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融化習氣,人生不再受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很多朋友会想改变习惯,也许是行为上的习惯如赖床、偏食,或心理上的习气如抱怨、悲观。其实,不需要去「戒」掉旧习惯,只要建立新习惯,旧习惯少用,自然就消失了。
习惯,其实也只是重複出现的行为,并不複杂。任何人只要仔细观察,都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不过是各种习惯的组合。这是自然的结果,毕竟建立了一个习惯,自然能节省用在思考、斟酌、犹豫、评估等大脑过程的时间和能量,而将有限的心力拿来开创更大的效益。
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每次重複一个行为,都会启动脑细胞间、或脑细胞到肌肉细胞间神经能量的流动,也就是建立神经的迴路。透过一再重複某个神经迴路,建立起习惯,将生存所需的动作简化到最简单、有效率。例如不知不觉学会骑脚踏车;在孩子衝到跟前时,准确而省力地抱起他来。
痛下决心改变,反而是阻力
想改变坏习惯,方法简单得令人讶异,就是进行新的行动。举例来说,许多朋友已不再写信,甚至很少收发 e-mail、打电话,而是透过通讯软体跟人交流。改变过程没有任何抗拒挣扎,自然而然就建立了新的使用习惯。
新行为自然改变了旧行为,新习惯自然改变了旧习惯。原因很简单,人类本来就具有「改变」的力量。即使是成年人,仍然能发展出许多新的神经传导路径,这就是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可惜的是,儘管脑部有先天的弹性,许多人想改变习惯时,仍习惯在脑海裡「痛下决心」去面对。完全没想到这种痛下决心的对立心态,往往就是改变习惯最大的阻碍。
这一点我从《真原医》开始谈,直到「全部生命系列」才完全打开。面对一个情况,与其对抗,更好的方法是接受,是挪开──把种种规划、改善、对抗的念头挪开。
理由很简单,习惯是一组能量的组合,念头也是能量。抱著对抗的心念面对一组旧习惯,等于是将更多能量投入这组习惯裡,让它有更高的机会延续下去。但当我们把重心放在建立新的好习惯,将能量导向新的神经迴路,所谓的习气,也就自然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