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红旗渠
红旗渠
今天,从安阳来到林州,欢快地行驶在林州红旗渠大道上,直奔“人工天河”——红旗渠而去。
林州,就是过去的林县,1994年由林县设立林州市。
林州,被太行山四周合围:西侧是城墙般高耸的崖壁,东侧是散乱的低山丘陵。在遥远的年代,为了水,许多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亲历了一个近乎完全使用人力建成的水利奇观——红旗渠。
前往红旗渠的道路上,路边农家的房屋屋顶插满了红旗,无论是谁,眼见这一面面随风飘扬的红色旗帜,激奋之情都会油然而生。
群山环抱,一条不知名的公路顺岸而过,百多级石阶后,走在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堤坝上,与缓缓而流的渠水一道盘桓、回转于陡峭的山壁间。
举步惊鸿,天地壮阔。
红旗渠,人们耳熟能详。但我还是要简略的介绍红旗渠建设过程、工程情况。
红旗渠于1960年2月10日动工兴建。
开工的第一天,就有三万七千人报名奔赴工地:当时除自带工具外,还有口粮。工地上根据物质供应情况,给予一定补助,干部和民工是有区别的:1960年2月起至8月,民工补粮2市斤,干部补粮1.5市斤;1961年至1966年,民工补粮1.8市斤,干部补粮1.2市斤,干部的补助标准始终低于群众。那个年代的标配是“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但没有看到谁提出“多补点粮食养干部身体劳累”。
铁锹铁镐铁钎与小推车,藤帽、麻绳,用于安全保护,这样伟大的工程用的就是如此简单的工具。一人扶钎一人抡锤,开山炸石,悬崖峭壁之边,迎难而去,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起了151座渡槽,凿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
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000多万元,国家投资仅占15%,85%都是靠群众自筹。工程施工中共有189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256人重伤致残。
林县人民经过十年的奋斗,分别于1965年4月5日总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支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总、支、分渠配套建设。总渠、分渠遍布乡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出了绵延1500余公里的的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成,解决了50多万林县人民吃水问题,同时灌溉了54万亩田地,粮食由亩产200多斤通水后增产到800多斤。
高昂的斗志,简陋的工具,完美的结果。
那是一个群情激昂、百业俱兴的年代,人们充满了建设新中国的渴望与热忱。
但是,在南太行山如画的秋色中,我还是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靠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动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红旗渠纪念馆,影像还原了当年青年民工爆破隧洞的震撼,音响还原了昔日民工腰悬吊索在悬崖上的断壁之声。纪念馆中有当时劳动者精神饱满的照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不知道当时贫脊的林县为什么没有饿死人,反而热火朝天建设完成了红旗渠?在当年建设者的照片中,劳动量之大,也没有看到谁是饿得皮包骨,没有金钱,简单的工具,有时还要自备粮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干劲十足?照片定格了人们带着笑容的脸,那是劳动者发自内心的笑容!
红旗渠,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红旗渠是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时代的最强音符,它将永远留存于世,给中华民族后世以震撼。
站在红旗渠,我突发奇想:设若大自然的造物主乾坤大挪移,将太行山处的林县与淮河边上的凤阳对调,那朱元璋的十八代祖宗是不是也是慵懒的?在这自然环境极差的山区,他的十八祖宗们能生活得下来吗?是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就没有了朱元璋,不论那位出自浙江青田的刘伯温能前算、后算多少个500年,因为中军帐内没有朱元璋,刘伯温一身的谋算是不是无处施展,也就不会有明王朝,中国的历史都将会改写?
此山此水此地,如此山乡巨变,竟发生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如同虚构的并非虚构的故事,如何写就?
红旗渠是人民创造的奇迹!
所谓奇迹就是在没有任何条件下取得的不可想象的成就。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未来!
红旗渠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1974年,祖国参加年度联合国大会,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周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来访者:“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今天,衷心的希望林州人民如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红旗渠。新的时代,相信并祝愿林州人民,砥砺前行,走在幸福康庄的道路上。
红旗渠是留给中华民族精神与物质的丰碑!
向当年参加红旗渠建设的林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4年4月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方亦飞,湖南人,1984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从事金融经济管理至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