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这么好的开头还不会?背下来就上岸了!
一、开头的总体要求:凤头
1、亮明观点。一个没有亮明文章总论点的开头是没有灵魂的,会导致整个文章在阅卷考官看来“观点不明确”,判卷归类于三、四类文。
2、简洁清晰。能够在3-5句话间,一步步地、逻辑清晰地引出观点。
3、生动形象。较高要求,要有生动而形象地语言表达,彰显文学、表达功底。
二、如何快、准、狠写出文章开头
【方法】回到话题出处材料或者核心观点材料,提炼材料内容,引出观点。
例如:根据材料5中划线部分“我们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才能让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赋流通的美”,写篇文章。
首先,回到材料中,看材料给了写什么。
材料5第一段:
人们建起了墙,关上了门,是维护,是保卫;人们开起了窗,修起了路,是凿通,是交流。与人交流,有得不到回应的尴尬;打开窗户,有被盗的可能;走出去,有迷路的风险。事事有风险。有人说:有风险,我害怕。然而最大的风险是一点风险都不冒。走出去是风险,也是机遇。只有走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你才会有一份阅历、一份沉淀、一份气质,才不会有动不动就说“这世界居然可以这样”的大惊小怪,才不会有水远偏守“这世界就只是那样”的固执狭隘。只有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我们的乡村才有诗和远方,才不会成为泛黄相片里凋零的乡愁;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同呼吸、其命运,共发展、同分享,我们才能一起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应该说,我们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才能让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赋流通的美。
其次,分析段落意思,改编为开头。
第一段主要是通过门、窗引出话题。那么就可以提炼出一个开头的写作。
【开头】
当前,人们担心得不到回应的尴尬而不去交流,担心被盗的可能而不开门窗,担心迷路的风险而不走出去……(概括问题)长此以往,避免了很多风险,却也错失了诸多机遇。人生如此,国家亦然(过渡分析)。实践证明,只有坚定开放流通,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才可以铸就活力中国(亮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