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 解锁扬州馆藏文物里的“生僻字”,你认识几个?

5月18日是第四十五个国际博物馆日,

扬州各博物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

逛博物馆时,有没有遇到过生僻字?

扬州发布推出特别策划,

解锁扬州馆藏文物里的“生僻字”,

看看你能认识几个?

01

春秋·夔龙纹玉璜

璜:读音huáng,本意是指半壁形的玉。

简介:1981年邗江甘泉军庄汉墓出土。此璜为单面片雕,正面琢雕背向两龙,中间以勒槽分割,四周出脊,龙口微张,舌上卷作开口的穿孔。龙身饰浅浮雕卷云纹,纹样饱满。在卷云纹之间采用劲健的细阴线琢饰钩云纹、几何纹作附饰。底面未抛光。扬州博物馆藏。

02

战国·夔龙纹玉觽

觽:读音 xī,玉器的一种造型,其首如龙而尾尖,为祭祀和祈福时之礼器,东汉后渐渐消失。

简介:1991年邗江甘泉巴家墩西汉木槨墓出土。上图玉觽:双面片雕,状若蛹形。下图玉觽:双面片雕。扬州博物馆藏。

03

战国·蟠虺纹铜盉

盉:读音hé,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

简介:1991年邗江甘泉巴家墩西汉木椁墓出土。此盉虽出土于西汉墓中,但其平唇、短颈、广肩、扁圆腹的造型,以及器身上三圈蟠虺纹饰的纹样特征,都透露出浓厚的战国青铜器的气息,尤其是那喙口微张的凤鸟形短流,写实意味很浓。扬州博物馆馆藏。

04

西汉·玉剑璏

璏:读音zhì ,意思是用来佩戴和稳固剑体的工具。

简介:左图剑璏:1999年仪征龙河烟袋山出土。玉质莹润光洁,雕琢精美生动。右图剑璏:1993年仪征陈集杨庄村詹庄组出土。螭身细部纹饰用阴线刻,线条简洁粗放。仪征博物馆藏。

05

西汉·铜阳燧

燧:读音suì,古时取火的器具。阳燧,又名“夫遂”,是古人就日光取火的一种工具。它是用镜制的凹镜,对着日光,使日光聚在凹镜内反射到艾绒、麻等引火物上,使其燃烧生火。它是古人对物理、光学研究、利用的一个成就。

简介:1988年邗江甘泉姚庄西汉木椁墓出土。阳燧似为铜镜,呈复盆式,燧面内凹,呈圆弧形,抛光很好,光亮可鉴。背面顶部中心饰三弦钮,圆形钮座,内区为四分式,以蟠螭纹为主,间饰草叶形图案,外区为素宽唇边。扬州博物馆藏。

06

西汉·青釉陶瓿

瓿:读音bù,古代器名。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

简介:1981年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出土。瓿方唇敛口,弧肩,扁球腹,微显折腰,平底内凹。肩部置对称方耳。耳面模印兽面纹,两耳之间对称贴饰模印的兽面衔环。肩划3组弦纹间两道水波纹。灰褐色胎,施半截青绿色釉。该瓿的铺首衔环贴于两耳之间,有别于一般的汉代陶瓿贴饰于双耳之下,较为少见。扬州博物馆藏。

07

西汉·彩绘云气鱼鹤纹漆匜

匜:读音yí,古代盥器。形如瓢,与盘合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

简介:邗江区杨庙王庙村汉墓出土。木胎、四园角,流口沿上翘。外髹黑漆,内髹赭红色漆。器内口沿黑漆,朱漆绘云气纹。流内黑漆,朱漆绘鱼纹。内壁朱漆绘白鹤成侧视状,一鹤作奔跑叉鱼状,一鹤单腿独立,呈吞鱼状。外壁黑漆,口沿用朱漆绘云气纹带。邗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08

西汉·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

奁 :读音lián,中国古代女子存放梳妆用品的镜箱

简介:邗江区杨庙昌颉村汉墓出土。这套漆奁均为夹紵胎。外髹黑漆,内髹赭红色漆。在盒盖和器身上各有2道或3道银扣,口沿与转角处均用银片包镶,银扣之间以金箔镂切成花片状,其上再加刻并彩绘流云山水、人物禽兽图案,主要有西王母、羽人、孔雀、锦鸡等。盒底两道银片嵌成圈足。邗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09

西汉·彩绘云气纹漆卮

卮:读音zhī,中国古代盛酒的器皿。

简介:1997年扬州市郊西湖胡场17号墓出土。器木胎、筒状,附三蹄足,一侧设圆鋬,上置扁平盖。器外满髹黑漆地,朱漆绘大幅云气纹,正背面云气中各饰一张牙舞爪的立兽;盖侧面绘云雷几何纹,顶面绘双圈云气纹,以几何纹作隔,中心饰一舞兽。漆卮造型优美,纹饰清丽,是汉代实用漆器的精品。扬州博物馆藏。

10

唐·伎乐飞天金栉

栉:zhì,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

简介:1983年扬州市区三元路工地出土。金栉为头饰,用薄金片镂空錾刻而成。马蹄形,下部呈梳齿状。栉面上部满饰花纹,中心主纹以卷云式蔓草作地,上饰两对称的奏乐飞天。飞天下方饰一朵如意云纹。周边饰多重纹带,分别为单相莲瓣纹带、双线夹莲珠纹带、镂空鱼鳞纹带、镂空缠枝梅花间蝴蝶纹带等。扬州博物馆藏。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凌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