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低成本教育好孩子? (绝大部分父母都会忽视的方法)
要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当然要靠学校老师教,但这些好成绩也浸透着父母的汗水,更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点击加载图片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学习方面,家长可以帮孩子准备教辅书,比如像教材划重点就很好,很多中学生都在用,内容质量很高,知识点归纳齐全,例题的讲解也很透彻,可以轻易看懂并且举一反三,连易错点都规避的很及时。划重点的内容还是彩印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用来预习和自学最合适了,同学们用划重点预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上课前预习好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大地提高上课的学习效率。
点击加载图片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好父母都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父母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自己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
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
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
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点击加载图片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
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
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会教育的父母,在骂孩子之前先骂自己,先反省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点击加载图片
没有规矩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成长
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原则和规矩方面做得并不好。
没规矩,不成才。没有原则的父母,教育出没有原则的孩子,并且失去孩子对他们的尊重。孩子需要原则,这让他们的成长有了土壤。没原则的孩子会经常碰壁,安全感丧失,从而失去进取心。
原则和规矩,必须基于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和大众形成对抗,被排斥。“在原则和规矩后必须给孩子留下放飞的空间。对于鸟来说,规矩不是把翅膀剪掉,而是飞行的方向。
鼓励教育:应该有建设性的批判和处罚
现在中国的家长倡导鼓励教育,鼓励教育非常重要,但鼓励教育不能陷入误区,鼓励教育不是不惩罚,不批评孩子,而是带有建设性的批判,让孩子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害怕。
“国外是对过程进行鼓励,我们中国却是对结果进行鼓励。” 中外教育的不同鼓励方式,培养出了不一样的人才。
中国的中小学老师一般都表扬成绩排名前几名的学生,中等和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鼓励,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从20分到40分进步是很大的,却很少得到表扬,美国有一位黑人女教师,在贫民区的学校做老师,但是她的学生却纷纷进入了美国的名牌大学,大家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讲了一个故事,让很多人很感动。
这位黑人女教师班上的一位学生, 二十道数学题只做对了两道,女教师给他加了2分,画了一个笑脸,学生找到老师,问老师是不是在侮辱自己,“当然不是侮辱你,你做对了两道题,总比一道都没有做对好,我希望你下次做对四道题,这样我给你画两个笑脸。”受到鼓励的这位后进生后来通过努力,成了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并考入了美国名校。
“鼓励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使用。”鼓励教育不是掩盖孩子的缺点,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较好的方式是对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能够自己控制的因素予以鼓励。鼓励重在过程,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给予承认,而表扬只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