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仙门山

文&图/王娜
◐
一个秋阳高照的日子,几位朋友一起受邀前往洛阳渑池,感受的雄浑俊伟,大气磅礴。
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浏览着连绵起伏的山色,我们驱车驶向位于县城北部的石峰峪景区。
石峰峪就是仙门山,是秦岭余脉的韶山主峰,最高山峰王帽顶海拔1300多米,景区内有一线天、天桥、仙门洞等景观自然天成、鬼斧神工,堪称天下一绝。
八点钟我们开始上山,一路悠然前行,一边欣赏山林秋色,一边聊着世态万象,向着仙门洞开拔。
晨雾散尽,一轮朝阳在山巅透出绯红的脸庞,山道旁,壁立千仞,不时横斜出一棵红叶婆娑的树,有些叶子正好被阳光照射到,显得格外金黄通透。
半个小时之后,我们走到一处险峻的地方,这是一处崖壁,需要大家手脚并用才能攀爬到上面,只见前面几百号年轻人你拉我,我拽你,正井然有序地安全上行。
等待的空隙就跟这些年轻人闲聊,原来这是仰韶的销售团队正在做拓展培训,这会正在进行登山比赛。
我不时听到大家相互鼓励的话语。
“我带的酸奶给你吧?”“我这儿有水,你喝点!”一句句普通的话语在这个时候却格外地暖人心扉。
过了崖壁,只见一处浑然天成的石门矗立眼前,像是仙境和凡世的天然区隔,又像是魏巍群山的守护之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果然,走过这扇仙门过后,十几分钟我们便到了顶峰山脊上。向下看,怪石嶙峋,峰峭谷幽,向前望,一棵棵老树藤缠枝绕,盘根错节,黑色的树皮炸裂出深深的纹理,猛一看像是铁水浇筑出来的,似乎能扛得住世间一切的雨雪风霜。
这些树全都形状奇特,像一位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哪怕拧着腰,弓着背,也要在这山顶屹立,在凛冽的风中,萃取天地精华,吐纳日月气息,活出自己不老的模样。
我试图想象,在嫩芽初绽的春天,这些树的枝头是不是有无数生灵喧闹拥挤,在暖阳下竞相吐翠?而在烈日炎炎的酷暑,这些树是不是华盖如云?在山之巅舞出别样的风姿?
又或者在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们会不会披上银装,幻化成圣诞树的模样,遥唤沉睡的春风?
据说,这里将要在三年内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和考察探险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仙门山可以赏山林、住丛林别墅、拜酒仙、品佳酿,尽享养生乐趣。目前山里栈道已经基本修建完毕,山顶各处的景点也已竣工。
未来在山脚下还要修建洞藏酒窖,传统酿酒工艺展示也会成为景点之一,让游客来到仙门山可以尽情体验山水意趣,领略中国酿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美好人生。
◐
在下山的途中,我们看到来自湖北的施工人员,正在把一块块石头切割然后摆放整齐再进行垒砌。
他们面色黧黑,青筋暴突的手掌紧握着巨大的铁锤,每一锤下去,都有飞溅的石屑四散。
我不由得暗暗惊叹,原来,这茫茫大山里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青石台阶,就是他们这样一锤锤敲打出来的,这难道不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我觉得他们更有万难不惧的风度,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有幸领略这隐藏在深山里的大自然的魅力。
快十二点的时候,我们沿着步道下行,终于走出了大山。只见眼前峰回路转,我们立刻就置身于一条河谷之中,河道旁时不时映入眼帘的巨石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渑池地处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中,属华北断块区的太行断块,在韶山一带有断裂地层,在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层上折皱强烈、断裂发育,个别地层中有岩浆侵入。
那些红色的巨石上明显看得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不知道多少年前,它们被这些红色的岩浆裹挟着,翻滚着,在时光的年轮中嬗变。
这些石头有的像圆滚滚的巨型肉丸,红白相间的鹅卵石仿佛肉馅夹杂其中,有的像巨大的磨盘,像是巨人国的农具不慎遗落人间,还有的像一栋小屋倾斜着矗立河畔。
这些巨石无言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而那些青翠欲滴的野花或紫或黄,兀自摇曳在这些庞然大物身旁,见证着繁衍生息的神秘力量。
走出河谷,我依然忍不住细细回味,那山,那林,那风,那一棵棵在风中屹立的老树,待到来年春天的时候,我会再来这里,感受春日仙门山的风姿。
最后,用一首小诗来纪念这深秋时节的邂逅。
漫游仙门山
仰望仙门云中藏,韶峰叠翠风漫狂。
红叶纷飞天阶上,陶韵悠悠百城香。
*作者︱王娜:河南省.社旗县人、资深媒体人、擅长媒体策划及运营、现供职于中国搜索河南运营中心,微信公众号「青眼有加id:qyyjtcq」专栏作者。





待来年春天,再感受春日仙门山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