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陶弘景注卷5飞箝诗解度权量能飞辞而箝
《鬼谷子》陶弘景注卷5飞箝诗解度权量能飞辞而箝
题文诗:
度权量能,征远来近.立势制事,必先察其,
同异之计,别是非语,见内外辞,知有无术;
决安危计,定亲疏事;后权量之.其有隐括,
乃可征也,乃可求也,乃可用也.引钩箝辞,
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
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其欲用之,或积财货,琦玮珠玉,白璧采邑,
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
而箝之其,事用抵罅.将欲用之,于天下必,
度权量能,天时盛衰,地形广狭,阻险难易,
货财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
心意虑怀,审其意愿,知所好恶,就说所重,
以飞箝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用之于人,
则量智能,权度材力,料估气势,为枢机以,
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飞箝之缀.
用于人际,空往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可箝而纵,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
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飞箝适情,三因制宜.
【原文】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积财货、琦玮、珠玉、白璧、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罅。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钳而纵,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译文】
只要善于揣度人的智谋,考量人的才干,就能吸引远近人才。要造成一种声势,使事情获得成功,就得先观察人们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议论的是与非,了解对内对外的各种进言,掌握其真假,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然后再看看这样做的利弊得失。衡量这些关系时,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使之为我所用。借用引诱使对方说出真情,然后通过恭维来钳住对手。钩钳之语是一种游说辞令,其特点是忽同忽异。对于那些没法控制的对手,或者先对他们威胁利诱,然后再对他们反复试探;或者先对他们反复试探,然后再摧毁他们;或者在反复考验中,毁灭对方,或者把摧毁对方作为反复考验。想要重用某些人时,可先赏赐财物、珠宝、玉石、白璧和封地,以便对他们试探;或者通过衡量其才能创造气氛,来吸引他们;或者通过寻找机会来控制对方,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抵之术。
要把“飞钳”之术向天下推行,必须考量人的权谋和才干,观察天地的盛衰,掌握地形的宽窄和山川险阻的难易,以及人民财富的多少,诸侯间交往中谁与谁亲密,谁与谁疏远,谁与谁友好,谁与谁相恶。要详细考察对方的愿望和想法,了解他们的好恶,然后针对对方所重视的问题游说他,先用“飞”的方法诱出对方爱好之所在。最后再用“钳”的方法控制住对方。
如果把“飞钳”之术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对方的智慧和才能,度量对方的实力,估计对方的势气,然后以此为突破口与对方周旋,进而争取以“飞钳”之术达成妥协,有意识地适应对方。这就是“飞钳”的秘诀。
如果把“飞钳”之术用于外交,可用华美的辞藻套出对方的实情,保持联系,勿使失误,以便考究游说的辞令。这样就可以把握关键实现合纵,也可以实现连横;也可以引而向东,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也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还,也可以引而复去。虽然如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丧失其节度。
《鬼谷子》陶弘景注
〈飞箝〉第五
〔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箝,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言取人之道,先作声誉,以飞扬之。彼必露情竭志而无隐,然後因其所好,牵持缄束,令不得转移。〕
凡度权量能,所以徵远来近。
〔凡度其权略,量其材能,为远作声誉者,所以徵远而来近也。谓贤者所在,或远或近,以此徵来,若燕昭尊隗,即其事也。〕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
〔言远近既至,乃立赏罚之势,制能否之事,事势既立,必先察党与之同异,别言语之是非。〕
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
〔外谓浮虚,内谓情实,有无谓道术能否,又必见其情伪之辞,知其能否之数。〕
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
〔既察同异、别是非、见内外、知有无,然後与之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则贤不肖可知也。〕
然後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徵,乃可求,乃可用。
〔权之所以知其轻重,量之所以知其长短,轻重既分,长短既形,乃施隐括,以辅其曲直,如此则徵之亦可,求之亦可,用之亦可。〕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
〔钩谓诱致其情,言人之材性,各有差品,故钩箝之辞,亦有等级。故引钩箝之辞,内惑而得其情曰钩,外誉而得其情曰飞。得情即箝持之,令不得脱移,故曰:钩箝,故曰:飞钩箝。〕
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谓说钩箝之辞,或捭而同之,或合而异之,故曰:乍同乍异也。〕
其不可善者,或先徵之,而後重累;
〔不可善,谓钩箝之辞所不能动,如此必先命徵召之。重累者,谓其人既至,然後状其材所有,其人既至,然後都状其材术所有,知其所能,人或因此从化者也。〕
或先重以累,而後毁之;
〔或有虽都状其所有,犹未从化,然後就其材术短者訾毁之,人或过而从之,言不知化者也。〕
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或有状其所有,其短自形,此以重累为毁也。或有历说其短,材术便着,此以毁为重累也。为其人难动,故或重累之,或訾毁之,所以驱诱令从化。〕
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
〔其用,谓人既从化,将用之,必先知其性行好恶,动以财货采色者,欲知其人贪廉也。〕
或量能立势以钩之,
〔量其能之优劣,然後立去就之势,以钩其情,以知智谋。〕
或伺候见[山间(涧)]而箝之,
〔谓伺彼行事,见其[山间]而箝持之,以知其勇怯也。〕
其事用抵巇。
〔谓此上事,用抵巇之术而为之。〕
将欲用之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嶮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
〔将用之於天下,谓用飞箝之术,辅於帝王。度权量能,欲知帝王材能可辅成否。天时盛衰,地形广狭,人民多少,又欲知天时、地利、人和,合其泰否。诸侯之交,亲疏爱憎,又欲知从否之众寡。〕
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
〔既审其虑怀,知其好恶,然後就其所最重者而说之,又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既知其所,好乃箝而求之,所好不违,则何说而不行哉。〕
用之於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
〔用之於人,谓用飞箝之术於诸侯也。量智能、料气势者,亦欲知其智谋能否也。枢所以主门之动静,机所以主弩之放发,言既知其诸侯智谋能否,然後立法镇其动静,制其放发,犹枢之於门,机之於弩,或先而迎之,或後而随之,皆箝其情以和之,用其意以宜之。如此则诸侯之权,可得而执,己之恩又得而固,故曰:飞箝之缀也。谓用飞箝之术连於人也。〕
用於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用於人,谓以飞箝之术任使人也。但以声誉扬之,故曰:空往,彼则开心露情,归附於己,故曰:实来,既得其情,必缀而勿失,又令敷奏以言,以究其辞,如此则从横东西,南北反覆,惟在己之箝引,无思不服。〕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虽有覆败,必能复振,不失其节度,此箝之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