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腔”与西皮(肖道德)
肖道德
全国戏曲剧种中,粗略统计,采用皮黄声腔的剧种最多,计有京剧、汉剧等40多个,高腔及昆腔各有30多个,梆子腔约有近30个。云南的滇剧也属皮黄声腔。滇剧是丝弦、襄阳腔、胡琴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至清同治年间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较有影响的一个戏曲剧种。
1986年秋,襄樊市艺术研究所接待了一批赋有特殊使命的客人,他们是由云南省戏剧研究所六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专程前来襄樊为滇剧的主要声腔“襄阳腔”寻根。两地专家共同探讨“襄阳腔”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交流各自收集挖掘的资料,发现收集的渠道虽然不同,而结论却是惊人的一致:滇剧里的主要声腔“襄阳腔”最早是由山陕地区传到湖北襄阳一带,后来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成了西皮腔。
其实,关于“襄阳腔”在明万历年间已有记载。吴幻声在《吟碧馆剧谭》中说:“祝允明(字枝山)所著《猥谈》有云:'昆曲之支派自宋元剧本传至于明分有曼绰、弦索调,二种古音渐失,流传于北者,为弋阳腔、高阳腔等,调杂朔燕之音;其流传于汉者称为枞阳腔,流传入湖广者称为襄阳腔云云。’”
声腔定名习惯以生成地域命名,那么西皮又指何地呢?中国著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欧阳予倩在《京剧一知谈》中说:“湖北人习惯称唱词为'皮’,经常说唱一段'皮’,所谓'西皮’可能就是说从陕西或山西来的曲调。”“西”是从西边传入;“皮”是“鄙”之讹传。过去陕甘为西部古边境,“边境之地”谓“鄙”,西部边境谓之“西鄙”。清人徐珂在《清稗类抄》也有说法:“戏曲自元人院本后,演为曼弹、弦索二种,弦索流往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湖北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
西秦腔为什么南下很容易与襄阳腔融合呢?经专家多方考证分析,这在于它们都是以西曲为母体的缘故。历史上西曲入陕,变为当地土腔小调,也称西曲。当杂剧衰微时,西曲便从同州民间崛起,传入山西形成山西梆子,传入湖北襄阳,为襄阳腔吸收。湖北陕西毗连,向有秦头楚尾之说,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是很自然的。特别在南宋时期,襄樊是抗金重镇,陕西是南宋西北前线,两地经济、文化、军事联系相当紧密。秦腔兴起之后,除从元杂剧、明传奇、昆曲、弋阳腔移植剧目外,更多是从民间说唱文艺变文、宝卷、鼓词、词话、评书中吸取素材,编演忠义侠烈的历史故事,多取七字句、十字句为主的排偶句形式,并以一对上下句为音乐基本单元,而渐渐形成板腔体,也为襄阳腔所吸收。
20世纪80年代初,湖北省艺术研究所专家王俊、方光诚在《汉剧西皮探源纪行》中提出:“从剧目和声腔上查对、比照,湖北越调既与山陕梆子渊源密切,又与汉剧西皮十分相近。”“湖北越调有可能是山陕梆子与汉剧西皮的过渡声腔”。要说演变的过程,中国文学史载文分析最具权威性: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剧种的高腔、弦索、梆子和皮簧与昆腔合称五大声腔系统。其中梆子和皮簧最为发达。皮簧腔是由西皮和二簧结合而成。西皮起于湖北,由西北梆子腔演变而来,“梆子腔变成襄阳腔,由襄阳腔再加以变化,就成了西皮”。
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概括,最早产生于湖北西部的西曲,入陕后成土腔小调,后重返襄阳,在本地发展为楚调,因商路就是戏路的关系,加上“军戏”带来的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在襄阳地区的流传,本地楚调又与秦腔、越调、清戏等融合,从而形成了“襄阳腔”,又称“西皮”。“西皮”在武汉与二黄糅合而成汉剧,在北京与徽戏等糅合而成京剧,从这条声腔剧种形成的脉络,基本上可以看出“襄阳腔”的形成过程及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
2007-11-2汉江传媒网-襄樊日报
(作者系襄樊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襄樊市艺术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