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端午(上)
说端午(上)
记得儿时的山里,在桃坑前岭花石潭的曾姓宗族聚居地的祖屋里,农历五月出五,过端午节,奶奶会在家里附近田野山窝、水渠里用镰刀割些菖蒲、艾叶往家里祖宗祭祀点的堂屋、灶台、屋里前坪等祭祀点插香烛之地插上菖蒲、艾叶,父母则会在头一天去山里摘一些大大的竹叶(小时候不知道还有粽叶)过节上午,翻山去赶集,奶奶则坨着她的背,在家里满屋子转,和米、剥花生仁,外面摘棕树叶子回来撕成细丝带。用大叶儿包粽子,用棕树叶细丝带包扎,感觉奶奶会魔术,我们外面还没玩够回来,一米桶粽子包好了。
父母赶集回来,买了祭祀用的鸭、肉、白豆腐,家里楼上堆杂物(儿时向往的地方,奶奶每次从哪出来,必定端一盘我们儿时欢呼雀跃的东西出来)地方,拿几条平时傍晚撒网捕的洮水河鱼干,用于祭祀的物品。现在山里母亲也有一间阁楼,但不像过去山里土屋里,有点黑,没有电灯,上楼取物要打手电、或用“洋火点篾快”(客家话,普通话为用火柴点燃竹片,照明),现在宽大、亮堂,安装了电灯。儿时,缺吃少穿的时代,哪里是我们梦想解决嘴馋的地方,只要有机会,就往哪里跑,奶奶也厉害。黑黑的屋子里,吃的不知道她藏哪里?有时候,东西没找到,木板阁楼里想起了驼背奶奶的脚步声。我们几个小孩馋嘴吧嗒吧嗒的不得不撤离。奶奶一旦生气,会告诉爷爷,爷爷会拿他抽旱烟的长小黑竹鞭烟枪敲我们的脑瓜,怪疼的,所以一般特别机灵。
如今,山里湖边的新屋里前栋阁楼,母亲拿了间放她的杂物,都是客家年节用来招待来访的亲戚和山民朋友。母亲搞了把锁,我几次说她,老娘,哪里不要锁啰,就不要每次都是你去拿果品、客家泡菜接待我的朋友,我自己去拿。她舒展开她那布满岁月痕迹的苍伤脸纹,憨笑在我耳边轻声说,唉,不行,有些人会去拿东西,我笑着不作声。哪里好多东西,糖果、客家梳子、客家米果、客家泡菜、东阳湖仔鱼干、大小笋干、小红薯仔干、客家盐辣椒等等要留存的都有。但是,我想,来这里度假的非朋即友,谁会干这种事呢?不过也理解,缺吃少穿没钱饥荒年代长大的母亲,不得不多个心眼。
朋友们端午安康!您的父母、家人安康!
(设计人、画家阿佐2016、6、9端午节,株洲家里早起,盘腿修身敲键盘码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