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往事:海权与陆权的碰撞
苏伊士运河近日来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关于堵塞事件的经济影响,笔者非专业人士,无法准确评判。但借着此事的热度,我们不妨来回顾一番苏伊士运河的历史。
一百多年前,海洋霸主英国和新兴列强德国曾为了苏伊士运河明争暗斗,最终促成了一场世界大战。
提起一战,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马克沁重机枪、斐迪南大公遇刺、凡尔登绞肉机...但殊不知,苏伊士运河也是一战的重要诱因。
时间回溯至19世纪末,大英帝国蒸蒸日上,享受着不列颠治世的荣耀。皇家海军所向披靡,控制了多个贸易要道,其中就有苏伊士运河。这条1869年通航的运河,时至今日仍是全球贸易的关键一环,12%的货运需通过这里。
德国作为新兴列强,在海洋争霸中落于后手。即使全力发展海军,与英国争夺关键水道也绝非易事。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将目光对准了陆地。
1889年,德国开始筹建柏林-巴格达铁路;1899年,德皇访问奥斯曼帝国,商定了铁路合约。巴格达铁路自柏林始,经伊斯坦布尔横穿小亚细亚,直抵巴格达(见下图)。建成后,德国不但能取得美索不达米亚的油田,而且能通过巴士拉港-巴格达-柏林,直接与东方相连,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他们不再需要走苏伊士运河,看英国人的脸色。
德皇的设想很宏大,理由也很充分: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大国崛起,难道有错吗?
没有错,当然没有错。但德皇漏算了一点:巴格达铁路既是崛起蓝图,也是对英国的战书,而且是决战。分胜负,等于决生死:
1901年,英国军舰云集科威特向奥斯曼施压,要求将把阿拉伯河下游的海湾港口划为英国领地。如此,即使巴格达铁路建成,由于海港被英国占据,德国仍然要仰英国的鼻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作为陆权强国,德国或许很难理解海洋霸主英国的思维。但英国的核心诉求其实很简单:
通航自由:英国是岛国,绝大多数物资需要通过海运。如果面临封锁,货轮无法自由通航,英国就会被饿死。所以,通航自由是英国最根本的利益。而要实现通航自由,就必须确保关键水道的畅通。这就要求1)英国自己掌握这些水道;2)如果英国自己掌握不了,也要交由没有威胁的弱国小国来掌握。如果关键水道为强大的潜在敌国所掌握,英国的头顶就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对其他依赖这条水道的国家也是如此)。只要一息尚存,英国就不会容忍。
强大的海军:为保证通航自由,英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海军。而由于海运承担了全球绝大多数的货运,制霸海洋不但能确保自身安全,也能实现全球霸权。霸主从不允许他国挑战其核心利益。因此,倘若挑战者有意打造强大海军,与其分庭抗礼;或是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巴格达铁路),削弱海洋的影响力,进而动摇其霸权的根基,作为海洋霸主的英国必然全力回击,毫不留情。
以上两个雷,德皇都踩了。或许他只是想崛起,或许他只是想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但就实际效果而言,修建巴格达铁路(包括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就是对英国的决战通牒。
德国有做好与英国决战的准备吗?如果他知道巴格达铁路的后果,会不会搁置项目,等待更好的时机呢?
历史没有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败了,英国胜利,但王权没有永恒。1956年,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以比威廉二世更直接的方式挑战英国的霸权。老迈的大英帝国联合法国,进攻埃及。联军节节胜利,复兴帝国荣光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美国出现了:艾森豪威尔总统致电艾登首相,亲自向英国施压。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美国还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并停止了对英国的经济援助。最终,英国不得不屈服,放弃苏伊士运河。
诚然,英国是美国的盟友。但相较于余威尚存的英国,苏伊士运河由弱小的埃及掌握,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 因为通航自由。再者如前文所述,埃及此举无异于对英国的决战通牒,决胜负等于定生死。美国自然不希望英国“死”,但他希望英国的霸权“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失去了苏伊士运河,也失去了霸权。美国则乘势巩固了其霸主的地位。如今,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教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