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医话:植物的“寒热”属性究竟是怎么回事?
整编:京城老半
微信:beijing7788123
日期:2021年04月27日
感悟:中医,是一场人生修行。
寒热温凉,被中医称之为天然本草的“四气”。“四气”作为描述中药性能的术语究竟是什么时间产生的呢?据考,西汉初年夏侯灶随葬品《万物》中尽管对药物多有记述,但并没有关于四气的记载。直到《汉书·艺文志》中方有“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的记载,此时有了药物寒热之性。据此,可推测四气产生的年代应在东汉末年之前,但大致不会早于西汉早期。今天流传于坊间的《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目前本草典籍中最早的“四气”记载。那么,“四气”究竟是怎么个由来呢?现存的说法也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四气”即四时,草木皆受天之“四气”影响,故而将描述四时气候之“四气”引入本草以概括其药性。但这种说辞显然有唯心臆造的意味。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我国深入人心,广为人知。这就不难说明早期的农耕文明中,古人是通过亲身试验来获取植物药用效果的,因此“四气”的由来是远古时期古人通过切身体验总结而来的。相较于前者的解读,后者似乎更合乎情理。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想,真实的历史本来面目究竟如何,恐怕也是难有明确的结论了吧。
“神农以赭鞭鞭草目,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标志着历史进入到利用植物防病治病的文明时代。对植物的“寒热”属性的原始认识,是对既往鬼神学说的挑战,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早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记载:“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可知,远在淳于意(约前215年—约前140年)时代对当时的药剂就有“阴阳水火”、柔剂与刚剂的不同属性区分。其中,阴、柔治热,阳、刚治寒,尽管没有明确提到药物“寒热”属性,但已有这种内涵。究其本源,植物的“寒热”属性,是早期古人对植物药用最朴素的“药理”诠释。道家玄医典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人对植物“寒热”的判定依据也有分歧,比如丹参,《本经》谓其“微寒”,而陶弘景则说:“时人多服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再如巴豆,《神农本草经》记载为“辛,温”,自南北朝至明代认为巴豆的寒热属性与其生熟有关,生温熟寒。但是,明代时期巴豆的性味悄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辛,热。大毒”的记载,并一直延续至今。
利用植物“寒热”属性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拾。最常见的如夏季的绿豆汤,冬季的羊肉火锅。概而言之,属性“寒”的药物主要为抑制机体功能活动,如用石膏、黄芩、知母、寒水石、栀子等“寒”属性的药物对应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数、苔黄等“热”的症状。而“热”的药物主要为兴奋机体功能活动,如用附子、吴茱萸、干姜、丁香、肉桂等“热”属性的药物对应身体畏寒、四肢厥逆、腹部冷痛、痰白清稀、脉微、苔淡白滑等“寒”的症状。古代医学究其本源是来自生活实践的学问。那么,对植物“寒热”属性的这种界定是否有科学依据呢?现代以来也不乏研究。如,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性影响,温热药则呈现中枢兴奋作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而温热药则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而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代谢率。如此看来,赋予植物“寒热”属性这种经验的总结也并非是臆测。不过这种来自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终归是“象”的归纳,“象”的背后必然有深层次的作用机制与原理。深究其背后的奥秘,才能让古老的经验焕发新貌,永葆青春吧。
无问中西,不管南北,
不事先站队,不预设立场,
不在乎黑白,还是其他的五颜六色,
只在乎客观事实,只对客观事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