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要把隶书写出金石气?

隶书写出金石气是当下隶书的流行风,究竟是好是坏,让我作如下简单分析

先从隶书之正道说起:隶书以汉隶为宗,尤以东汉成熟的隶书面貌为经典,这一时期的隶书气象正大,庙堂气息扑面而来。

你看

这是乙瑛碑,点画笔法非常规范而有力度。

再看

这是礼器碑,点画笔法瘦劲而韧性,结体开张而自然。

再看

这是曹全碑,笔法非常内敛,结体非常舒展,像不像大雁展翅似的。

以上三碑,可以说是汉隶经典的经典,大凡学隶有成就者,没有绕过不临这三碑的吧。

我们总结一下这三碑的共性特点,点画遒劲,笔法纯熟规范,结体正气规范。

但我们没有金石气的感受吧。

什么是金石气呢?

你看

这是张迁碑,这是不是金石气?

再看

这是石门颂,这是不是金石气?

以上两碑帖应该说个性风格更加强烈,前者刚硬拙扑,后者恣意任性,虽然面貌不同,但都是被大家认为是有金石气的典型。

其实,金石气并不是隶书的内质的东西,就这两碑帖而言,你如果看到张迁碑原碑石刻,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同样道理,石门颂是刻在山崖之上,字刻在山石上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日晒。后人拓印出来自然已是面目失真,而多了的所谓的金石气。

这些字外附带的东西,使得多少人着迷,尤其当下流行隶书创新,把一些隶书点画笔法纯正的书家贬为俗隶

比如:

这是任政先生的隶书,这其实是纯正汉隶应有的本真,是隶书的正统风格,却被认为是俗隶,无隶书新意。

再看

借用这幅作品,隐去书者姓名,有人认为这是金石气 ,有创新、有隶书味道,可以说现在很流行。

我要说金石气可遇不可求,吴昌硕当年写篆书,写石鼓文,那是功夫到了,笔下出现貌似刻在青铜器或山石上的效果,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金石气,这是功到自然成,是真正的金石气,理应提倡。

而倘若我们不懂这个道理,硬生生要弄出个金石气,真有点得不偿失,就像最后一幅作品一样,生硬干枯的点画,却浮在纸上的力哪里来金石气呢?这种所谓的金石味到头来是越写越难看,走进死胡洞。类似的金石气还有很多种表现,大家不妨留心看看,在我们身边是不是很流行。

这种金石气非但没有必要,而且是背离隶书正道,于隶书没有好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