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三十五)

缑氏往事之三十五:老海瓜子

2012年,写舌尖系列时,实在太冒失。那时,我经常逛《缑氏吧》,胡乱编了个网名,叫“娘家在缑氏”。因急于和老乡们分享,常常下笔就写,写完就上传。

年少时不努力,虽学的中文,但只是匆匆念了个皮毛,极不擅长遣词造句;又长期接触铜臭,起笔时,才发觉很多字已不会写。故错别字一大堆,用词方面,更是凌乱。最初,自己尚有羞赧之心,久后,脸皮竟逐日增厚了,有个别字,甚至一错再错。但我亲爱的老乡们,不顾这些,只管传着看----顶多偷偷发个私信给我,语气中,还充满了小心和委婉。

在此,特地给读者朋友认个错,谢谢你们,用包容之心,一次次宽恕我。

在诸多留言中,记得有一句,原话忘了,大概意思是,作者真能扯,这舌尖系列,哪一个能称得上美味?这话我无法接住,因为在美食方面,我也算有点见识的,只是,此美味非彼美味也。

缑氏镇有个马屯村,是个回民聚集地。我没有考究过,这些穆斯林是何时迁入中原的,只是能感觉到,这是个非同一般的民族。虔诚的信仰,成就了他们强大的凝聚力;精明的头脑,让他们凭靠手艺,扎根在陆地上各个角落。

马屯人会制造各种打击乐器,听说很出名,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而他们另一方面,带给缑氏父老乡亲的,就是各种穆斯林美食,除了牛羊肉汤和水煎包,还有一种零食,是缑氏人民所家喻户晓的,叫老海瓜子。

老海瓜子创始人:(此图转自李老师美篇)

前两天,翻看李长发老师的美篇。无意中发现了,有关老海瓜子的详细记录。

原来,老海瓜子的创始者姓海,河南沈丘人。他1957年下乡,到缑氏马屯担任领导。1979年离休后,夫妻俩精心研制成功了,独具特色的名吃“老海瓜子”。

老海瓜子,是一种炒制五香味的葵花子。其加工方法,应该属于一种秘方,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独门生意。最早的摊位,在老电影院旁边,同包子铺好像是一家,也可能是隔壁,实在记不太清了。水煎包,羊肉馆,老海瓜子,在我的回忆里,它们总是捆绑着出现。

儿时的我们,偶尔会步行到五里外的镇上看电影,怀里都会多揣一毛钱,那是平时节省下来的,趁着上街,打打牙祭。不用猜,肯定是买老海瓜子。

有时,电影不赶趟,只单买了瓜子,再走路回家;心里一点都不失落。美美的五香味,怎么说都不算白跑一趟。瓜子是散装的一大盆,卖家的动作,熟练,准确。称好后,装在一个简便的纸包里,普普通通一张废旧报纸,裁成A4大小,被卖家随手旋成锥形,即可用来装瓜子。一手递钱,一手接过来,那久盼的美味,被我们握住,早已心满意足。

同行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买上一包,边走边吃,一边猜测着这瓜子的做法。有人说,那是用牛肉汤浸泡过;有人说,那是用五香粉腌拌过。总之,比村上小店里卖的好吃多了。

平时,我们只有嘴馋的时候,利用上街的机会,方能买上一些,往往要分多次吃完;偶尔递几颗给大人,大人吃上两颗,便舍不得再同孩子们分食,摆手不要了。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破费一把,整斤整斤的,买回老海瓜子;所有家庭成员,统统放开了食欲,大把大把地抓着,从早嗑到晚。

一直到我参加工作,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买来吃了。尽管老海瓜子,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特产;尽管比较先前得之容易了很多;但它依然毫无疑问,成了缑氏的代表符号之一。

二十多年前,我在缑氏乡中教书,那时,经常同临近的顾县乡中联考。过来监考的同行们,临回时,无一例外,要带些老海瓜子回去。东西不贵,味道难得,遇到好东西,带些给亲朋好友分享,是人之常情。

我出嫁后,定居南方,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对老海瓜子,也越发念念不忘。曾逛过各种各样的超市,见过五花八门的瓜子,包装都是无比精美,味道也是千差万别,我不敢随意评说。但内心,还是将五香味的老海瓜子排在第一位。

很多年前,在广州流花车站的候车室,贴有某鸽瓜子的广告,每次我看到,就忍不住想,俺老家的老海瓜子,比这个好吃无数倍。屈指一算,也有十几年,没去那里乘过车了,不知现在贴得什么广告。

偶尔,有老家人过来,经常会带一些故乡的风味。最贴心的,便是老海瓜子。依然是浓郁的五香味,依然是散装着,我依然吃得津津有味。有时,会分一些给这边的朋友,每每听到他们夸奖味道好,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甚至有外地朋友,也爱上了这味道,托我帮忙买,我每次都兴高采烈,联络亲戚邮寄。这世上还有多少东西,能不停地给我带来骄傲呢。

每年回老家,母亲都会提前,把老海瓜子准备好。她说,村口的超市里,也有老海瓜子卖了。所以,老海瓜子在缑氏街的总部地址,我现在不知道在哪里。

我的缑氏街,愿你的老海瓜子,永远风味不变。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