曲不申的人啊!”

子祀说:“你厌恶这种变化吗?”

子舆说:“不,我为什么厌恶?造物者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鸡,我就以司夜报晓;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弹丸,我就以之打可以烤吃的小鸟;假使把我的屁股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化为马,我就乘着它行走,哪里还用得着更换别的车马呢!况且人的得生,乃是应时;死去,乃是顺其自然。安心适时且顺其自然,哀乐的情绪不能侵入人的心中,这就是古语所说的束缚解除。而不能自己解脱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了。况且,人为不能胜过自然由来已久,我又为什么要厌恶呢?”

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实跟这里子舆生病的遭遇和他对自己遭遇的态度是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病已经成为事实,我们唯有的办法就是选择接受这样的事实,而好好生活,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智慧。

03

第二个故事,道与生死

庄子在这里又杜撰了几个人物,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并且再次使用了“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展现了得道之人的心灵相通。庄子说: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在一起谈话:“谁能够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帮助却像没有帮助一样?谁能登上高天巡游雾里,循环升登于无穷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远没有终结和穷尽?”三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彼此心意相通,于是相互结成好友。

不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埋葬。孔子听说了,就派子贡去助办丧事。子贡看到一个人在编歌曲,另一个人在弹琴,二人合唱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返璞归真了,而我们还在做人啊!”子贡走上前问道:“请问对着尸体唱歌,合乎礼仪吗?”

他二人相视而笑,说:“你哪里知道礼的真意呢?”

子贡回来后,把听到看到的告诉孔子,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啊,不修德行,将形体置之度外,面对尸体唱歌,脸不变色,无法形容他们。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们都是些摆脱礼仪约束而逍遥于人世之外的人,我却是生活在具体的世俗环境中的人。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内彼此不相干涉,可是我却让你前去吊唁,我实在是浅薄呀!他们正跟造物者结为伴侣,而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气之中。他们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赘瘤一样多余,他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像这样的人,又怎么会顾及死生优劣的存在!假借于不同的物体,寄托于同一个身体。忘却内部的肝胆,遗忘外面的耳目,让生命顺其自然而生死循环,不去追究它们的头绪。无所牵挂地神游于尘世之外,逍遥自在地遨游于无为太虚之乡。他们又怎能心烦意乱地拘守世俗的礼仪,以此让众人来观看听闻!”

子贡说:“那么,先生依从哪一方呢?”

孔子说:“我是个终究要遭天道处罚的人。虽然如此,我与你还是向往着方外之道。”

子贡说:“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孔子回答:“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争相投水的鱼,掘地成池便给养充裕;争相求道的人,漠然无所作为便心性平适。所以说,鱼相忘于江湖里,人相忘于道术中。”

子贡说:“再冒昧地请教异人的问题。”

孔子说:“所谓异人,乃是异于俗人而顺合自然天道。所以说,天道视为的小人,正是俗人眼中的君子;俗人眼中的君子,正是天道认为的小人。”

在这一篇中,庄子借用孔子的话说,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首次提出了,道家是出世的哲学,而儒家是入世的哲学,什么是出世?什么是入世?在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说。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庄子·大宗师》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公元3 世纪、4 世纪,道家学说再度盛行,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

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读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公元8世纪),在他们的诗里同时表现出中国思想的这两个主要传统。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在公元3 世纪、4世纪有些道家的人试图使道家更加接近儒家;在11 世纪、12世纪也有些儒家的人试图使儒家更加接近道家。我们把这些道家的人称为新道家,把这些儒家的人称为新儒家。正是这些运动使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

04

第三个故事,道与大宗师

在这个故事里,庄子提出了大宗师,由此这一章也被定名为“大宗师”。这个故事大概是说。

意而子去见许由,许由说:“尧教导了你什么?”

意而子说:“尧对我说:'你一定要亲自实行仁义,明辨是非。'”

许由说:“你为何还要到这里来呢?尧既然用仁义给你施行了墨刑,又用是非施行了劓刑。你将来怎么能够逍遥放荡、无拘无束地遨游于变化着的境界中呢?”

意而子说:“虽然如此,我还是愿意游于大道的门墙。”

许由说:“不对。有眼无珠的盲人,没法给他观赏姣好的眉目和容颜,没法给他赏鉴礼服上各种不同颜色的花纹。”

意而子说:“让美人无庄失去她的美丽,让大力士据梁失去他的力气,让黄帝失去他的智慧,这都在于造物者一炉一锤的掌握之中。怎么知道那造物者不会养息我受黥刑的伤痕和补全我受劓刑所残缺的鼻子,使我得以保全托载精神的身躯而跟随先生呢?”

许由说:“唉!这是不可知道的。我为你说个大概:我的大宗师啊!我的大宗师啊!调和万物却不以为是义,泽及万世却不以为是仁,长于上古却不以为是老,覆盖天,承载地,雕刻众物的形状却不算为技巧,这就是我所逍遥的境界!”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说明,道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要回到道的怀抱,只要远离世俗的社会,回归自我,顺应自然即可。这里庄子借许由之口讲述了观念差异的人之间的隔阂,许由认为,意而子接受了尧的观念,再要给意而子讲述道已经没有用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人只要听了别人的讲座就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深信不疑,任外人怎么讲也改变不了他那被人洗脑的观念。当然,好的一点,是意而子虚怀若谷,所以他又复得自然之道。

05

通过这三个故事,庄子阐释了“真人”或者“大宗师”,是如何应对人生的生老病死的态度,再回到这一篇中,之前我们聊到,庄子说要达到“真人”的七个步骤: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看淡生死,知天命是道家学者的至高智慧

所以,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意思是说,苍天没有偏私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大地没有偏私地托载着所有生灵,天地难道会单单让我贫困吗?去寻找使我贫困的东西,可是我没能找到。然而已经达到如此极度的困乏,还是命啊!

在之前,我们讲《庄子·人间世》中说,庄子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是一种“知命”而不是“认命”的智慧,和今天我们讲到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