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三立书会(ID:sanlishuhui)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两个人也是师生关系,两人之间还曾有过一段趣事。一天,李鸿章去拜见曾国藩有要事商谈,却被告知曾国藩在洗脚,于是,李鸿章只好在外等待。两个小时后,满肚子火气的李鸿章被侍从带进门口,才发现曾国藩竟然还在里面悠闲地泡脚。如此被曾国藩冷漠对待,可把李鸿章气坏了,于是他站起身来,气呼呼地拂袖而去。原来,曾国藩深知李鸿章是个人才,但他一向才高气盛,要让他成为栋梁之材,性格必须圆润通达,于是就想到这个方法去磨砺他。后来,李鸿章取得成绩,不得不说离不开曾国藩的耐心教导。曾国藩曾写过:器量比才干重要,有才干者为人所用,有器量者才能用人。一个人有器量、懂容忍、不暴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更能受到旁人的拥趸,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不久,三人又冒着大雪前去,结果又赶上诸葛亮出外闲游,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以及想要请他帮助自己成就国家大业的诚意。第三次,刘备再去请诸葛亮,又赶上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依然不敢惊扰,恭恭敬敬地等到诸葛亮醒来,两个人才坐下来促膝长谈。其实,按照级别和辈分,当时刘备是汉室皇叔、天下枭雄,而诸葛亮只是一介布衣。而刘备几乎处于诸葛亮长辈的年纪,但是,刘备没有自视清高,而是懂得礼贤下士。
“君子安详宽和而不傲气逼人,小人傲气逼人而不安详宽和。”
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不会受人欢迎;而一个不张扬不傲气的人,谦卑有礼,也更能收获别人的宽厚对待。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外有人,不傲气,是尊重别人,亦是尊重自己。懂得放低自己,才能为自己垒筑高台。众所周知,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大功臣,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取得胜利,韩信功不可没。一天,他寻来一把剑挂在身上,不料碰到一群恶少对他恶语相向。
“你敢用你的剑来刺我吗?如若不敢,你便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无法忍受这种屈辱,气急败坏,一时间拔剑出鞘,可转瞬间他又把剑收了回去。原来,他深知自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不能就这么白白坐牢,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于是他隐忍着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韩信帮助刘邦成就大业,被封楚王后,还特意召见了当年羞辱他的屠夫。本以为屠夫会被处死,没想到韩信却向他表示感谢,感叹正是当年的胯下之辱,让他日后时刻记得自己的抱负,成为有用之才。可是,他却理智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还对当时侮辱他的人,宽宏大量,展现了自己崇高的格局。沉得住气,才能成事;学会忍受,才能成长。在委屈中不断激励自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要重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一个情绪承受能力低的人,常常无法冷静思考问题,免不了在同一个问题上栽跟头。而一个情绪承受能力高的人,能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林则徐禁烟的时候,常常发怒。后来他冷静思考,觉得发怒无用,还容易给小人制造借口。于是,他在书房挂了一块写着“警怒”的牌子,时刻提醒自己要收敛脾气。没人愿意与脾气暴躁的人相处,一个能控制情绪的人,懂得不殃及无辜,往往更能获得旁人的钦佩。蓝田侯王述平日里性情暴躁,比如吃鸡蛋,筷子没夹住,他就会暴跳如雷。可是,在和他人相处时,王述就非常懂得控制情绪,因此受人刮目相看。一个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也才能受到别人以礼相待。一个人能力有多大,控制脾气的力量就有多大。脾气越温,福报也越深。五代宋初学者陈希夷所著的《心相篇》中写道:“曲意周全知有后。”说的是,能忍辱、肯吃亏、能受气,这样的人必有后福而且有好子孙。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受委屈,也常常因为没有得到友好对待而乱发脾气。而一个能“受气”的人,懂得谦让、包容、理解,掌握做事的分寸,不断精进自己,是修养、是智慧,更是豁达的气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计较;多一些忍耐,少一些暴躁,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会长,来源:三立书会(ID:sanlishuhui),立心立志立行,听书成长,走向成功。有书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