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网络上的健康信息?
有段子说,某人家中订阅的两份报章最近都在科普栏目发文章说吃苹果有益健康,但一家认为要在饭前吃,另一家则强调要在饭后吃。某人一向对健康、养生读物言听计从,如今不知该听谁的好,无奈之下,只好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苹果,饭前饭后都照顾到了。
笑话是夸张的,但以下是新闻而不是笑话:
医科教授曲黎敏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书很畅销,但同时,与之针锋相对的《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 135 个错误》也在畅销。养生、健康是科学问题,中间不可能存在如此巨大的争论空间。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这类图书中。专家的论调可以见仁见智,但只应在专业学术刊物上争鸣,而大众读物是指导读者如何操作的,其任务是提供精准的知识和建议,咱老百姓的健康可经不起如此折腾。
某老年刊物为补白发了一则小验方,结果闯出大祸:由于杂志社没有具备医学背景的编辑,校对不慎造成某种药物的用量多了一个0。某读者照本宣科使用该验方后毙命,该杂志社赔偿死者家属数十万元才算私了。
名噪一时的张悟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图书市场上销量不俗的《刘太医谈养生》的作者刘弘章,《无毒一身轻》的作者林光常,火了一段后都因制贩假药、无证行医等问题锒铛入狱。
不用再列举事实了,我想已经足以说明以下观点:中国有太多太多养生、健康读物的信众,比对着书报期刊吃药、诊病、保健的大有人在;但同时,公众手中流传着的这类读物又问题多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今走红市场的养生、健康类常销书、畅销书,九成以上由民营出版机构策划、操作,然后再采用买书号等形式出版。很多没有医学图书出版任务的教育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美术出版社,社里是没有医学编辑的,因而根本无从去审稿、把关!经观察,坊间发行火爆的养生、健康类图书一般都具有以下面孔:
1.标题响亮,很能吸引受众眼球,很多书名都是在贩卖某种与传统认识不大相同的观念,读起来很像是一句“新新格言”。
2.作者身世显赫,头衔很大、很多。事实上,这里面有些事真的,有不少却是夸饰与伪造,从现在已被“戳穿老底儿”的那些书来看,都存在作者身份造假,甚至于作者只用笔名现身,真人是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等问题。据说,一些号称是医学教授、医学博士、名医传人所作的读本,其实是书商雇佣写手所为。
3.内容良莠不齐,有真知灼见的不多,拼凑、抄袭、雷同现象严重。为了骇人听闻、吸引眼球,部分内容胡编乱造,语不惊人死不休,误导公众。
4.多数此类畅销书的背后,都可看到炒作的推手,有些炒作手段还很下作。
5.除了医学学术刊物、医学科普刊物,其他报刊也常发健康、养生文章。可以说,大众类、妇女类、生活类、都市类等报刊,每期顶多发几千字的此类文章,一般是不可能延请医学背景人士来编审的,多数稿件也出自非专业人士之手。而且这类报刊发行量一般都比较大,读者素质参差不齐,更易产生负面问题。
中国公众历来有崇拜印刷品,过于迷信专家、媒体等误区,事实上,出版社卖书号,媒体出租版面、时段,真专家可以为某利益加团量身定做学说观点,自封的假专家满街走,等等现象在当代早不是偶发,更不是秘密,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把“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理念牢记在胸,其次还可从以下几点来甄别养生、健康类读物的优劣:
1. 关注作者的真实身份。事实证明,有着医学背景、临床实践的专业人士才可能写出内容翔实、指导性针对性强、可信性可操作性强的科普读物。建议读者不要被书籍上的作者简介所左右,信息社会网络很普及,如果作者真是医学院教授、知名医疗机构资深大夫、卫生部某学术机构专家组成员,网上通常都是能查询到的,而且是越著名越易查到详尽信息。还有,越是著名的专家,越是会出于自重身份、社会责任等的考虑,不会轻易下笔、信口开河。如果查阅不到这些,作者却自称和医有关,这本书就有可怀疑之处。
2.查看读本的内容构成。严谨的健康科普读物不会为了忽悠读者而生造所谓的新概念、新观点,不会故弄玄虚,不会对传统持彻底否认的观点,而是会引论详细,对正反方面都有分析。大家要知道,医学虽然不断在创新,但医学的发展必须更加慎重,必须经过长期的论证和实证,绝不似社会科学领域那样拍拍脑袋就能想出许多新观点,因而不可能横空出世一个人物把很多养生、健康观点全部颠覆。我个人认为,仅对健康、养生而言,我们宜持“宁可守旧,不可激进”的态度为好。
3.搞清出版机构的底蕴。以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出版机构有资格出版此类读物,没有制定入门门槛,后来随着“问题书”增多并不断闯祸,出版总署开列了一张有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名单,但对报刊、网络则没有具体规定。对健康图书,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对报刊、网络,则可从常识上加以甄别:其采编机构最起码要有专业的医学编辑把关稿件,其背后最好还应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家组成的咨询、顾问团队。概括说,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医学院校下属的出版社(不少已经并入综合大学并改名)、部分科学技术出版社等,都有这方面的软件硬件保证。不能说那些社名和健康、养生八竿子打不着的出版社、报刊社所出此类读物全是粗制滥造,但“问题书籍”“问题文章”多出自此处却是事实。
4.请教专业人士。包括请教医生、医学教授、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其他懂行的人士。
5.注意专家的专业立场。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健康、养生读本很易出现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的现象,有时候持论双方还都是一流专家,这更让读者无所适从,比如,洪昭光教授、杨秉辉教授都是著名大夫,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其理论和著述都拥趸多多,但是,洪昭光教授的观点之一是大众应经常适量饮用红酒,因为红酒有预防心脑血管问题的功效;而杨秉辉教授却认为,红酒要少喝,最好不喝,因为喝酒会导致肝硬化。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绝对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判定某个专家的观点,观点不一致并不代表专家在乱说话,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角度不一样造成的:洪是心血管专家,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杨秉辉是肝病专家,自然会重点防治肝病高危因素。因而,两位专家的见解都有道理,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专业立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决定“为我所用”或“为我所弃”,辩证接受,也许才是恰当的。
读书无禁区,健康、养生类书籍多读无妨,但是绝对不能奉若神明,更不能随意在自己身上实验那些所谓的新理念,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