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题:无麻将,有鱼乐
无麻将,有鱼乐
我特别愿意回到1970年代的浠水,在那个没有麻将娱乐的时代里,在端午节这样重大的节日里,在阳气升腾的初夏里,不上学不出工,也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跟鱼儿有关的事情在端午节这一天仿佛一下子成了男女老少都有极大兴致的活动。
一
端午节的晨炊早早飘荡在刘家塆的上空。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菜籽油的清香,还有新麦粉蒸熟后散发的芬芳。
普生二叔一大早就拿着渔具出门了。走过一段下坡路,在大塆门口塘拐角处看见小学生望来拿一柄挖耳锄头正翻开腐叶,找触虫。“二叔,这么早就出去钓鱼啊?触虫准备好了吗?”望来知道普生二叔爱钓鱼,所以问得直接。普生也知道望来挖触虫是准备钓鱼的,且答且问:“嗯,我早上揉了面,加了香油,冇准备触虫。你待会儿挖好触虫也过来吗?”望来点了点头。
这叔侄两个都是刘家塆爱钓人士。问答之间心领神会。
普生钓鱼的首选地是细刘塆塘。他家原本居住在细刘塆,是合作化时期从细刘塆搬来大刘塆的。细刘塆塘是他儿时的乐园,承载了他太多的儿时记忆,窄窄一方水域,哪里深哪里浅哪一处水草是鱼儿集中的地方,他心中有数。年纪轻轻时,普生出去当了兵,上过抗美援越的战场,转业回地方后,就在公社里供职,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刘家塆,到细刘塆塘钓鱼。
普生二叔到了细刘塆塘。不急着下竿子,先到塘埂子外的油菜地里拔了几个油菜秸秆。油菜籽早已收尽,半截儿秸秆像一排排桩子戳在地里。普生扔下手里的秸秆桩子,秸秆拔出后留下的土坑里出现了三两条急剧扭动身子的触虫:这才是普生要的鱼饵!普生用做鱼饵的触虫是有讲究的,他专挑那种被人们称作“蛇触虫”的蚯蚓,这种蛇触虫通身粉红色,扭动翻滚明显比腐殖质下生活的肉滚滚的“屎触虫”有活力。
细刘塆塘是一口东南西三面靠山北面朝畈的小水塘。它的塘堰就是北面的那道堤埂子,埂子上有一株解放初期种的油桐树,已经长得很高大。普生就在油桐树的阴翳里坐下,先撮了一把用糟烧拌过的麦麸洒向水面,一群鱼儿马上飞驰过来抢食;等它们闹腾完了,普生才分别给两根鱼竿的钩子上鱼饵,深的那根上蚯蚓,浅的那根上面糊。深水鱼竿直接甩向水中央,浅水鱼竿下水稍近,慢慢地入水,直到鹅毛浮子稳定不动了。支好鱼竿,他就坐在马扎上静静地守着。
普生二叔一个人坐钓了快半个时辰,也没见什么鱼咬钩,他依旧安坐不挪窝。小学生望来扛着鱼竿来了。望来平日钓鱼最喜欢去张细塆塘,张细塆塘处在檀树嘴和王家嘴之间的那个田冲里,位置偏远,少人干扰,塘里的野生鲫鱼鲤鱼多。普生问:“望来儿,咋不去张细塆塘啊?”望来擦了擦额头的汗说:“二叔你不知道,今天不是端午节吗?张细塆塘钓鱼的人比门口塘洗衣服的人还多,没地方下竿子了。”
普生二叔笑了笑:“我早料到了,还不是你平时咋咋呼呼的结果。要是没你的宣传,刘家塆有几个人知道张细塆塘好钓鱼啊?!”普生起了身,又招呼望来过来坐身旁:“你就在这里下竿子,顺便帮我盯着,我去方便方便。”
从高粱地里方便回来,普生二叔见自己鱼浮子附近的水面上多了两把青草,草里夹杂着黄豆茎。望来解释说:“二叔你还不知道这塘里放养了青鱼吧,小鱼小虾给青鱼吃的吃赶的赶了,鲫鱼鲤鱼参鲦鱼都钓不到了,今天也许可以钓钓草鱼。”
普生笑了笑,还是这细伢儿精灵,鬼点子多,刘塆的山山水水早已不是自己知道的原山原水了。
太阳升得更高了,出来钓鱼的人也多了起来。陆续有人奔赴张细塆塘,他们很热烈地交流端午美食,很急切地围着水塘四周打喂子,满塘的鱼儿似乎都被他们撩起来了。而细刘塆塘油桐树下,仍旧只有普生和望来两个守着他们的鱼竿,鱼篓里收获寥寥。他们等着大草鱼上钩。
二
佐卿细爹也是早早出门的。他扛的渔具不像普生二叔的鱼竿那么简单,他的两样宝贝都是大家伙:一个赶鱼儿的笊篱,一个搭鱼儿的网。所以佐卿细爹的渔踪很明显:就是那些相对开阔一些的塘堰。
赶鱼儿是浅水区的活儿。赶鱼儿的笊篱就像一个放大十数倍的大箢篼,只是箢篼是全竹的,赶鱼儿笊篱却是纱网做的,只有几个骨架是竹子的,因而轻巧得很。佐卿细爹要赶鱼儿了,塘岸上就会围了好多的大人小孩,有的手里还拿着热腾腾刚出笼的发粑在啃。佐卿细爹把大笊篱下到水里,这个大容器是不需要多大的动作的,基本上安放在那里了,奥妙全在赶鱼的篙子上了。
我对佐卿细爹的赶鱼篙子印象深刻,那是一根斩去梢头的竹子做成,除了竹篙,还有一根花样繁多的尼龙绳,一头拴在竹篙顶上,一头系在细爹左脚的大脚趾上,绳子中是螺壳、瓷夹、螺母等一切可贯穿的能发出响声的小巧玩意儿。竹篙顶端伸向水里,从岸边向笊篱口划扇面,细爹的左脚就在水里前后拖动,那根拴着各色带响玩意的绳索便在水底发出声音,搅动泥沙,贴沙游弋或者深藏水草中的鱼虾们受到骚扰,纷纷寻找安静之所——那笊篱口里边此时正是风平浪静,鱼虾们蜂拥而至。细爹撂下竹篙,双手使力,把纱网笊篱提出水面。运气好的时候,一笊篱就可以捕到半鱼篓鲜货;运气不好了,半天也不见个虾子瘪。
赶鱼儿收获的只是些近岸边的鱼虾泥鳅之类的角子沫子,想要稍大一点的收获,就得搭鱼儿。佐卿细爹搭鱼儿也是高手。搭鱼儿是眼力活儿、力气活儿和技术活儿。塘堰是死水,光线不好,水下鱼儿活动是看不到的,要依据水面涟漪或者水里冒出的气泡来判断;搭鱼儿的时候,佐卿细爹用两肋各夹住一根竹篙,将竹篙梢头的渔网悄悄沉入水下,拖行一段;觉得网里有动静了,立即手肘手臂手腕齐齐发力,将身子一锉,竹篙底部固定在大腿上,身子一仰,网和网里的鱼同时出水!
看佐卿细爹赶鱼儿和搭鱼儿总是很享受。所以,他所到之处,总是有一群人在围观。端午节里,人们有的是时间!
三
光华二妈抄起一根竹枝,拎着一只木质的小水桶,正把她家的几只屯鸭往门口塘里赶。
光华二妈姓南,但从来没人叫她南二妈,大家都顺着光华二伯的称呼叫她光华二妈。也有叫她球儿妈的,因为她的儿子小名就叫球儿。
光华二妈把屯鸭们赶到水里,看它们游向深水中央,并不急着离开。她走近一棵柳树,从柳树腰上解下一根尼龙绳,尼龙绳的另一端没在水里了。光华二妈就一圈一圈地将绳子绕在左手上,当她的左手上出现了篮球那么大一个绳圈时,一个被纱布罩着的竹筛子出现在水面了。二妈快速将筛子拖离水域,提到岸边,很奇巧地掀开纱布一角,半个筛子的内里就看清楚了,居然有一小捧收获:沙头壳、菜籽鱼、步集杆、屎广皮及其他的小鱼小虾。二妈把这些鱼虾收进小水桶里,把筛子里做饵料的面团重新固定住,又把纱布扎紧,罩住竹筛。一切妥当,将竹筛平拿着,用力向外抛掷,筛子就稳稳地飞到水面上,渐渐下沉,没入水底了。
光华二妈提着小水桶从门口塘的水边回到平底上,早有她的孙子安曙和孙女小丽在那儿迎接她。她把装有鱼虾的小水桶交给孩子们,任由他们去戏耍,自己却走向隔壁邻居家大门,冲里边喊了一声:“茅屋二妈,你家的竹架(ga)儿可以收了!”邻居家屋里就有应声:“哦,晓得啦,多谢球儿妈哈。”
茅屋二妈明显比光华二妈年纪大多了,头发白了,眼也花了,行动不像光华二妈那么轻捷。茅屋二妈就在门口喊:“大伢呃,疯哪儿去了!”她这一喊,在不远处跟同龄人玩踢房子游戏的大孙女秀珍就速速地回来了,也不等老人吩咐,就下坡到门口塘水边,那边有根竹篙子斜靠在石岸边,篙子的尽头交叉地绑了一截小竹棍。秀珍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有足够的力气抡起这个长长的竹篙子。竹篙子伸向水面,在忽隐忽现的水面下,有个十字交叉的竹架儿,竹篙尽头的小竹棍子勾住了竹架儿的十字叉,秀珍用力一提,尽力把它举高,一个由十字交叉的竹片撑开的纱布网就兜着水出离了水面!网兜里的水很快沥出,活蹦乱跳的鱼儿虾儿被秀珍生擒活捉了。
茅屋二妈在岸上指挥者孙女收鱼入筐,又教她把网兜中央的鱼食固定好,才把竹架儿原模原样地放回原处,一切完好,才算完工。
光华二妈的孙女小丽一直等着茅屋二妈的孙女秀珍收完架儿上岸。两家的收获一对比,小丽对光华二妈说:“婆,我家的鱼儿多,隔壁二婆家的鱼儿大!”
茅屋二妈对着光华二妈笑道:“管它鱼儿多还是鱼儿大,反正你屋的我屋的今天中午都有鱼汤喝了。”
四
普生二叔和望来儿在细刘塆塘钓鱼的时候,刘塆的老少爷们却把张细塆塘团团围住,他们都觉得自己能钓起塘中的鲫鱼鲤鱼翘嘴白。耐着性子的,小有斩获;耐不住性子的,像小猫钓鱼,不断挪窝,依然一无所获。实在沉不住气的,就拿着空鱼竿甩来甩去,想在塘里“刷鱼儿”。塘里参鲦鱼多,听到水响,跑出来抢,是懒人喜欢钓的鱼种。可是参鲦鱼咬钩不深,常常从塘里拉起,用力稍大一点,鱼儿脱钩就甩到身后的水田里去了!
佐卿细爹走过的水域,一时半刻不会安静下来,浑水里那些漏网的小鱼儿晕头转向,甚至会跳出水面找方向。不会钓鱼的孩子们便尾随佐卿细爹,在他身后的浑水里绰鱼儿。绰鱼儿很简单,拿着箢篼或者筲箕,从远水处下手,朝着岸边梳篦,等到箢篼或者筲箕贴着水底移到岸边,那些在浑水里水草里找不到北的鱼虾就无处可逃了。
光华二妈和茅屋二妈在门口塘阵鱼儿的时候,高上塘、沙塘、胡塘也都有人沉筛子、下架儿。
端午节,集体并没有给谁家分过鱼。似乎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端午节的午餐宴席上,都不缺一碗鱼塘。
1970年代的端午节,没麻将,有鱼乐。兹为记。
相关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