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只是一个波斯湾小国,为何能迅速富起来?看了巴林的历史,其实也有许多无奈
巴林这个国家的小巧可爱,只是如果仔细阅读历史,一下就能发现这个国家在繁华现代的外表下,其实也有许多无奈。
正当美国总统大选打得火热,想不到,另一个向来在国际政治中十分安静,甚至可说一点也不起眼的波斯湾国家:巴林,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布将与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还赶着跟阿联酋同一天签署协定,成为阿拉伯世界第4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
比起周边国家,不管是沙特阿拉伯还是卡塔尔,都在国际舞台中具有强大存在感,巴林的形象却显得有点薄弱,除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时,许多巴林民众走上街头反对政府,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反而促使政府加强管制。实际上,巴林“很可爱”。
首先,货币价值虽然很高,1巴林第纳尔是人民币17元,但物价却不高,无论吃饭或是出行,价格都十分合理;街上虽然是标准的阿拉伯样貌,却有许多现代风格建筑,甚至还有F1赛车场以及挂在两座大楼中间的风力发电机(听说可以供应大楼五分之一的电力),除了缺乏公共运输外,基本上就是个追求持续发展的先进国家。
通用英文,大多数人都可以使用流利英语,走在街上常常有人主动打招呼,即使是南亚裔或菲律宾裔的移工也都很亲切,没有任何紧张气氛。
更厉害的是,这里还有阿拉伯世界少见的“红区”,完全没有那种伊斯兰教的传统刻板印象!
巴林极简史
早期的巴林,充满绿地与净水,更被称为可能是亚当与夏娃居住的“伊甸园”原型。随后这座小岛接受了波斯帝国统治,7世纪时又随阿拉伯帝国扩张,成为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区,慢慢成为一座沙漠荒岛,居民以捕鱼及珍珠为主业,直到20世纪前半期发现石油后,才改变了这座小岛的命运。
16世纪初期,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进入了波斯湾还占领巴林,更兴建了麦纳麦城,也就是今天巴林的首都,开始了超过一世纪的葡属领地时期。
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
17世纪初巴林再次回到波斯帝国版图,不过此时的波斯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强大的帝国,使得巴林不停受到阿曼侵扰,但伊朗仍旧在巴林维持了超过一世纪以上的统治,直到英国人于19世纪前来波斯湾后才起了变化。
长期的伊朗统治,使得信仰“什叶派”的巴林人占了人口多数,英国离开后,伊朗更一度想把巴林再度纳入版图,只是由于巴林与沙特阿拉伯的地缘关系,巴林自18世纪末起就受来自沙特阿拉伯、信仰“逊尼派”的“阿勒哈利法”家族统治,这状况直到1971年巴林正式脱离英国独立,也未曾改变。
刚独立的巴林,形态与今天阿联酋的7个大公国类似,不过现任国王于2002年修改法律,将国名改为“巴林王国”。
名义上虽然还是君主立宪,但首相由国王任命,现任首相哈利法,也就是哈马德国王的叔叔,更是自1971年就坐上首相宝座,是目前全世界任期最长的政府首脑,任期到今年已经快要50年,等于当了半世纪的首相。
如果再加上皇储萨勒曼王子,这3个王室成员构成了巴林政治权力的核心,全国不管哪个大街小巷,都能很轻易看到三人的“玉照”。
只是,少数的逊尼派,要怎样控制多数的什叶派呢?
少数的逊尼派怎样控制多数的什叶派?
巴林王室的做法,当然就是运用石油带来的财富,给予民众福利,简单说,就是让百姓过好日子,当人民过得好,就不会管政治。
出于维持王室统治正当性的必要,巴林很早就开始准备“后石油经济”,因此努力发展金融业及旅游业,除了吸引大批金融业者到首都麦纳麦设点,兴建连接巴林到沙特阿拉伯的跨海大桥,让巴林成为沙特阿拉伯人周末喝酒逛店的绝佳选择。
此外,为了让巴林人生活更舒服,就需要推动大量建设;但巴林人自然不喜欢在艳阳下挥汗如雨,于是巴林也就跟其他波斯湾国家一样,开始接纳大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菲律宾的移工,几十年下来,总人数几乎已经占了人口快要一半,成为推动巴林建设的幕后功臣。
在麦纳麦街头,轻易就能看到挂着宝莱坞巨星沙鲁克·汗照片的美容院、象神甘尼许雕像,以及印度餐厅。当中,来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移工更是多数,也因此从喀拉拉大城飞往巴林、迪拜或阿曼的飞机十分频繁。
在巴林,缺乏基层的少数统治,永远不会一帆风顺。随着巴林经济逐渐衰退,再加上突尼斯与埃及发生的动乱,终于让什叶派多数群众的怨气开始爆发,酿成了2011年的大型动乱。只是中东的动乱,永远不会只是宗教与族群问题,还要包括更多国际政治因素。
例如就有许多谣言指出,什叶派龙头伊朗试图带领风向,让信仰什叶派的巴林人出来结束逊尼派统治。
巴林的两个“老大哥”
而伊朗的死对头沙特阿拉伯,当然更要维持逊尼派统治的正统,再加上巴林还是沙特阿拉伯人周末休闲的最佳去处,于是在国际漠视下,沙特阿拉伯便应巴林王室之邀,调动军队进入巴林协助平乱(感觉像是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清军进来平乱,还好没有因此引发伊朗也进来插一脚,不然就变成波斯湾版的甲午战争);巴林的阿拉伯之春,也就因此胎死腹中。
巴林人认为巴林虽然是富国,但只有王室富有,人民非常贫穷;而少数统治的弊害,有时甚至连逊尼派民众都看不下去,愿意跳出来参加抗争,呼吁什叶派的诉求。也许从此看来,巴林的问题,似乎不能只用宗教解释,更应放在经济不平等,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
只是,这世界听得到巴林什叶派的怒吼吗?恐怕也没这么容易。因为美国与伊朗长期的对立,什叶派先天上已经被国际主流社会贴上不好的标签,加上巴林更是世界数一数二亲美的国家,1991年便与美国签署防卫协定,允许美国第五舰队停靠巴林,甚至还被美国列为北约以外的重要盟友。
如果再加上沙特阿拉伯,以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特殊关系,几乎就能断定巴林什叶派的抗争,恐怕是无法成功的。2012年,因抗争而暂时停止的F1赛车,又再度返回巴林,使巴林再度回到歌舞升平。
2015年1-2月,满街的巴林国旗都降下半旗。为什么巴林要降半旗?答案是,沙特阿拉伯前国王阿布杜拉驾崩,而且一降要降一个月(阿布杜拉国王是1月23日驾崩)。
因为巴林人认为沙特阿拉伯是老大。但是,阿曼没有降半旗,卡塔尔没有,阿联酋也没有,所以这样的降半旗决策,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出自于巴林王室对老大哥的尊荣。
或许这样的巴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更像古代朝鲜王朝与明清两朝,内部虽然独立,但发生内乱外患时,总会试图寻求老大哥来拯救有点类似吧。
百年爱恨情仇:巴林与卡塔尔为什么成为世仇?
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绝不是巴林唯一的他者,前殖民宗主国英国及另一个邻国卡塔尔,也对巴林,扮演关键的角色。
18世纪末,在巴林站稳脚步的阿勒哈利法家族,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卡塔尔,双方甚至在19世纪中叶爆发了战争,最后在英国调停下才暂时停战。自此,巴林与卡塔尔成为世仇,甚至还产生了领土纠纷,特别是英国把距离卡塔尔只有四公里的哈瓦尔群岛划给巴林,引发卡塔尔强烈不满,不停声称对哈瓦尔群岛的主权,双方一度还差点发生武装冲突,还好在沙特阿拉伯出兵干预下,才没酿成全面战争。
只是经过百年来的爱恨情仇,两国也没力气真的打上那一架,而于2001年将领土问题送交国际法院审议,最终国际法院做出了较有利巴林的判决,也算是给了巴林一点面子,更立下国际法院和平解决领土纷争的典范。
只是卡塔尔当然不满于波斯湾小岛国地位,除了运用石油财富大力建设,更积极推广卡塔尔式的伊斯兰文化,甚至以逊尼派为主体的卡塔尔,还跑去跟什叶派的伊朗携手开发天然气,这引来了沙特阿拉伯强烈不满,因此上演了2017年沙特阿拉伯宣布与卡塔尔断交的大戏,之后包括巴林在内的一串中东国家,也都选择跟进。中东国家的恩怨情仇,或许确实无法单纯用教派就做出解释。
而中东有趣之处,就在于没有一个单一因素可以完美解释其政治样态,即使宗教还是最重要的一块。
今天的巴林国旗,中间有五个三角形,象征的便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念、礼、齐、课、朝),由此就能知道宗教对于巴林人的重要性。有趣的是,今日的巴林国旗形状与卡塔尔国旗相当类似,充分展现出两国曾有的密切关系。只是宗教情感,毕竟比不上现实政治的重要,在巴林宣布与以色列建立正式邦交后,巴勒斯坦立刻谴责巴林背弃了兄弟,更早承认以色列的埃及及约旦,立刻表达了欢迎。
巴林在世界经济中产业什么水平?
2019年,巴林经济总量为38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2601亿,相当于四川省宜宾市的经济总量。
巴林2019年人均GDP高达23734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5.8万。(IMF数据),事实上,超过2万美元人均,巴林已经达到发达国家门槛。
巴林人均国民收入:2019年巴林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2110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210美元;与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数据相比,近十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数据增长了3140美元。2211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大约14.7万,月平均收入12000多人民币。
巴林是中东地区首个后石油经济的岛屿国家。所谓 后石油时代,是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也是石油替代产品的培育、成长和发育时期。
巴林是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的岛国,由于国土小,石油储量比较有限,巴林早已就开始了战略经济转型,石油收入占比为20%左右。
巴林自从开采了中东地区的第一口油井以后,经济迅速腾飞,然而巴林并没有完全依赖石油,而是制定了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巴林是波斯湾沿岸诸国中国土面积最小的,为了应对未来的油价下跌或石油枯竭对经济的打击,伊萨·本·萨勒曼埃米尔开始未雨绸缪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发展,尤其在巴林实行免征银行税收、并且鼓励外资开办银行等优惠政策后,巴林迅速发展成为海湾地区的金融中心。
巴林先后在金融业、旅游业投入的巨资,使得巴林的金融业利润超过了石油;同时巴林政府针对铝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建炼铝产业,加大资金力度扶持石化工业、造船业,增加对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投入,吸引和鼓励外商投资。
特别指出的是,巴林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拥有三大优势:
一大优势:巴林的商务成本低。原因是巴林无营业税、无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即使普通商品关税也在大致在0—5%之间,并且货物进出口自由,不存在外汇限制,并且允许外国资本100%独资设立企业。
二大优势:巴林的劳动力素质很高。巴林曾经是海湾地区的教育中心,英语作为商务语言被广泛使用。巴林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劳务基金,为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巴林法规十分健全,经济政策透明,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较高,这都为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大优势:巴林较为开放。相比其他阿拉伯国家,,妇女拥有平等的权利。在巴林的政治及经济领域都活跃着一大批女性,无疑这打消了外国女性进入巴林工作生活的顾虑。
除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巴林政府同时也对生活必需品进行价格补贴,实行限价零售,国内通货膨胀率一直较卡塔尔、阿联酋都要低、并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也使得巴林的商务成本低于迪拜、卡塔尔等周边中东市场。
值得一提的,巴林的旅游业每年接待的游客接近1500万左右,旅游收入成为巴林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经济转型获得成功。巴林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排名第44位,也被世界银行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
巴林还居安思危制订了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巴林的战略性目标是要将国家建设成为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三个中心”:一是金融服务中心;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合作中心;三是国际会展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巴林奉行比较自由的经济和金融政策,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是巴林明智的战略,是巴林政府未雨缪绸、深谋远虑的结果。
巴林经过战略性转型,因此成为整个中东地区产业转型最成功、经济发展最健康、产业结构最合理、最不依赖石油的中东国家。
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巴林王国就向中国企业发出设数据中心的邀请,表示“希望将巴林打造成世界级的数据中心”。
由于 巴林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平均气温35℃,冬季气温16——24℃年平均降水77毫米。
高温且少雨,这样的地区建数据中心的确令人疑惑。巴林高层推介说:巴林具有高度连通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框架,以及地区最低的营商成本。
若从地理位置上看,巴林是海湾六国成员国之一,被认为是“海湾门户”,把企业将数据中心建在巴林,可有效辐射整个中东地区。比如中国的华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CIMC)、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等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都已选择了巴林。
从中东经济环境看,中东地区正处于大规模的数字化进程中,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尤为旺盛。再加上中东属于传统的石油能源地区,中东主要国家普遍性在进行多元化的战略经济转型,目的是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严重依赖。由此,中东能源大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都制定了十年的经济转型计划,都把数字化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由此,数据中心巨大的市场需求与现阶段市场供给的严重缺乏使得中东地区成为全球数字化发展最有潜力的区域之一。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显示,中东的云流量增长率将在2019年将达到41%。
巴林高层 表示,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巴林的优势明显优于其他中东国家。相对于近些年才开始尝试战略性经济转型的中东国家,巴林未雨绸缪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走出第一步。
比如目前巴林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只占GDP的不到20%,而金融服务却占到了更高的比例。巴林目前主要是把这种创新力量更多地投入到数字化经济,特别是金融科技领域。
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在《全球联接指数2018》中,巴林的全球联接指数表现超出全球平均水平,巴林的移动宽带用户数和计算机家庭渗透率获得满分,光纤到户、4G覆盖率和互联网带宽方面也表现非常好。
巴林政府通过大力扶持,已建立了很多数据中心。巴林高层表示“希望将巴林打造成区域,乃至世界级的数据中心”。巴林目前正在全面地铺开5G,该国电信运营商VIVA与华为在今年2月份签署了5G全国覆盖服务MoU。
在巴林的政策层面,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法规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比如巴林推出的云优先(Cloud First)政策,将政府部门数字化,整个搬到云服务器中去,通过部署云服务降低运作成本,提升安全性和效率,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巴林之前通过的数据主权法,将数据储存在巴林的企业面临与数据相关的任何争议时,只受自己国家的法律管辖。这一法规目前已经实施,并已与科威特签署了协议。
巴林已经开始发展云服务并打造数据中心。AWS在巴林的数据中心正在建置中,这也是AWS在中东的第一个数据中心,未来两年内将有一个区域在巴林上线。华为也已经签约,在巴林建立一个电力容量为1.3兆瓦的数据中心,供当地电信供应商Batelco公司使用,数据中心预计建设等级Tier 3。
巴林的经济受益于前些年全球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巴林在短短数年内就获得了惊人的巨量财富,从贫穷落后的游牧国一跃升级到了现代化的富裕国家,石油带来丰厚的收入是哈利法家族对巴林持续统治的基础。
伊萨·本·萨勒曼埃米尔同时也构建了一整套覆盖全国的丰富的福利体系,比如三免费: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交个人所得税、并且政府提供廉价住房等惠民举措几乎是一应俱全。
巴林实行免费教育和普及9年一贯制的中等教育制度。
巴林的教育宗旨是普及和完善教育种类,提高教学水平。巴林大学和阿拉伯海湾大学(由海湾合作委员会资助)分别于1978年和1987年建成开学,还有一所成人教育中心。
巴林的文盲率为4.9%,15至25岁青年受教育率达到99%,是中东海湾地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
巴林全国实行免费医疗政策,特别是居民卫生服务普及率达100%,人均寿命73岁。有公立医院8所,医疗中心41所,医护人员2000余人。
巴林政府激发阿拉伯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潜力
EDB观点认为,消除女性创业的高传统壁垒能够使整个经济受益。麦肯锡报告称,到2025年,仅提升女性就业率一项就可以为中东地区的GDP贡献高达60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
事实充分证明,女性企业的生产率比男性企业高出近1.7倍,根据统计,针对女性企业的每一美元资金投入都能够获得双倍的收益,并且中东地区的所有人都能因女性企业获益。
EDB援引数据显示,在阿拉伯世界,三分之一的科技初创企业由女性领导。这个地区的比例远远领先于硅谷,在那里仅有17%的企业由女性主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全部中东地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理工学科、农业学科毕业生中占到了34%到57%。报告称,保守的价值观阻碍了教育获得转化为劳动力。
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女性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好居家时间。阿拉伯女性无需离开他们的住所,就可以运营时尚美容品牌、社交媒体服务、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经纪业务应用。
巴林政府为女性创业者制定了一整套行动方案,并且在政策、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启动资金和人脉关系各方面提供协助。
巴林政府为实现“2030年经济愿景(Economic Vision 2030)”,将女性需求纳入国家战略,包含在政府行动计划中。 巴林也在积极推动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比如建立了价值1亿美元的“巴林女性发展组合基金(Bahraini Women Development Portfolio Fund)”,帮助她们开创自己的商业项目。
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63届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巴林已在企业所有权方面实现了性别平等。该国商业注册登记的企业当中的49%由女性拥有。
巴林旅游业:著名的巴林三大景,就是“三个一”:
一座桥:法赫德国王大桥连接沙特和巴林。
一口油井:中东的第一口油井。
一棵树:生存在荒凉戈壁滩上一棵孤零零的树,据传树龄200年以上,依然枝繁叶茂。这是巴林最大的一个古树,顽强生存几百年,尤其是在沙漠地区。据当地的说法,这颗“生命之树”种植于1583年,一直生存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