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愤怒,并不一定值得同情
愤怒,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因极度不满而引发的情绪激动。通常是在愿望不能实现或者为达到目的的行为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或对于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愤怒通常是被别人逼迫太急而导致情绪失控。因此,许多愤怒者通常会得到大众的同情,即便他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也会被认为是情有可原的。
只是,并非所有事情都是如此。鲁迅曾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意思是说,强者如果生气了,就会抽刀向更强的人;弱者如果生气了,会抽刀向比他更弱的人。
也就是说,在情绪发泄的时候,不同的人发泄的对象不同。强者往往不会把愤怒和怨恨发泄到弱者身上,不会恃强凌弱;而弱者却不同,往往会把自己的愤怒和怨恨发泄到更弱的人身上,只知道欺凌弱小。
时过境迁,先生的话依旧如警钟般敲打着世人。有些弱者,本都属于社会底层,同样为生活奔波劳累,本应该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可事与愿违,不仅不同心协力,还相互倾轧,彼此伤害。
一外卖配送员送快餐到某小区,本应好好与保安说清楚,彼此套套近乎,或许保安就放行了。保安作为小区守护,坚于值守,无可厚非,但是同是底层,说清楚后本不该为难对方,放行也无大碍。
然而,两个同是弱者的人,互不相让,从言语冲突到肢体冲突。最终,外卖员头盔被击碎,头部受击打死亡。可悲吗?非常可悲,本是一件小事,都是为生活而受苦的人,何苦相煎太急呢?
由此可见,弱者的愤怒未必值得同情。并非所有的愤怒都是别人引起,有时也是自己的问题,甚至仗着自己是“弱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要求别人的他网开一面,甚至放纵他的行为,而不考虑给别人带来的不便。
弱者未必值得同情的,强者也未必不仁不义。在《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个讲述朱熹为知县的故事。当时一个小民状告豪门富户侵占自己的祖坟。这让朱熹勃然大怒。
于是,朱熹亲自查验,发现坟地果然是一处风水宝地。豪门富户家的坟头是新修建的。小民告诉朱熹,底下的老土是他家的。于是朱熹让人开挖,结果挖出一块刻有小民祖先名字的墓碑。
带着偏见,愤怒下的朱熹,认为是豪门富户贪图小民祖坟风水好,有意侵占坟地。于是判豪门富户强占田土之罪,把坟地判给了小民。实际上,是小民把青石刻上祖先的名字,然后偷埋在富户家墓地,是朱熹中了小民的奸计。
其实,为富不仁的人有,但欺负弱者的强人并不多。真正欺负弱者的,反而是那些本也是弱者的人。就如同样一个企业,公司的高层往往对员工比较和颜悦色,真正为难员工的是底层的管理人员或同为员工的人。
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处于顶端的人,是不会与低端的人过于计较的,因为他们所看问题的方法不同,所追求的东西不同,为难底层只会让他们看起来很差劲,而没有任何利益。
反而是那些本身也处于弱者地位的人,为了彰显他们的能耐,喜欢把情绪和愤怒发泄到同为弱者的身上。强者他们害怕,也不敢去触碰;弱者他们欺凌,告诉弱者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可以说,这是极其讽刺的。
看到为富不仁、恃强凌弱,我们总是容易愤怒,却不知道强者欺负弱者少。真正让人不齿的恶行,反而是那些本是弱者的人,去欺负更弱的人,不给更弱的人机会和生存的空间。
或许如自然界的丛林法则一样,弱肉强食,强者站在顶端,一层层倾轧,只是最后的弱者承受一切。然而,社会不是所有“欺辱”都是毫无道理的,有些弱者本身也有问题。并不是所有愤怒,都值得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