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庆:陪伴母亲

陪 伴 母 亲

作者:范洪庆

(本文照片均为近照)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仅要向为人类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们表示祝贺,同时,也要向千千万万个与我母亲一样的平凡妇女表示崇高的敬意!

母亲生于1924年,今年95岁了。她1岁时被过继他人抚养,3岁时养母过世。养父凭借着他的裁缝手艺,维持着家中生计。由于母亲聪明伶俐,养父将其送进了私塾学校,完成小学六年后,养父不幸病逝。

年迈的奶奶将12岁的母亲送到芜湖绣花厂学手艺,奶奶说,女孩子要学点本事,长大后就不被别人欺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经过两年的学习,母亲基本学会了绣花手艺,并在培训期间自学了编织袜子手艺。直到现在,年事以高的母亲仍帮别人织袜子和帽子,有些老人拜她为师,学起了针线活,母亲乐此不疲,十分开心。

母亲与父亲育有7个子女。1992年9月24日,76岁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母亲从此过着单身生活。起先,母亲腿脚灵活,经常到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家过上一段时间,随着年纪的增长,腿脚也不利索了,她担心影响各个小家庭的生活,干脆就一人独居。

前排左至右:四姐,大哥,母亲,大姐,三哥;后排左起:五姐,作者本人,小妹

母亲现在身子骨看上去还挺硬朗,但眼花耳聋,各种老年性功能退化均有表现,行动受限。尽管家乡的兄弟姐妹隔三差五到家中看望母亲,但这把年纪,没人在其身边照看,让我们做子女的很不放心。为此,大家决定,从今年起,每家派人与母亲同住一室,克服一切困难,身影不离地照顾好母亲,给操劳一生的母亲一个祥和、快乐、幸福的晚年,让母亲冲过百岁,长寿安康!

我作为首位陪伴者,感到十分幸福。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20岁当兵离乡,至今在外地生活已经超过了我在家乡的时间。这些年,为报效祖国,我失去了尽孝的机会。每年虽然回家几次探望母亲,但总共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足百日,大量的陪护和照顾工作都是在家乡的兄弟姐们做的。今年能有一个月的时间陪伴母亲,实在是机会难得。为此,我请了专门的假期,按时到位。

刚开始的几天,我注意观察母亲的一日起居、生活习惯和饮食需求。同时,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后几天,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多与母亲沟通,按时散步和锻炼。一个月下来,我逐渐掌握了母亲的生活规律和照顾母亲生活的注意事项。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为了后来的亲人更好地照顾母亲,我总结出了《陪伴母亲须知》,供后来者参考。

陪伴母亲须知

为把母亲的生活照顾好,让母亲有个好心情,我总结了《陪伴须知》,通过微信发到“范家议事厅”,供陪伴人员参考,大致内容如下:

1.每日早餐食用1个鸡蛋,喝牛奶或煎饼、包子、玉米糊等;

2.早餐和晚餐后,提醒母亲吃药;

3.天晴,上午或下午陪母亲户外活动40分钟左右;

4.每天吃1份加热后的水果;

5.米饭烧软些,适量晕菜;剩饭剩菜最多隔1天(尽量不隔夜);

6.白天主要任务是陪母亲聊天;

7.每周洗澡1次;

8.冰箱内的速冻食品,需尽快食用;

9.睡前用热水泡脚,冬季在被子里放好热水袋,半夜观察母亲睡眠情况;

10.陪护人负责买菜、做饭(费用自理);

11.家中旧衣物、旧电器不要当母亲面处理;

12母亲的病历、身份证、医保卡等放在客厅的挎包里,拍的片子放在大衣柜的顶上;

13.经常拍些生活照发"范家议事厅"或"范家大院",让大家分享母亲健康快乐的生活!

母亲十分善良

母亲的善良体现在对人宽容:今年春节前一天,母亲在楼下散步时被邻居倒车时撞倒在地。当我把她从积水的水泥路上扶起时,母亲喃喃地说,我头晕,想睡觉。驾驶员急忙下车,扶着母亲,一声接一声的说,对不起啊,我没注意到!我们让母亲暂坐在水泥墩上,询问母亲受伤情况。母亲一看是隔壁邻居,便说到,没关系,哪也不痛,就是头晕。我们当即将母亲送到附近的解放军901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经拍片和头部CT,没有发现骨折和脑部出血症状,只是血压偏高,高压169毫米汞柱。医生说,老人大脑里有原发性脑血栓,像这样高龄的老人最怕摔跤,更何况还是被汽车所撞。告诉我们回去后注意观察,8小时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当我和邻居把母亲扶到家中时,母亲对邻居说,没事的,你们放心吧!谢谢你们!就这样,邻居在母亲强忍疼痛的善良中,体面地回去了。当晚,我陪伴着母亲,几乎不敢入睡,时不时的听听母亲睡觉的呼吸声有无异常,观察着母亲当晚的动静和状态。苍天保佑,这一夜母亲安然无恙。第二天一早,母亲告诉我,她浑身酸痛,受伤的左手左腿行动不便,头上倒地的部位也很疼痛。我告诉她,伤筋动骨100天,何况您这么大年纪的人呢,慢慢恢复吧。我问她,当时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你不是说没事吗?现在怎么疼起来了?母亲回答,都是邻居嘛,她们陪我看伤,我不好意思说痛啊。多么善良的母亲,宁愿自己多受罪,也不让别人多担心。母亲的宽容使我钦佩不已!

母亲的善良体现在乐于助人:母亲见不得别人有难。她在与邻里的交谈中,一旦得知哪位老职工生了重病,她都要提着营养品,步履艰难地拄着拐杖登门看望;得知哪家困难,她会把自己没穿过的新衣服,送给他们;子女们为其准备的食品或补品,她经常送给负责小区卫生的清洁工。她不时的告诉我,谁谁谁很可怜,家里很困难;谁谁谁又住院了,久病难医;谁谁谁添孙子了,我要去看看,给个红包。

母亲的善良体现在不负人:春节期间,他让我给每个曾帮助过她的人家拨通电话,她来亲自表示感谢并祝福新年。有些老邻居登门向母亲拜年,带了补品或水果,她坚决不收,还让我代她上门送上心意。就这样,邻居送过来,我又送回去,折腾好几回,直到别人收下东西才罢休。她常说,“人可负我,我不负人”,都是老邻居,老熟人,平时她们都对我很关心,我得感谢人家才是,怎么能收别人的东西呢。母亲不仅不收别人的礼品,就连自己的子女们送的东西也不收,一旦收下,她一定要给钱的,只付多,不欠账;当家中第三代来看望她时,她也不收孙儿们的礼金。有的悄悄放在家中,她发现后如数退回。母亲的行为,看似有些倔犟,但她总是说,孙儿们很辛苦,挣点钱不容易,我一个老太也用不了什么钱,够用就行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孝顺的儿女呢!

母亲十分勤劳

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困难年代,仅靠父亲的那点收入要养活一大家人,十分艰难。母亲为了养育子女,想方设法,弄点收入,贴补家用。

她帮别人照看孩子,帮别人家洗衣服,不论天气多么严寒,她仍在冰冷的水中用搓衣板洗衣服,双手起了冻疮也不叫苦、不叫累、不叫疼。

她起早贪黑地做过小生意,每天拉着一板车的菜送往贸易市场,早饭基本上都是我们上学路上顺便给母亲带点烫饭和咸菜;为节省交通费用,她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爬上运煤的火车到几公里外的门台子卖冰棒。母亲身材矮小,背着个大冰棒箱,担心自己被别人欺负,脸上故意抹了些煤灰,让人分辨不出是女性。

她担负着全家人的衣食住行,自己动手,每年都要给子女们缝制新衣,一有时间就拆掉旧的毛线衣,给我们编织手套和毛线衣裤等,有时她把旧衣服裁剪成小块,用面糊一层一层粘起来,晾干后为我们做布鞋用;在农民收红薯的季节,她会带着我们提着竹篮、扛着锄头,在农民收过的地方寻找遗漏的红薯;在农民收麦子的季节,她会带着我们去收割过的麦地捡麦穗,以获取食物。

经过勤劳母亲的打理,全家人的衣服尽管旧了些,但个个穿戴整洁,不愁吃、不愁穿。那时我们年纪小,对父母的艰辛认知不足,不过,那样的生活,着实让我们感到儿时的幸福和快乐。

在我9岁那年,母亲腹腔内长了个瘤子,下身出现大出血,经过手术治疗后,7寸长的伤口几个月都未能康复,但她仍坚持每天的辛勤劳作,至今留下了天气变化就腰酸背痛的后遗症。母亲每天都要问我们第二天早上想吃什么,你只要提出想法,她老人家总会早早起床为你做饭,有时,为烧好一顿稀饭,深更半夜便开始劳作,很是辛苦和操心。

母亲十分节俭

苦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尽管生活条件改善了,仍秉持着节俭的好传统。

家中的旧家具、旧电器、旧衣物,仍像宝贝一样在墙角摆放得整整齐齐,不允许我们随意处置。有一次我看家中发黑的旧棉絮有好几床,便悄悄地扔掉两床,结果被在厨房忙碌的母亲看见了,她立马下楼,从垃圾桶中又抱了回来,口中念道着,这都是好棉花,冬天很保暖的,你们真浪费;

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顿吃。尽管我们告诉她吃变质的食物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母亲执意要保留。我们只好当面答应她,乘她不注意时偷偷倒掉。母亲发现后也会说上几句:真浪费、不象话之类的话。

剩余的东西不能随意丢弃。母亲常说:“结在锅底的饭渣用水泡泡当稀饭吃,不能浪费”,“洗碗水别乱倒,放在厕所的桶里留着冲洗厕所用”。

购物花钱要多掂量。出门购物时,母亲总是左挑右捡,捡实用的、便宜的买,从不乱花一分钱;家里用过的塑料袋、纸袋、方便袋,她都收起来作为备用物品,或让儿女们作为废品卖掉,换成零花钱。

母亲待人十分热情

邻居串门来了,她会拿出许多水果和食品,非常大气地招待他们;赶上饭时,她总会留客人吃饭,并从冰箱里取出最好的食品款待客人。

小区过道或路边的灯泡不亮了,母亲会从自己家里找灯泡,请人安装上,方便他人。

母亲自己省吃俭用,但无论哪家有困难,母亲都会将节省下的钱慷慨相助!这就是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这就是我们菩萨心肠的母亲!这就是我们无私奉献的母亲!

母亲的节俭是她终身的美德,母亲的好客是她一辈子的风格。看着年迈的母亲过着节俭而忙碌的生活,我们作儿女的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这是她的生活习惯,也始终是她的生活理念!老人家真不容易啊!

母亲是我们全家的福、全家的宝!父亲的在天之灵保佑着她,子孙们祈福母亲健康长寿!看着患过两次脑中风的母亲,弯曲的身躯、拄着拐杖仍独自买菜、做饭、洗衣、锻炼的身影,我感受到母亲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在陪伴她老人家的日子里,我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1.请尊重母亲的任性。长期独自生活,养成了母亲办事的挚着和任性,作子女的顺从她的心意,她会很开心。妈妈开心,就是我们的心愿。不可过于干涉,不可过于指责,顺从母亲就是孝。

2.请读懂母亲的善良。妈妈是有文化的人,知情达理、待人热情,善良是母亲永恒的品格。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就是在母亲的善良与慈爱中长大的。作为子女,我们也一定要慈善为怀、大度为仁,善待身边的每个人。

3.请理解母亲的节俭。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一大家,很辛苦,很艰难,很不容易,吃了一辈子苦的妈妈,在她身上不可能出现浪费和奢侈。因此,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关心和支持,并用实际行动做节俭的模范。

4.请关爱母亲的生活。尽管每个家庭每月向母亲支付了200元的生活费,但,这是不够的。母亲更需要的是精神安慰,各位亲们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母亲在,家就在!

5.请呵护母亲的健康。高寿老人必有老年之病,各位亲们要经常陪母亲散散步,给母亲按按摩,与母亲说说话,帮母亲干干活。

6.请敬畏母亲的品格。母亲身上有许多优秀品格,善良、节俭、勤劳、自强、助人、大度、聪慧、果敢、踏实、热情,各位亲们要努力学习。我们都会慢慢变老,而尽孝是等不起的。

“九十老太精神爽,儿女子孙围满堂;坦荡一生善待人,无私奉献爱无疆;踏实朴实作表帅,祝福母亲永健康!”

母亲将一生的心血倾注在我们身上,生我们,养我们,把心时刻放在我们身上,记挂着、惦念着、疼爱着,把我们都送到学校读书,把我们个个培养成人,母亲对我们的爱是真诚而全部的爱。

今生与母亲的缘份只有一次,看着年迈的母亲,作为子女,我们应把孝敬母亲作为第一要务,尽己所能,真心投入,珍惜机会,落实孝道,在敬孝中不留悔恨和遗憾,在敬孝中弘扬和培养好家风,在敬孝中完善自己的人生和修炼品德!

仅以此文,献给敬爱的母亲和各位亲人。

2019年3月8日

(0)

相关推荐

  • 她活活踩死16个月女婴后,一边假哭一边开心点外卖

    她活活踩死16个月女婴后,一边假哭一边开心点外卖

  • ​怀念母亲魏永兰

    我们敬爱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32年了,虽然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去到母亲的墓前祭拜她老人家,但从未以文章的形式纪念她老人家,"魏家大院"这次发起的"征集已故长辈故事和回忆录&q ...

  • 飘在舌尖上的家风

            名门望族.书香门第都会留下对仗工整的家训,以激励后代,传承家风.可是家父早年去世,老母只字不识,别说是家训,连祖籍在何方也难寻.母亲一人把姊妹六人含辛茹苦抚养成人,成家立业,每逢想起她 ...

  • 妈妈生活习惯好,孩子患心血管疾病的时间晚9年!

    妈妈习惯好,孩子更健康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健康方面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可以通过基因和共同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影响其后代的健康 ...

  • 散文||泪忆岳母

    泪忆岳母 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但自从我纯朴与世无争的岳母去世后,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 几年过去了,她离开的瞬间,那种无望.痛苦.渴求,像一把剑刺穿我的胸膛,至今都挥之不去.思念的痛苦辗转反侧,勾起 ...

  • 母亲节|陪伴母亲老去哪些要与不要你应该记住?箴言: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

    长期为基督教信仰网站<十架道路>(Crosswalk)撰稿的师母萝丽·哈雀儿,以及<渴望神>网站作家尼尔森(Kathleen Nielson)均为文提到,如何用圣经教导来看待年 ...

  • 散文|陪伴母亲临终的日子

    文/刘玉涛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儿在天涯,你在故乡.黄昏时候,晚风已凉,回去吧 我的娘,回去吧我的娘.儿不能去为你,添 ...

  • 范洪庆:铭记苦难志更坚

    今日推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烈度11度的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12年过去了,灾区人民自救.互救,人民子弟兵 ...

  • 昝丽苗 || 陪伴母亲最后的日子

    陪伴母亲最后的日子 昝丽苗 新春佳节,念母心切! 故作此文,以此缅怀! 我清楚的记得,2020年11月20日晚上,我在厨房做饭,三姐打来视频电话.我接起视频电话,看到八十八岁的母亲,母亲笑着看着我,问 ...

  • 韦唯的孝心火辣:送别父亲后,陪伴母亲走过最艰难的岁月

    韦唯 韦唯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歌坛天后",还是少见的大孝女.2010年3月,韦唯的父亲不幸辞世,慈母韦秀群封闭自我,久久走不出丧夫之痛.韦唯发动哥哥姐姐和自己的3个儿子,用火辣辣的 ...

  • 诗歌||张雪:陪伴母亲的这段日子(组诗)

    <陪伴母亲的这段日子>组诗 文/张雪 心疼 您 躺在洁白病床上 像受伤鸽子 微弱的呼吸 细细塑料吊管 像一根救命稻草 牵连着您的三杈神经线 我的心呀 像被一根烧红的箭 戳穿 愧欠 娘啊 我 ...

  • 河南男子18年前患病,如今在街头卖唱:想陪伴母亲安度晚年

    10月中旬的河南省南阳市街头,逐渐转凉的天气让路人纷纷穿上了长袖衣物,而在人行道的旁,一位骨瘦如柴.身穿背心的男子正努力地往三轮车边挪去,旁边好心的环卫工大爷看到后,上前帮助他收拾着地上的东西.三轮车 ...

  • 陪伴母亲的日子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陪伴母亲的日子 文丨丁兴农 每两天与母亲通一次电话.这是铁律,雷打不动.这是一个周日,在将要 ...

  • “嗜酒好斗”的王羽:两段婚姻皆成往事,76岁卖掉豪宅陪伴母亲

    薛兴国的<古龙点滴>中曾记载了一件趣事:"一日古龙设宴,邀影星王羽和徐少强拼酒.王羽赤膊上阵,徐少强先打电话回家.一个立军令状,一个破釜沉舟.那一夜,三人都醉了......&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