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吃 肉贵族人吃牛羊肉穷人才吃猪肉

​中国古代如何吃 肉贵族人吃牛羊肉穷人才吃猪肉 .txt

核心提示: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东坡肉,资料图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樊哙冲入大帐,要救刘邦.项羽见来了一位莽撞人,饶有兴趣地说道:"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zh)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这一幕项羽又赐酒,又给肉,许多人解释为项羽对樊哙很器重.但如果在某个宴席上,主人给你四升酒让你喝下去,哪里有一点器重之意?还被迫生吃猪肘,分明是项羽戏耍侮辱樊哙.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到了宋朝,这种饮食特点被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至今日牛羊肉在市场上仍比猪肉昂贵.

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从排名上看,牛羊在猪之上,为何在先秦时期的肉食排名中会有这样的区分?

首先是从肉食的珍贵程度有关,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就如礼记所说,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

最早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

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在菜单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唐宋时期肉食发展趋势--牛羊肉仍是主流

这种从先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后世,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汉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宋朝已是博大精深,由于对牛肉的禁食,羊肉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中秀才举人,还是烧香还愿,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著名吃货苏东坡在京城宦海生涯时,虽然吃羊吃到腻味,"十年京国厌肥羜",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仍然会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所吸引.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但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也很解馋.

在宋朝,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南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吃了一顿,菜谱中天南海北,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猪肉.而在随从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可见当时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实在不高.所以苏东坡说:"(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

但在普通老百姓那里,猪肉就是主食了,《东京梦华录》称,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无数的猪肉摊贩,无数的"郑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

真正让猪肉沾上点贵族气的,还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命名为"东坡肉".

汉人的地盘以羊肉为贵,但到了北方辽金朝却正好相反,猪肉成了高大上.宋朝的使节出使辽金,北人用最好的猪肉款待使者,猪肉在辽金,是"非大宴不设".为何猪肉在同一时代南北国家中有着如此悬殊的待遇?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物以稀为贵",辽金猪少,以猪肉为贵;大宋羊少,自以羊肉为美.于是在互市的时候双方就互通有无,辽金出口肥羊,换取宋朝的猪,双方都挺高兴.

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流行

明朝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至少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明宫史》记载,在皇家过年的食谱中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说明此时猪肉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但在民间,猪肉的盛行程度仍然不如牛羊肉,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显示,万历五年牛肉1斤0.013两纹银,猪肉0.018两纹银;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两.也说明在这个时候,牛羊肉仍然是比猪肉更普及的肉食.

到了清朝,猪肉终于实现逆转,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在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经将猪单独列为《特牲单》叙述:"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在他的介绍中,与猪肉相关的有43道菜,其中有红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

而牛羊肉则归为《杂牲单》中,"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

虽然饮食习惯渐渐逆转,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1840年,当红须绿眼的英国人把大炮架到大清朝的眼皮底下时,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奉旨与洋人交涉.会谈前一天,他按朝廷招待贡使的老规矩给英国舰队送吃的,计包括20头阉牛,200只羊及许多鸭和鸡,一两千个鸡蛋,唯独没有一口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