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生了一件挺离谱的事,我们家一个八百年不联系的远方表叔突然打电话给我,寒暄几句之后就说明了来意——借钱。金额还不大,就五百元。一问原因,他说是没钱吃饭了。这位表叔从小就不爱上学,初中毕业后便开始混社会,当过司机当过保安也去工地搬过砖,可没一样能长久的,因为太苦太累,他受不了。后来就开始琢磨着自己做生意,可他出校门就没摸过书本,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分辨不出做什么能赚钱做什么会亏,全靠听别人说。别人说开饭店挣钱他就去开饭店,别人说炒股挣钱他就也去炒股。前前后后忙了十几年,没赚来一分钱,倒欠了银行十几万。现在终于不再折腾,肯找个正经工作,可书读得少还给他带来一个毛病,就是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明明才四十多岁,连微信都没有,更别说微博抖音这些。与社会脱节太久的结果就是连司机都应聘不上——因为他不会用导航,人家报一家新开的店,他不知道便罢,甚至连导航也不知道怎么用。最终只能给小区守大门。可债还没还完,每个月都得在发工资那天守在银行,等工资一到账就立马取出来,再存进别人的银行卡里,不然工资就会被划走用于还债。十几年前,他是我父母口中的反面典型:在学校里不好好读书,将来就要像你表叔一样去干苦力。十几年后,不用我父母说,他也成了我们警醒自己的例子:走出学校后不读书,就会慢慢与社会脱节,最终只能被淘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们为什么需要多读书”这条微博上了热搜。
近万条评论,大多都在诉说着读书对人生的助益。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几条,是这么说的:“让自己心境有更多阅历、让自己内心世界更丰富充实,让自己变得更有涵养。”“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总是在使用的时候才知道匮乏。”“读的书多了,就相当于阅历多了,与别人交谈我可以说话不庸俗。”“读过的书和文章,可能很快就会被忘记,但是读多了、看多了,它们就逐渐地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里,让我们能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待人接物、处事方法等方方面面。”但总有人说,我也想读书,可工作那么忙,哪抽得出时间呢?其实,阅读并非一定要预留大把时间,啃下一部部艰涩难懂的大部头。有效有益的阅读也可以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通过博览由万千专业人士甄选、涵盖多维度内容与观点的精品期刊来完成。
在此,向你真诚推荐由《读者》杂志官方出品的数字阅读服务——“读者+”小程序。
40年匠心打磨,《读者》杂志于润物无声中启蒙了一代人的文化初心,陪伴了无数人成长、见证了无数人蜕变。
如今,依托“读者+”小程序,《读者》将为你提供更为亲密的陪伴。只需动动手指,你即可在手机端上原貌阅读《读者》每期杂志。从经典美文卷首语到名人轶事、大家杂谈、社会话题、生活艺术再到经营之道、科技文明……更有编辑精选的日更专题内容,精彩内容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