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云展⑦|从古埃及到中国,神秘至美的玻璃珠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在上期推送中,鉴钟君给大家介绍了瑠光异彩的古代玻璃(👈蓝字回顾)。
作为最早的人造材料之一,玻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西汉时期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玻璃制品作为中外交流的物质载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因此“丝绸之路”又有着“玻璃之路”的别名。
在光彩夺目、迤逦多姿的玻璃制品中,玻璃珠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远古到如今,玻璃珠一直深得人们的喜爱。
古埃及玻璃珠
早在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就出土了大量的小玻璃珠,这些玻璃珠是用于替代青金石和绿松石等珍贵宝石,因此早期玻璃也是奢侈品。
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已出现单色玻璃珠,到公元前15世纪出现彩色珠,到公元前10世纪后,镶嵌珠(俗称蜻蜓眼)已流行。由于早期玻璃是珍贵宝石的替代品,埃及人也将玻璃珠当作传家宝和贵重陪葬品。
古埃及人非常喜爱珠饰,他们为种种目的使用的珠子数量极大。在一具木乃伊上发现成千上万颗珠子绝不稀奇。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玻璃珠。
埃及是古珠的集大成者,无论是材质、工艺、色彩、形制、组合方式及象征意义,其丰富程度在各个文明类型中无可匹敌。费林德斯·皮特里爵士在其《埃及古物手册》中评论道:“珠子和陶器是考古学研究的字母表。”
中国第一位埃及考古学家,也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夏鼐先生,他在博士学位论文中译本《埃及古珠考》中,对古埃及串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也给玻璃珠做了非常详尽的图谱分类,并列举了玻璃珠的几种制作手法。
点开看大图更清晰↑↑↑
蜻蜓眼式玻璃珠
荷路斯之眼↑↑
蜻蜓眼工艺复原示意图,先制备套色的玻璃棒料,然后把切下的套色的“玻璃眼”镶入尚未完全固化的玻璃珠上↑↑
平山郁夫藏丝路古代玻璃
线上云观展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里的玻璃收藏品里包含了平山郁夫夫妇对古代东方世界和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憧憬,以及想把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创作活动中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收集到的玻璃收藏品,有很多都是世界级的珍贵作品
今天,鉴钟君就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丝路古代玻璃里的古珠精品。
玻璃铸造串珠
迈锡尼
公元前 14 ~ 前 13 世纪
1:长 55.0 厘米
2:长 28.0、宽 5.5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图一为以迈锡尼时期极具特色的蓝色铸造珠子为主,玻璃珠表面氧化后形成的虹光增添了多样的色彩,由后人加入黄金圆花饰组合搭配后更具审美价值。
图二为花朵装饰铸造串珠,以开放模具铸造而成的方形蓝色玻璃珠,两端有穿孔,表面装饰了四瓣花朵。
马赛克人面图案串珠
埃及
托勒密王朝 ~ 罗马帝国早期
公元前 1 ~ 公元 1 世纪
1: 高 1.5、径 1.4 厘米
2: 高 1.6、径 1.4 厘米
3: 高 1.3、径 1.2 厘米
4: 高 1.1、径 1.3 厘米
5: 高 1.6、径 1.4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带人面的串珠由马赛克玻璃技术制作而成。在五彩缤纷的玻璃球上,熔入特殊设计的人脸马赛克和格纹的马赛克切片,使之成为一体。之前腓尼基人制作的蜻蜓眼上附有带胡须的男性的脸,不过这个时期的玻璃珠与之前相反全都是女性的面容。下图为夹杂着人面马赛克、格纹、金箔的夹金玻璃珠,由后代组合搭配成项链。
夹杂着人面马赛克、格纹、金箔的夹金玻璃珠组合搭配成项链👆
人头形串珠
黎巴嫩或迦太基
突尼西亚
公元前 6 ~ 前 5 世纪
01: 高 2.7、宽 2.6 厘米
02: 高 2.6、宽 2.4 厘米
03: 高 2.6、宽 1.8 厘米
04: 高 3.2、径 2.6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图一:以大眼睛为特征的人面蜻蜓眼,是颇受欢迎的腓尼基贸易品,是为佩戴之人消灾避难的护身符。这组人面蜻蜓眼在珠子表面增添了凸起圆点装饰,与表面平滑的蜻蜓眼相比工艺更加复杂。由此可见,由于人面蜻蜓眼备受欢迎,也推动了制作工艺的发展。
图二为由腓尼基人设计的人头形吊坠。将黄色、红色、绿色的玻璃加热,填入眼睛,做出鼻子和嘴的形状,在头发的前端打造可以穿带的通孔。被后代搭配组合成项链。
随州擂鼓墩M1(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玻璃珠
分析的结果是,有西方舶来的纳钙玻璃珠,也有本土生产铅钡玻璃珠。
从文献记载的曾侯及其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看,证实曾国即是随国。隋国的玻璃和髹漆工艺甚至领先中原。 这种我们今天称为“战国蜻蜓眼”的玻璃珠是否就是“随侯珠”?综合近年出土众多战国蜻蜓眼及民间收藏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上图为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战国中期蜻蜓眼玻璃珠。这些玻璃珠应是在楚国制作而成,是战国时期鲁国和楚国之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的重要实物证据之一。
上图为河南徐家岭楚墓出土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这批玻璃珠为典型东地中海风格,于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内陆,深受当时王公贵族喜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土玻璃的起源,我国古代工匠采用本土配方和工艺进行仿制和创新,创造出铅钡釉砂、铅钡玻璃、铅钡釉陶、钾钙釉砂和钾钙玻璃等多种质地、多种器形的更为精美的蜻蜓眼珠品种,这也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缩影。
鉴钟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