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2021-04-09 07:25·孙云晓

如果有人问我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我会回答:自信心、兴趣和习惯,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成长的保障;而兴趣与习惯都离不开自信心这个基础。或许可以说,孩子是否有自信心是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志,因为自信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自信呢?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

儿童时代,往往是孩子最容易自卑的时代。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什么会容易自卑呢?

因为儿童时期,很多事情不能靠自己独立完成,他们对大人充满了敬畏。并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犯了错,可能下意识就是批评和否定。但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孩子沮丧、失败的时候,无条件地站在他们身后,接纳他们。

我的好朋友蒋佩蓉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她在作品《佩蓉的妈妈经》中,分享了一个典型的案例: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凯文走在一条大水沟里,满脸疲惫,好像已经在水沟里走了很久,全身又湿又脏又臭。好在他很快就要走出水沟了,我看见水沟出口的顶上是一片蓝色的天空,太阳正冉冉升起。很快,画面一转,我又看见凯文坐在一片沙滩上,沙子像雪一样白,湛蓝的海面波平如镜。凯文闭着眼睛,神情安静。

第二天,我把这个梦告诉了我先生和凯文。我和先生问凯文,最近是否觉得压力比较大,因为他快要申请大学了。凯文的反应让我们大吃一惊:他冲进房间,把门关上,倒在床上放声大哭!

哭完后,他终于出来了,和我们说,他已经在水沟里走了很久,也很累了。两年来,跟他一起玩音乐的朋友周五晚上常去三里屯酒吧街玩,而且每次都请他一起去,因为他在学校里带领了两个受欢迎的乐队。

凯文知道,我们不会支持他去酒吧,可是又顶不住朋友的盛情邀请,就干脆不问我们。等我们都入睡后他从二楼的房间爬窗户出去,到三里屯找朋友,跟朋友喝完一杯烈酒后马上返回,趁我们还在睡觉的时候,从窗户爬进房间睡觉。

就这样,他这两年偷偷溜出去好多次,每次回来他都很内疚,决心再也不去了,可禁不住同学的多次邀请,又想办法去了。我们以为他平时学习很累,就让他周六早上多睡一会儿,从来没想过他会有什么事瞒着我们,因为我们跟凯文的关系一直很好,无话不谈。有一年过完暑假,他问我们可不可以让他每隔几个星期去一次三里屯,和朋友们聚聚。因为他做事一向很有原则,我们相信他能够拒绝喝酒,就同意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失望透了。凯文曾跟我们说过他是怎样在聚会时拒绝喝啤酒的,我一度为此感到欣慰,没想到,他虽然讨厌啤酒的味道,却喜欢喝威士忌!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失败了,哪有什么资格跟别人谈育儿经验!可与此同时,我心里又充满了感恩,想不到因为我做的梦,竟让凯文说出了埋藏在心里很久的秘密。

我跟先生几乎同时上去拥抱了凯文,让他在我们怀里痛快地哭。我问他:“憋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说出来,是不是舒服多了?”他使劲点头,笑了。我叹了口气,说:“全世界最可怜的人就是明知道不对却抵挡不住诱惑的人,因为他知道是非,无法痛痛快快地享受做这事儿的快乐,他会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就像在水沟里挣扎却走不出来。”凯文告诉我们,他还是有自制力的,到酒吧就是为了跟朋友聚在一起,并且酒水很贵,他心疼自己赚来的辛苦钱,每次只喝半杯到一杯。

我问凯文还有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他回到房间,拿出两瓶价格昂贵的烈酒,说是同学送他的生日礼物。

我们问他想如何处理,他说,虽然心疼,但他乐意跟这两瓶酒告别。于是,他把它们全倒进了水槽。就这样,说开了的秘密,跟那两瓶酒一起被冲走了。

这时,先生再次跟凯文强调我们的原则:“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都不受它的辖制。”我们担心的是凯文把握不了喝酒的分寸,并且,最让我们失望的是他不信任我们,没有请求我们的允许。这已经伤害了我们和他的关系,因此,他需要花一些时间重建我们之间的信任。

如果你是凯文的家长,当你发现了儿子的这个行为,会怎么办呢?会指责和批评孩子,还是表达对孩子的失望?

在这个案例中,这对父母,几乎同时上去拥抱了凯文,让他在大人的怀里痛快地哭,把憋了这么久的秘密说了出来。其实,一个人撒谎的根源是恐惧,就像凯文害怕被父母知道自己去酒吧的行为,但在良心的谴责下,他会感到内疚和羞耻,所以想尽量掩盖这个错误,不让它曝光。这样一来,反而容易把事情越瞒越久,直到失去控制。

如果他知道即使自己犯了错,身边的人还是会爱他,接纳他,他就会有勇气承认,并且愿意承担后果,重新再来。

但是,接纳不等于纵容。后来,凯文的父母也明确告诉他,他们之间还需要花一点儿时间来重新建立信任。父母在接纳孩子的同时,要告诉他对错的标准,引导他做正确的事情,哪怕他会因此受

到其他人的嘲笑。我们对是非标准决不妥协,但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即使他犯了错,我们也仍然爱他,愿意给他改过的机会。其次,作为父母,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可能你会觉得奇怪,孩子难道会认为自己是坏人吗?事实的确如此,因为小孩子没有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评价: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会有意无意说出一些负面能“你真是猪脑子!”“简直就是榆木疙瘩脑袋!”“我算是白养你了!”你将来连扫大街的工作都找不着!“

也许说者无心,但是孩子听了,很有可能就记在了心里,并且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我在广州讲完课,一位校长就讲起了他的遭遇。有一天他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得知他是老师,情绪特别激动,说他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老师。当年有个老师说他笨,挖苦他,还讽刺他的父母、亲人,这样的评价让他没有心思好好学习,也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最后只能来当出租车司机。他说如果现在看到那个老师,他还是很恨他。听到这里,这位校长都惊呆了,因为这个司机看起来已经快四十岁了,对童年时期的老师却依然充满着仇恨。设想一下,如果当年老师要是没有这样挖苦他,也许这个司机师傅今天会有不同的人生。

我们知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有一个重要含义叫作”自我概念”。简单理解就是,你认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你是个好人,你就会像好人一样生活;你认为你是个坏人,你就会像坏人一样生活。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就有必要也有责任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聪明的人,是个有希望的人。

当然,我们所说的,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批评孩子。我的一个观点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明智的父母,首先会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不太明智的父母,满眼看到的都是缺点。

本文摘自孙云晓新书《亲子关系~12招让你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