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教程,水的画法大全!初学者必看!

(建议在wifi状态下观看)

传统画水,宋代的院体画多取繁密细致的画法,其中尤以南宋马远所作的水图著称;而元代文人画家的画水,多以空白来替代,即便是画水口,用笔亦极简率。陆俨少画水最初是取用院体的繁密画法,但他画得更为灵动而有变化;至后期,其笔力日趋遒劲而显苍茫,尤能抓住其纵横开合的壮阔气势,再加以云水相激荡和上下坚凝山石树木的映衬,已达到出神入化、古今独步的境界,成为陆家山水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本素材是陆俨少先生总结的画水技法,在此与朋友们分享。

一、

古语说:“流水不腐。”天下之水,无时无刻不在流动中。而要表现流动的水,只有运用各种线条,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画线条第一要拉得长,必须尽手臂之所至,而无枯竭之感;又要下笔圆浑,而元平扁之病。这些都要靠平时的训练。

二、

江湖浩渺,平波弥漫,远望如鱼鳞,如网纹,故曰网巾水。画时上下两线须在有意无意之间,互相对准,如网眼之状。

三、

大江之上,无风自浪,用写'人'字以组合之。

四、

于'人'字之中补上一笔,以表现近景波纹。

以上三例,在通幅水面,因日光斜射,或云影掩映,所以不必全部画满波纹。而且有了空白,可见虚实。

五、

粗笔横扫,乱而不乱,以写粗犷大写意的山石相配合,亦是画平波一法。

六、

轩然大波,望之如有洼隆之感。此在工笔山水中多用之。其画法先勾间架,再加细纹,顺理排比,切忌打结。

七、

近汀远浦,沙岸逶迤,微波演漾,一派江南景色。

八、

小桥流水,仄径才通,浅水平波,迥流曲折,下笔宜宛转流畅,以自然为上。

九、

两山夹涧,水流一泻而下,以取其势。线条要拉长,悬腕中锋,下笔之际,切忌凝滞。

十、

水流石上,跌入深涧,以成瀑布。因山石结构之不同,故瀑布之形成,也无有相同者。如在一图之上,两瀑并挂,水量不宜相等,要有洪细曲直,以求变化。

山水画——瀑布的画法

十一、

岩石平铺,水流弥漫而下,如帘如织,要有聚散高下,在整齐中求变化。

十二、

瀑流下坠,以入于涧,是曰“水口”。水口如同瀑布,以岩山之不同,而无有相同者。水流石间,时咽时畅,既有来自,又须出路。

十三、

大江东去,流量至富。然非平流而下,其间水纹综合,揖让聚散,而成为派。下笔不可凝滞,长线回环,首贵自然。

十四、

江经三峡,两岸高山束隘,水势迅猛,喷薄回旋而下,线条屈曲流转,其间要有离合聚散,方见不平。

十五、

大江流入三峡中,江面平窄,激流汹涌,要写出惊波溅沫之状。近有写三峡者,每作帆影往来,实则急流之中不可能有帆影,是乃违背物理,不足为法。

十六、

漩涡洄洑,波势湍急,转如车轮,余波四射,冲去江面,舟行其中,立致沉没。

十七、

高江急峡,礁石林立,惊湍跳沫,江面如沸,舟子高呼,鼓棹前进,险滩幸过,额手称庆。

十八、

高山夹峙,滩急礁险,迅流如箭,眩人目睛,轻舟侧过,性命俄倾,古称畏途,信不诬矣。

十九、

夜潮留与月中看。钱塘八月之潮,乃天下之壮观。初来远望一线,渐近渐大,声与俱来。及至近岸,潮头斗起数丈,电击雷轰,万夫辟易,瞬自势去,江面复归平静。

二十、

大海浩瀚,望无际涯;洪波轩然,簸荡无时。其水势原地起伏,不同江河东下,一泻千里。惊涛拍岸,浪尖白沫飞溅,首要写其雄壮。

二十一、

画水设色,当画好墨线之后,整体拖湿,等约一分钟手,俟其未干,于水波凹或墨痕繁复处,设以淡青色或青黄色。如果画黄河,则用土黄色。一次不够,再加第二次,干后用原来颜色依墨迹勾描之。

每个爱画画的人心中都明白,画画它确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忘我,乐在其中无法用言语直白表达!如果一切允许,我宁愿就画一辈子画!画画,还需要理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