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0)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大多是发汗发太过了,所以喝水少少与之就好了;喝太多了,胃没有办法把水消化掉:水会停在中焦,肺气就没有办法下降。正常的津液应该要自肺下到五脏六腑,但是中焦堵到了,水气下不去,就会喘,如果遇到这种情形用“五苓散”来解。
所以,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口渴,我们做为医生,一定要给病人讲,喝水不要渴得太快,慢慢的喝,一次喝一小口,少少的喝,也不要喝得太多,喝得太多了也不行,胃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水消化掉,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五苓散证。
当病人因为发汗以后出现口渴,最好就是喝一点米汤或者煮一点很稀的稀饭吃,让胃气慢慢的恢复,这样津液就会慢慢的补回来。
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里说:未发汗因风寒而喘,是“麻黄证”。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证”。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证”,此汗后津液不足,饮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
我们心里有一个概念,当我们要用麻黄汤的时候,我们知道麻黄汤是把肺里的津液发散掉,那么我们就可以多吃一点杏仁,或者是豆腐,水梨之类的东西,把肺里的肺液补回去,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快。桂枝汤是把肠胃里的津液发散掉,所以,补肠胃的津液就吃一点不是很浓的稀粥。
平常感冒用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剂量开得很好的时候,也就是恰到好处,刚好把病毒完全从汗液里去掉,但是,又不会伤到津液,如果开的剂量不足,汗发得不透,当汗一发出去,病毒没有完全被汗液带走,还有一小部分的病毒会与津液回到胃中,进入到肠胃,结果引起下利,也就是是西医所说的肠胃炎,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去解利,葛根还可以补津液。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这个条辨说的是发汗太过以后,肠胃里的津液都被完全发散掉,整个肠胃都虚掉了,胃阳不足,胃的功能也虚弱到了极点,不管是喝药喝水或者是喝汤,这个胃都不能受纳,吃了以后就吐,如果是再用发汗,会吐得更严重,像这种情况,如果是身体素质从来就很好,那他可以自己恢复,如果是素体很差的人,我们可以用五苓散来调理。
这个条辨就是提醒我们,发汗的药不要开的太过,开得太过了,就会留下一点后遗症。
伤寒论这第75,76这两个条辨就是对发汗以后,出现一些问题,进行一个弥补,当然,在原条文中,没有说弥补的措施,只是对发汗以后,出现了一些症状进行了一个慨述,我们把弥补的措施加进去,以便于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