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丢掉了。学校里念书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聚精会神地听,努力地想要跟上,一走神,就跟不上了;步入社会以后,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常常会觉得自己的精力有限,学习的时间不够用。然而,即便我们已经很努力了,能够记住的却还是很有限,很多今天还记住的东西,过了一阵子后,便又忘得七七八八了。
怎样做才能够每天的进步保持下来呢?孔子的弟子颜回对此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我们不妨来一起看看孔子是如何评价他这位得意门生的。
颜回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听懂了,他知道孔子说的每一个字都意有所指,都很有价值;现在的人为什么做不到呢?是因为不知道价值,不知道厉害之处,觉得「没什么新东西」,觉得「都讲了好多遍了」。结果,一落到自己身上去实施,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只是以为自己掌握了。
汤之盘铭上面刻着一句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然而,真正如颜回一样做到这一点的,却非常的少。大多数人要么天赋有限,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要么立志不够坚定,都做不到这点。颜回则不同,孔子说过他,「不迁怒,不贰过」。为这件事生气,不把其撒到别的地方。犯过的错误,绝不犯第二遍。进步的最高境界,以往犯下的错若都能不犯,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够成为很厉害的人了。
庄稼生出了苗却不能吐穗扬花是有的,吐穗扬花却不能结果也是有的。这句话寄托的是孔子对颜回的深刻哀思,门下有徒三千人,最有继承自己衣钵潜质的那一位却英年早逝,离自己而去,怎能让孔子不哀伤呢?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里「子罕·第九」的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