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基础篇—阴阳五行
阳
阴
木火土金水
1
阴阳
阴阳平衡:也为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例如:上与下,前与后,冷与热,高与矮,白天与黑夜,温暖与寒冷,男人与女人,高兴与悲伤等,这些都是阴与阳在互相制约着对方,达到一定的平衡度。体现出自然界人事物的和谐与共存。阴阳这两种对立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却又是互相统一的, 唯有这种统一,才能产生变化而生成万物。
阴阳互根:阴阳双方本身既是独立的,又是对方存在的根源,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也,阴是阳存在的条件,阳是阴存在的前提,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也就是说,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例如没有好,就不会有坏,没有高,就不会有低,没有手心,就不存在手背等。
阴阳消长:纯阳纯阴不存在或不能长时间存在。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的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由冬至夏,阳长而阴消;由夏至冬,阴长而阳消。这种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的动态平衡,保持了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
阴阳转化:阴阳之间可以转化的。所谓物极必反,阴阳是事物内部的两种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也就是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阴阳消长,是量的变化,而阴阳转化则是质的改变,从量变到质变必须有一个过程,即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要有一个时间和变化过程,完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2
五行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主仁,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均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主礼,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燥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 “土曰稼穑”,主信,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主义,从革指变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杀、整理、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主智,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相生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