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下午让我明白:选择或者放弃,都需要勇气
那一年,我从天津一所大学毕业。管理学学士学位,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曾经发表过几篇文章,这似乎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我要靠这点儿本事为自己谋一条求生的路。
那一年,我们专业所在系统正在大范围的重组裁员,上一届师哥师姐98%的就业率对于我们来说,遥不可及。
7月,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我回到了老家省城,待在一个简陋的出租屋里,发简历等电话。其中,有省城晚报的招聘,我跑到邮局寄了一份简历,但没有抱一丝希望:这是省城最大的媒体之一,条件优厚,而且只招聘一个人。
半个月过去,我所有投出的简历都没有一丝消息,身上的钱也越来越少,每天只敢吃几块便宜的饼。炎热的夏日里,我焦躁不安,渐渐地,由麻木到绝望。那天,妈妈打电话给我,我满腹的委屈涌了上来,号啕大哭。妈妈一言不发地听我哭完,然后说:“咱们有个亲戚在A市开了个小厂,你要是找不到工作就回来给他们帮忙吧。”我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我没想到自己拼命学习考上大学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给那个亲戚打了电话,她很热情地邀请我过去,并告诉我最好当天晚上就到。我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去往A市的长途汽车。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我默默地流泪:到一个小城市的一个小工厂去做会计,和我想象中的工作实在相差太远。
那个小城市离省城很远,我要到B市转车。下午3点,我到达了B市,买了张去A市的车票,然后我坐上长途客车。客车上,司机正端着一碗面吃,看得出面很热,他吃的也很慢,开车时间早已经过了,而司机的那碗面还有很多。我着急地朝司机喊:“师傅,快开车吧,我急着赶路呢。”司机没理睬我,继续慢悠悠地吃。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接通后,我听到对方说:“我是省城晚报的,今天下午5点面试,在311房间,你过来吧。”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挂了。我一下子懵了,那时已是下午三点半,离面试开始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而从这个地方回到省城,最快也要3个半小时。
两种声音在我的脑海里拼命打架,一个声音喊着:还犹豫什么,省城晚报不正是你想去的地方吗?如果不去面试,你将永远失去这个机会;另一个声音喊着:省城晚报,你能面试得上么?钱快花完了,你现在回去也赶不上了,别再浪费时间浪费钱了。
此时,司机已经吃完饭,正在发动汽车。那一瞬间,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决定放弃去A市,改回省城。
我飞快地下了车,去车站退了票,买了最快时间回省城的车票。夜色渐渐降临,汽车驶入省城市内,已经晚上七点,我打个车驶向省城晚报社,然后下车飞奔上楼,冲进311房间,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对不起,我刚刚赶过来,能不能再给我一次面试机会?”屋里的几个人面面相觑,说:“面试还没有结束,你到隔壁屋先排一下队。”此时我才知道,这一个招聘职位竟有70多个人面试。我排着队,看着身边面试完走出来的大学生,大脑一片空白,心想:这么多人竞争一份工作,根本轮不到我。
轮到我面试了,我走进房间,面前坐着5位考官,一字排开。面对这样的阵势,已经奔波了一个下午的我,决定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沉静地和他们讲了讲前来面试的过程。
对于他们提的问题,我也很冷静地进行了回答。最后,我看到正中间那位考官微笑着对我点了点头,说:“好了,回去等消息吧。”
因为这次面试,我失去了那个亲戚家的工作,只得心急如焚地留在省城,等待结果。
三天后,我接到省城晚报的电话,说:“明天过来上班吧。”
从此,我踏上了媒体工作的道路。
闺蜜私房话:
本文的作者,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自在她老家省城踏上媒体工作的道路后,一直没有放弃继续学习,现在已经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成为某国家级媒体的记者。在这篇文章中,她用自己最初的面试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选择一个似乎毫无希望的机会,需要勇气;放弃一个似乎唾手可得的机会,更需要勇气。未来是由今天的选择决定的,所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往无前,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编辑|南哥
(2016年9月第4期 总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