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球对于太极拳的重要作用:可以团敛内气,提高练功的效率

太极拳的行功离不开弧形运动和球形的体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我们所说的抱球,以及画大圈和小圈。但是由于太极拳的广泛流传,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真正的东西丢失了。比如说抱球一法,现在社会上练太极拳的有几人知道抱球的真实含义?

观现在社会上练太极的,多是两手上下斜向相对,似乎斜抱着一个球的姿势,泛泛而过,并没有认真的去练。郑曼青先生的弟子张肇平先生在《论太极拳.圆》中则将其称为“抱手”,说过去“抱手”是“杨家的不传之秘”,由此可见抱球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当然不知这“抱手”一说是否杨式太极的原话,如果是则大误矣。盖因太极拳是从混元一气的混元球中开化出来的内容,谱云:“元阴元阳育此体,太乙显化产真形”。张肇平先生言其为抱手,则丢失了抱球之真义。抱球者,双手之间以抱球而呈其形,掌指间有真实的气球感存在,是“外有其象”;而随着抱球的动作,则是体内真元之气会产生聚拢而形成真实的球状感受,是“内有其质”也!当然这种真实的修为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抱球的专修,就很难产生这种丹田的实质气感。

太极拳以无极势为起势,此时心神无思无念,身中唯有一团元气,是为无极也。随着行拳的动作升降开合,则体内元气化分为阴阳二气,是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功谱中言此为:“神意相合参动静,无极生在太极前。阴阳未判真种出,意催身姿动静闲”。

经过太极拳起手势,体内的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这时就练习其他式子了。为了便于让大家理解抱球的功用,这里仅以“野马分鬃”为例来讲解一二:进入到“野马分鬃”的修炼后,是由虎坐抱球来团敛元气,使阴阳二气混元合一,是为“上下掌心同一峙,两掌互唤抱球生”。通过两掌心相对抱球而使体内的元气聚拢呈形,从而使真元内敛以增其力。如果没有这种抱球之姿,直接分化双手而行托切之势,则功效大失。

(注:如果是内力启动之后,习此抱球之姿时,多会有一段时间的停顿,以使元气团敛,这不是人为后天的意念所致,而是功夫到了自然而为。如像社会上那般不做片刻停留,直接划水而过是因为习练者尚未能启动内气的缘故)。

抱球之后则是游龙分封之势,是双手分别托切而行功,再化为掤按之姿也。然后再次虎坐抱球,如此左右互换,而形成“野马分鬃”之专修。双手分化之时,是使体内气血顺达四肢百骸之未端,抱球之功则使气血由肢节未梢返回到躯体之中,如此则形成了一开一合,是为太极之真功也!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只有分鬃而无抱球,则“野马分鬃”就变成了只有开没有合,只有散没有聚,这还是太极吗?太极拳要敛神聚气,没有聚气的作为,则只能松软筋骨,达不到内炼的作用,自然不能称之为内家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多没有循经感受的原因,你连基本的抱球都不会,能练出内功来么?

综上所述,抱球之功对于太极拳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他在行功中能起到团敛内气,增气壮力的效果,习太极拳者不可不知也!另太极拳中不同的式子对于抱球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放在小腹中间的,此中法要当另文叙之。

(0)

相关推荐

  • 人身就是一太极|上连天根下接地源

    太极拳姿势源起于独立守神.肌体若一的养神功夫.精神达到真空纯净的自然虚无境界,是太极自然神态.即是神安气宁.心安理得,不思动.不思静.精气神自如.内气圆和,达到五脏六腑与精气神合为一的浑圆状态,它即是 ...

  • 传习录‖71.《八字歌》及其他

    <八字歌>及其他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宋书铭的<八字歌>历来争议也很大,主要就是那一句:"十个艺人十不知" ...

  • 我对太极拳“抱球”的体悟

    太极拳中有很多两手上下斜向相对似乎斜抱着一个球的姿势,尤其是揽雀尾掤的开始必然是这样姿势的动作,现代太极拳界多称其为"抱球".郑曼青先生的弟子张肇平先生在<论太极拳·圆> ...

  • 化毛球片的原理和作用

    养猫的小伙伴一定对猫咪掉毛这件事非常好奇,为什么猫咪一直在掉毛却没有掉光的那一天,而人一直在脱发,浓密的秀发却一去不复返.因为猫咪有换毛季,而人的头发却没有呀!一般来说,猫咪一年要换毛两次,就是在春季 ...

  • 站桩 掌握这4个抱球进阶过程 原来防止”酸胀“有方法

    站桩 掌握这4个抱球进阶过程 原来防止”酸胀“有方法

  • 内养行气功——抱球开合式

    (一)抱球开合式 [动作分解] 1. 宽身松带. 2.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3. 两膝微,不可用力. 4. 松腰松胯,全身轻松自如. 5. 两臂松肩坠肘,置于身体两侧. 6. 前胸略含,不要驼背 ...

  • 内养行气功——抱球旋转式

    (二)抱球转动式 动作分解 1.接上式,两手似抱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气球,先向左转,然后再向右转. 2.抱球转动时,以双臂带动腰转,身体转动的角度约45°,两臂转动180°(图3). 3.抱球转动时, ...

  • 站桩抱球妙无穷——站桩抱球的体悟

    气功修炼的站桩抱球,对于某些功法来说是很基本的动作,入门就会人人都会.修炼气功几十年,还是离不了站桩抱球这个基本动作.在旁观者看来,似乎枯燥,其实站桩抱球这简单的一个姿势,里面有很多奥妙,很多层次.正 ...

  • 体悟太极拳:大包穴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大包穴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大包穴属于太阴脾经的穴位,是阴经脉穴和阳经脉穴交汇点,气息传遍全身. 大包穴是沉肩坠肘身法的总开关.太极拳身法十要之一是沉肩坠肘,沉肩坠肘如果不空腋窝 ...

  • “它”对练好太极拳起着决定性作用

    "它"对练好太极拳起着决定性作用,就是这么任性 锐翰聊科技 已关注 2021-05-15 13:40 在太极拳的前辈们留下来的拳经拳论拳谱里,并没有"胯"一词, ...

  • “它”对练好太极拳起着决定性作用,就是这么任性

    在太极拳的前辈们留下来的拳经拳论拳谱里,并没有"胯"一词,说的都是腰,而腰就包含了胯,对此不应有任何质疑,这是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所致."胯"出现在太极拳的有关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