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于心计之鼻祖——陈平的传奇人生(下)
工于心计之鼻祖——陈平的传奇人生(下)
(下半部分)
高祖刘邦在弥留之际,老婆吕后抓紧时间问他:“陛下您仙逝之后,萧相国应该也不在了,那谁可以接替相国的职位呢?”高祖回她:“曹参可以接替。”吕后再问后备人选,高祖说:“王陵也可以,只是这货有点憨直,陈平可以辅助他。但陈平这人呀是聪明有余,却难以独担大任。周勃这人呢稳健持重,做事踏实不喜吹嘘,但最后有能力安定我们刘氏的人一定是他了,可以先让他当太尉(除皇帝外最高的军事长官,统管全国军队。)”
刘邦虽然是混混出身,但看他最后的这几句跟吕后交待的遗言,当知他看人用人的眼光简直是有毒,又狠又准。所以大家也不用奇怪刘邦本人看起来没有啥本事最后却拥有了天下。
在刘邦死去的那一年,陈平平稳地完成了由向高祖刘邦效忠转向吕后效忠的过渡。
高祖在平定英布的叛乱时,不小心被流箭射中,在回长安的路上越来越严重。这时候收到燕王卢绾(刘邦儿时很铁的小伙伴,外封前一直负责刘邦的生活起居和安保工作)谋反的消息,高祖就封樊哙为最高指挥官带兵去打他,樊哙刚踏上出征的路,就有人向高祖说樊哙坏话:“樊哙暗里与吕氏结盟了,等陛下您一旦仙逝,他们就准备派兵把越王如意及他的家族给杀了。”高祖大怒骂道:“樊哙见我病了,是希望我快点死掉么!”
为什么就这么几句话为何让高祖对樊哙勃然大怒呢?大家都知道鸿门宴樊哙是拼死护着刘邦的人呀。因为这些话的背后全是指向吕后,刘邦到了晚年是对她有点忌惮了。
大家会奇怪,吕后为何会变得越来越有权势,原因在于刘邦想要在自己死之前干掉那些有威胁的功臣(大家回想一下当初项羽烧了咸阳分封完各路诸侯回彭城不久,这帮诸侯就开始火拼抢地盘了,所以刘邦称帝后,躺在宽大的龙床上,尽管有令男人羡慕不已无数温存的美女伺候,还是会经常半夜睡不着的,甚至都还没有打天下时那种紧张刺激的环境下睡得踏实),但是有些功臣没有什么好的把柄,并且都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自己也拉不下那个情面直接出手,于是就假吕后之手来完成一些他自己不愿做的事,杀韩信就是其中之一,而吕后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未经公示但大家都认可的授权,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和势力体系。当然,吕后毕竟也是自家人,也是为了刘氏家族好嘛。这还不至于引起刘邦的忌惮。
症结在于,高祖晚年非常宠幸一个女人叫戚姬,每次出去打仗都带在身边,她还帮高祖生了个儿子叫刘如意,可能是爱屋及乌,高祖也特别喜欢这个儿子,觉得很像自己。并且觉得跟吕后生的太子刘盈太过仁慈懦弱,多次想更立刘如意为太子,因为吕后及大臣们的普遍强烈反对,最终没有实现,但这个事却让戚姬成了吕后的眼中刺肉中钉,不止如此,简直是想要喝她的血剥她的皮吃他的肉。高祖自己心里也多少知道些情况,并且留了一手(白马之盟),而樊哙的老婆吕媭又是吕后的妹妹,所以当有人向高祖说樊哙勾结吕后准备对付戚姬和刘如意的时候,激起了高祖的一时之怒。
高祖把陈平叫了过来,让他给出个主意,如何妥善地把樊哙干掉(感觉刘邦是一想到可能要用非常规的手段时,就会想到了陈平)。陈平让他暗中把周勃喊来,在床下受诏代樊哙出征卢绾,然后派自己去给樊哙颁布一道诏书,把周勃和几个武士藏在自己的车里,去到樊哙的营帐,趁樊哙接受诏书的时候,把樊哙给砍了,然后向全军宣布周勃代樊哙出征。这样就不会波及其它的人(毕竟高祖也不想跟吕后弄得太僵),又稳定军心,也不影响征卢绾的事。
陈平和周勃就受诏出发了,在前往樊哙军的路上,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太对劲,两人计量了一下:樊哙是陛下的同乡,并且立过很多功,一直以来深受陛下的信赖,又是吕后的妹夫,正所谓有亲且贵,陛下只是一时之怒想砍了他的人头,恐怕回头会后悔,我们还是想个办法把樊哙给绑回去,让陛下自己来处置吧!除了不想开罪吕后外,这个时候陈平应该还意识到了高祖有可能不行了,万一在他们回来复命之前高祖就仙去了,那就可能就小命不保了。
于是两人就改变了策略,还没到樊哙军队的时候,陈平就设一个颁诏坛,让人拿着刘邦的给他的符节(赐诏大使之类的印绶吧)去把樊哙给喊过来受诏。樊哙见是刘邦身边的文臣陈平,所以也没多想,就孤身前来受诏了,一来陈平就让人把樊哙给绑了,装在囚车里押送往长安,让周勃代樊哙领兵去征卢绾去了。
陈平在回长安的路上,就收到高祖驾崩的消息。陈平担心吕后和吕媭对他收拾樊哙的事发飚,就让手下在后面押着樊哙的囚车慢慢赶路,自己快马加鞭地往长安赶,因为他要赶在樊哙被押送到长安前,先向吕后解释清楚事情的经过。
接着又在路上碰到前来向他颁诏的使者,诏他和灌婴去驻守荥阳,陈平接了诏书后,并没有赶往荥阳赴任,而是继续往长安赶。从一进宫门就开始哭,哭得比自己父母死去还伤心,一直哭到高祖的灵堂前,边哭边诉道(吕后在旁边听):“陛下您让臣下去收拾樊将军,臣下想着樊将军劳苦功高,故不敢自做主张,就把樊将军押回来让您亲自断审,没想到还没赶到复命,陛下您就狠心弃我而去了。”吕后听后放下心来,看他哭得那么伤心,就让他出去休息。陈平担心会有人向吕后进谗言(要知道高祖虽然要杀樊哙,但如何杀樊哙的整个过程是他陈平设计的),死活都不愿出去,说一定要留在吕后身边保卫好吕后(主动向吕后表态效忠),吕后就让他做了惠帝刘盈的近臣,负责教导惠帝。(吕后为什么会接纳陈平,因为陈平算是高祖遗留下来不多的元老功臣之一,如果能得到他支持,吕后以后要干什么事会更能放开手脚。)于是后面吕媭就不方便向吕后说陈平的坏话了。樊哙被押到后,立马就给放了,并且恢复了所有的官爵和封地。
当然这出戏只是陈平开始获得吕后信任的开始,不过第一步成功迈出之后,后面的路就要好走多了。
惠帝六年,相国曹参挂了,王陵被任命为右丞相(正职),陈平被任命为左丞相(副职)。第二年,惠帝也挂了(二十四岁)。惠帝没有儿子,吕后立了一个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为皇帝,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因为年纪太小,吕后临朝听政,大权独揽。
吕后想把自己吕家那帮人分封为王,就问王陵的意见。王陵回她:“当年高祖带领我们这些臣子将军们杀白马而相约立誓说:'以后如果不是刘氏家族而被封立为王的人,你们都要联合起来击杀他。’而今要分封吕氏为王,不符合当年的白马之约呀。”听到王陵这么直白的回复,吕后肯定不爽了。于是来问陈平和周勃等人,他们都赞成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今太后临朝听政,想分封吕氏子弟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吕后听了很开心。散朝后,王陵很生气地责备陈平和周勃等说道:“当初大家一起和高祖歃血而盟(指白马之约),你们几位是不在现场吗?现今高祖不在了,太后一个女主话事,想分封诸吕为王,你们几位就为了讨好她违背当初的誓约,死了之后还有什么脸面去地下见高祖啊!”陈平说:“在庭议的时候,拉下脸来据理力争,我辈都不如您;但保全刘家的天下,安排高祖的后人接班,您不如我辈。”王陵无话可对。
因为这个事,吕后想废掉王陵,就升他做了皇帝的老师,实际是剥夺了他的丞相权力,王陵一怒之下,请病退休,关在家里十年离世。
王陵被免了之后,吕后就升陈平为右丞相,让审食其当左丞相,审食其是吕后的男宠,楚汉之争那部电视剧里面就有吕后和审食其干柴烈火的画面(被项羽囚禁的时候)。陈平想都不用想就明白了吕后的心思,更是不管事了,大小事务都决断于副相审食其。
吕媭一直对陈平之前为高祖设计拿樊哙的事耿耿于怀,多次向吕后说陈平做了丞相之后,啥事也不管,天天只知道喝酒泡妞。陈平听说后,更是滥喝滥泡。吕后得知后,心底暗暗的十分开心。有一次当着吕媭的面跟陈平说:“俗话说'小孩和妇人的话不可听’,想想您和我是什么关系,不用担心吕媭的谗言。”
从这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吕后一方面是充分利用陈平这个元老来稳定人心,维护好双方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太小看了陈平,可能是高祖遗言中说陈平难当大任对他造成了误导,以为陈平一味的退让始终只为明哲保身而已,不构成威胁。
陈平虽然天天在家饮酒作乐,实际暗中通过陆贾(是一位既有学问见识又有能力的儒生,为高祖说服南越王尉佗称臣进贡,还出过书。吕后掌权后辞病归家,帮陈平联络可靠的朝臣,向陈平建言天下安则关注相,天下乱则关注将,将相和则士人归附。于中串联让陈平深交周勃,也为在吕后身故后如何收拾诸吕提供了意见),与周勃常常往来,形成默契。所以吕后一死,陈平就联手周勃,全盘谋划,夺得禁卫军的军权,杀了诸吕,把吕家不管男女老少全部杀绝。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吕后在世时干过太多残忍变态虐杀的事了,就连她自己的儿子惠帝刘盈都被她恶心到得了抑郁症,二十四岁就挂了(大家可以搜一下戚姬结局看看)。杀绝吕家带有一定的报复性。另外就是为免留下后患了。
迎立高祖的中子代王(分封在代地为王)刘恒为文帝后,论功行赏,大家都认为周勃和陈平的功劳最多,应该立为丞相,但是丞相有正副两个职位,两人谁该为正职呢?因太尉周勃亲自带兵诛杀诸吕,功要多些,陈平就想主动让正位给周勃,就称病在家,文帝觉得奇怪,就派人去问陈平,陈平说:“高祖时,周勃的功劳没有臣下多;现在诛杀诸吕,臣下的功劳没有周勃多,所以想让正位给周勃。”于是文帝就让周勃做了右丞相,排第一,陈平为左丞相,排第二。
没有多久,文帝就越发熟悉治国政事,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就问右丞相周勃:“国家一年有多少宗案件呢?”
周勃道歉说不知道。
“国家粮仓一年进出了多少粮呢?”
周勃又道歉说不知道,诚惶诚恐,汗流浃背,文帝的问题一句都回不上。
文帝又以此问题来问陈平,陈平说:“各有相关的负责人。”
“负责人是谁?”
“陛下如果想知道一年断了多少案,就找司法官来问;想知道钱粮的事,就找粮官来问。”
“既是各有其负责人,那您主要负事什么事呢?”
陈平道歉说:“惭愧,陛下您不知道臣下多平庸,让他呆在宰相这个不相称的位置上负罪。宰相呀,上要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要安万物之宜让各得其所;对外要安抚四方外族及名诸侯王,对内要让百姓亲附,让各级官员们胜任好他们的职位。”文帝听后,赞他说得好。
这让周勃感到丢人丢大发了,朝会出来后,周勃就怪陈平说:“大家交情那么深,你为什么平时不教我?”陈平笑着说:“您坐在那个位置上,难不成真不知道是要做什么的么?假如陛下问您长安有多少个盗贼,您又想硬要告诉他到底多少个么?”于是周勃知道自己治国理政的能耐跟陈平差太远了,没多久就跟文帝告病回家了,陈平就当上了右丞相,并且没有再设左丞相。
大家可能会觉得陈平开始的谦让是以退为进,但细想一下陈平与周勃的关系,以及陈平对周勃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不伤双方之间的和气。
第二年,陈平就去病逝了,善终。因为史书上没写他到底哪一年生的,所以没法弄清他活了多少岁。死前陈平说过一段话:“我这个人呀,搞了太多的阴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陈平自小习黄老学说),我这支陈氏基本就废了,也就这样不会再兴旺起来了,因为我积太多的阴祸了。”陈平是在说自己爵位后代的子孙们继嗣必不长久,不会再风光了,而后来有人把它理解为陈平在断言自己后世要断香火,从而论断陈平为历史第一毒计之王,这是不科学的,陈平的爵位传到第四代曾孙辈才因罪被废,但也不是断香火。而大家公认的专门搞阳谋的张良呢?传到他儿子就因罪被废了。
纵观陈平一生,全是在搞“阴谋诡计”,精于算计,揣摩人心,深谙人性,连很多计谋都不好意思给史官知道(据说最后灭楚的时候还出过计,估计是心理战术),没有记载,这在陈平之前历史上应该是没有出现过的,但是他一定为后世搞“阴谋诡计”树立了榜样,特别是被广泛地运用到宫庭内斗中,所以我认为陈平是工于心计的鼻祖。刘邦认为陈平聪明有余难当大任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太玲珑剔透了是不利于做大事的。
但是陈平的一生绝对是肯定和正面的,不能拿后世为别有目的玩心计的这些人来跟他相提并论。先说他的价值观,他在为社里分肉的时候,分得很均,就想以后能为天下人分肉也分得这么均。他习的道家黄老学说,更是讲求自然之道,以至于他死前还愧疚自己一生违背了道家的理念,可见他一直是多么地节制去做这些事情。而他的所作所为从来都没有主动作恶的动机,要不就是为了刘邦,要不就是为了自保。
再说他所设计谋的过程带来的负作用,如离间范增和项羽的关系,这在春来战国时,秦国打赵国进就曾经分别离间过廉颇和李牧,这在战场上是常事,我看有人把亚父范增之死归罪于陈平的这个计谋,然后说陈平的计谋太阴损,这是扯淡的。鸿门宴的时候亚父一个劲的想除掉刘邦吧,只是因为项羽拉不下那个面子,觉得用这种丢人的下三滥手段不符合他这种贵族后裔(项家祖上为楚贵族)的身份以致未成。助刘邦从荥阳突围,用了二千个女人,又有人认为太残忍了,大家想想项羽屠过多少次城,坑过多少秦军,就算不派出这二千个女人,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那个女人地位低贱的年代,荥阳被攻下后他们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为刘邦出计擒拿韩信,是最大化地减少了战争所带来的伤亡,有人又把韩信的死怪在他的头上,韩信一个人真的能顶天下那么多人的性命么?真是不知取舍。而为刘邦解平城之围,则更是无公害了吧!后面又有人说他杀绝吕氏一族,太毒了,先不说这事是周勃干的,就吕雉(吕后)那阴毒变态的心灵和手段以及吕氏家族争权妄居高位来说,是正常的斗争结果,也是报应。并且吕雉为汉朝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以致代代延续下来,汉朝最终覆亡的部分原因就是缘于这个。
最后再说说陈平的这些计谋所带来的结果,那是不言自明了,让刘邦多次死里逃生,助他夺取了天下,平民百姓终于在多年的动荡之后迎了平稳安定的社会环境,灭了吕氏一族后,迎立了文帝上位,汉朝进入“文景之治”的空前盛况,还有何辞可以用来表彰他一生的“阴谋诡计”所带来的结果?
有人认为他的私德有问题,比如与嫂子通奸,那纯粹是当初刘邦那些将领为了中伤他编的。还有说他受贿,放在那个战争的混乱时代环境下,再把它跟刘邦这个混混比一下,简直是吹毛求疵了,我这并不是要把陈平写成一个十全十美之人,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比如我就很怀疑他到底对那个连克五夫的富家老婆如何了?那可是他起家的资本呀!可惜史上没有记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