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随响〗第76期 永存正中动脉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同声主讲:郭静老师
人体是一个纠错能力很强的整体,各种各样的变异,或推进人类的进化,或引发或大或小的灾难,又或者是仅隐于一隅,无以察觉。
今天要说的永存正中动脉(Persistent median artery)和正中神经分叉(Bifid median nerve),正是上肢发育过程中不小心走入的胡同小巷。
上肢动脉的发育,就如树木生根发芽,先生出锁骨下动脉,随后延伸出腋动脉(肱动脉)和骨间动脉,并于肱动脉远段分出正中动脉,后者于骨间动脉一路伴行。
以上是第一阶段~
随着桡动脉和尺动脉相继从肱动脉分出,骨间动脉和正中动脉逐步退居二线,前者化为骨间前动脉,而后者则化整为零,成为伴随正中神经的一条细小动脉,直径仅0.3mm(远不到1.0cm)。
以上是第二阶段~
然而,部分正中动脉依旧保持着第一阶段时的粗大管径(约2.2-9.9%),若无其事的从本来就狭小的腕管中穿过,加入到掌浅弓中。
这些依旧“五大三粗”的正中动脉,就是我们今天谈到的永存正中动脉,它们的存在,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腕管综合征,埋下隐患。
粗大的正中动脉本身即可挤压相邻的正中神经引发腕管综合征,如再存在血管瘤样变、管壁硬化、钙化、血栓等,腕管综合征的出场机会就更多了。
PS:当然腕管综合征的原因远不止这一条
与如此“霸道”的永存正中动脉在一起,正中神经的日子不好过,大多被“挤”成两束,分列永存正中动脉两侧,即正中神经分叉。
两兄弟虽相隔相望,但却也未断了联系,两者依旧共处于一个神经外膜内,可以理解为,正中动脉“住”大厅,两束正中神经“分居”两侧卧室。
PS:正中神经分叉也可高位分叉,此时两束神经距离较远,且不位于同一个神经外膜中
就正中神经分叉自身而言,并不会显著增加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但由于其为解剖变异,术中容易被忽视,易导致减压手术失败。术前超声评估正中神经状况,有助于降低手术失败的风险。
一起来看看这例永存正中动脉+正中神经分叉吧!还是双侧的哟!
图1:右侧腕关节掌侧,短轴切面显示正中神经分叉(N1,N2)。
图2:左侧腕关节掌侧,也是短轴切面显示正中神经分叉(N1,N2)。
图3:CDE:短轴切面显示正中神经分叉(N1,N2)间的永存正中动脉(黄色箭头),前后径约0.20cm。
图4:CDFI:长轴切面显示永存正中动脉内的血流信号(黄色箭头),红色箭头所示为其中一束正中神经。
图5:PW:永存正中动脉的频谱形态与同一水平的桡动脉和尺动脉相类似。
视频6:短轴切面动态显示正中神经分叉(箭头所示)。
图7:协助诊断该例永存正中动脉+正中神经分叉病例的好帮手:导声垫。
在导声垫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良好的显示腕管应有的弧度,这有利于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腕管综合征:③腕横韧带,即屈肌支持带,其膨出是否>3.1mm。
附:腕管综合征的另两条诊断标准:
①豆状骨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10mm2
简单识记:“豆(都)粗了”
②钩状骨水平,正中神经的纵横比<1:4
简单识记:“钩(够)扁了”
== End ==
上图:本期主讲:郭静老师,深表感谢!^_^
上图: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树信誉!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