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洞理论:正视你内心的匮乏
在社会对我们的教育中,都在教我们用外在的事务来弥补内心的空缺:我们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应该获得价值感、获得力量等等。
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你的内心会觉得匮乏、缺乏自信、自卑,只能不断地寻找这些外在的评价,利用别人对你的评价和赞扬来填补内心的匮乏。
我们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奔忙,却往往无法察觉到它们。我们通常只察觉到自己的欲望:
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
我想要得到这个人的爱;
我想要这种体验......
坑洞是人本身的一部分,如价值感、爱、理智与信念。人的坑洞常常源于童年的创伤,由于人在成长过程当中,总会有一些外部因素会导致人失去这些“拼图”的一部分。
当父母亲或养育你的人,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你的某个部分的价值和能力,你的某个需求不被满足,或者被周围的大人忽视甚至打击,你就会与这个部分失去联结,从而留下坑洞和匮乏感。
但是失去并不代表消失,而是遗忘,最终,这些未被拼图填满的部分就形成了坑洞。
也许随着长大,我们会逐渐淡忘曾经说过的天真话语,但这些被遗忘的“梦想”仍然潜伏在我们人生的某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一生。这些熟悉而陌生的东西,即是坑洞。
填坑理论(the theory of holes)是由心理学家阿玛斯提出的,在他的书《内在的探索》中,他系统介绍了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如何形成我们的经验和认知,从而形成我们的自我信念、价值和人格模式。
阿玛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对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的坑洞。
坑洞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我们失去了某种品质的能力,例如爱的能力、价值感、与人连接的能力、力量等等。
坑洞是在你童年时制造出来的。婴儿时期的你什么坑洞都没有,那时你的心是完整无缺的。等你慢慢长大之后,因为和周遭的环境互动而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你和你的某一部分便开始失去联结。
每一次你和你的一部分失去联结,坑洞就产生了。这些坑洞又会因为你对失落感的记忆,以及与失落感相关的议题,而变得越来越大。
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开始补洞。你会以错误的感觉、概念、对自己的信念以及对治环境所采取的策略,来填满这些洞。这些补洞的东西统称为人格,或是我们所谓的“假宝石”。
“假宝石”就是失去了部分的自我而造成的结果。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会认为这便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认为我们就是那些填补坑洞的东西。因为人格总企图取代真实之物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花很多工夫来认识我们的人格。
我们审视人格的每一种品质,研究人格的发展,看看它是在什么时候丧失的,而结果又是什么,知道自己终于有能力体认到某个坑洞形成时的情况为止。理解坑洞,就能更好接纳那个最本我的自我。
因此,心理学所有的观点几乎都可以建筑在“坑洞理论”之上,这便是人格心理学。
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抓周,在电视《走西口》中曾经演过:
田家大院的小少爷田青一周岁时,家里准备了抓周的仪式,在一张大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件,然后把孩子放在桌子上,任由孩子去抓取一样东西。
孩子的母亲紧张地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离骰子近的时候,她是那么紧张、那么提心吊胆,她担心孩子会象他的父亲一样天天迷恋在赌桌上。
而当孩子抓过一把算盘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踏实地长出了一口气。
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在抓周的时候,并不懂得面前这些物件的含义,他抓起什么东西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
而身边的大人们则给予这个物件以极其深远的意义,当成年人在给予抓周赋义时,按照阿玛斯的观点,就是在给这个孩子制造坑洞。
当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关系时,你就会用那个人来填补你的洞。你认为你从那人身上得到某些东西而将自己的洞填满了。
人们说“我们彼此很适合”,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在填满彼此的洞。这部分补足了这个洞,那部分补足了那个洞。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他们会觉得完整而满足,因为他们感觉彼此互补,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完好的整体。
很少有人能填满你所有的洞。你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人与活动,但他们仍旧无法填满你所有的洞。仍然会有一些坑洞存在,而这会造成你的不满足感一直持续下去。
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能直接体验到这份失落和分离的感觉,你就有可能认清那些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你能跟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处,而又不试图以别的东西掩盖它,你就会感受到那份空虚。你会感受到而且会看见那个洞。
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会那份不足和空虚,你就会发现自己最根本的部分,并且能一劳永逸地填满那个洞。
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认同那份匮乏感了,那么那些你一向认为只有靠别人才能获得的东西,自己就可以办得到。
这么一来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就和你早已丧失的某种本质重新连上了。
坑洞是被人格所填满的,而人格通常会记住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境。我们必须在最深的层次重新经验那份痛苦,而且要贴近那个坑洞,才能看见这些记忆。我们一旦认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么,被我们遗忘的本体自然会重新活络起来。
坑洞带给人的往往是失落感,而我们总是想要拼命向外寻找方式填补自己的失落感。
它往往是自己重塑自己行为方式甚至人格去填满,但是那些失落、痛苦的记忆,还是一直深深留在我们的潜意识中。
这些坑洞虽然让我们痛苦,但是这些坑洞也让我们不断前进。在心理学的补偿机制中提到,很多的心理坑洞是我们前进和上进的动力。但是我们在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还是常常感到失落。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正视自己的心理坑洞,而是选择极力防卫,用一些外在的东西去掩饰自己的失落。
认识到自己的匮乏感,并且允许自己去体会那份不足和空虚,你才能和心理的坑洞和解,重新拾回连接的能力,重新遇到一个更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