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徐达长女徐妙云12岁,出落的娇...
洪武六年,徐达长女徐妙云12岁,出落的娇媚动人。朱元璋知道后,对徐达说:“朕与你是布衣之交,同心同德,自古君臣关系好的都成了亲家,你的长女才貌双全,朕的第四子气质不凡,能将她配给我的儿子吗?”徐达一听皇帝要把女儿收为儿媳,连忙磕头拜谢。
朱棣生于南京,出生时朱元璋正和张士诚、陈友谅对战。由于朱棣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而朱元璋又是群雄逐鹿的主要人物,所以朱元璋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除了接受儒家经典教育,朱棣从七岁时,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朱元璋认为教育儿子“宜习劳”,命令朱棣与其他兄弟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徐达曾不止一次地成为朱棣的老师。所以,徐达听到让女儿嫁给朱棣,内心还是很高兴的。
朱棣很优秀,而徐妙云也很出众。徐妙云比朱棣小两岁,天资聪慧,自幼徐达就疼爱有加。徐达曾对其母谢氏说:“此女天赋非常,宜以经史充其知识。”并请来老师给女儿授课。仅从儿女教育上来看,徐达的人生格局、眼界就高人一等,他看懂了教育对人、对家族的影响。
徐妙云也是个奇女子,虽年龄小,但记忆力超群,读书时过目不忘,一览成诵,连老师都感到十分惊异,而且对历史类书籍很痴迷,因此博通载籍,每每读到古人的美德与言行,还会深思效仿。
徐妙云有过目不忘之才,博古通今,众人送她一个“女诸生”的美誉。在明代,“诸生”就是指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学子,一般指工于经史的生员,而且是男性,而年幼的徐妙云能有“女诸生”之名,可见其才学修养之高。
朱元璋有次见到幼年的徐妙云,对徐达说:“是女必贵,其以为吾儿妇,宜善视之”。当时徐妙云还不满十岁,徐达以为朱元璋在闹着玩,就没当真。
等到徐妙云12岁时,她已长的亭亭玉立,娇媚动人,成为远近闻之的小美人了。有一天,朱元璋就将徐达召到皇宫,一脸认真地说出了开头的那段话。
徐达欣然同意,几日后,徐妙云入宫陪伴侍奉朱棣,并接受马皇后教诲。在马皇后身边,徐妙云和朱棣朝夕相伴三年,成为一对名副其实的少年伉俪。
洪武九年,17岁的朱棣和15岁的徐妙云成婚。婚后朱元璋先派遣朱棣前往“中都”凤阳历练,四年后就藩北平,徐妙云被册封为燕王妃。
朱棣和徐妙云从小长大,性情相投,比如朱棣好读书,徐氏也饱读经史。二人既是夫妻,又是书友,还是知己。他们感情深厚,朱棣曾独宠徐妙云一人,九名子女中,前七人皆为徐妙云所出。
徐妙云不仅是朱棣的妻子、书友、知己,还是她的贤内助、大管家、智囊。由于朱棣被封在北京,主要是对付蒙元大军,所以燕王府的护卫比其他藩王多,事情也多。燕王府机构庞大,事情繁杂 ,凭朱棣一人之力,难以管好。
徐妙云便发挥了女主人的职能,把府内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朱棣无后顾之忧,一心管理军事。正如朱棣即位后,在立后册文和诏书里说的那样,“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在藩国做他的贤内助二十多年,使他的家庭和平安宁。
不仅如此,徐妙云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屡屡在闺房内给朱棣出谋划策,以历史典故为鉴,为朱棣剖析敌我形势,借鉴历史,献出好计谋。 朱棣率军前去袭击大宁时,李景隆乘北京城空虚,率军围攻,不料徐妙云身披铠甲,亲自登城,号召全体守城将士誓死守城。同时,她还发动城中将领及士兵、百姓的妻子登城作战,形成一对靓丽的女子军队。
士兵、百姓们见女子都如此勇敢,大受激励,誓死与李景隆大军血战到底,保卫北京,结果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硬是没打下北京,直到朱棣率军回来,被内外夹击,仓皇逃走。
所以朱棣在称帝后,在诏书、册文,以及其他地方,屡次赞誉妻子的美德,感激她的相助。但可惜的是,朱棣登基仅仅五年,皇后徐妙云就积劳成疾,患病去世,年仅46岁。徐妙云去世后,朱棣痛哭流涕,发誓再不立后。
历史有料、有趣, 而且许多高考状元都是历史的受益者,比如2018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曹静怡,考出713分的惊人成绩,被采访时她曾坦言:自己从小就是一枚“历史迷”,还说:“这份兴趣对我而言不只是开阔了事业,对我的学习帮助也很大,能考出713的好成绩,离不开从小被父母逼着看历史书。”
而读历史我推荐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此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小说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六帝和王公权贵、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此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还是众多名人、名流的枕边书。
笔者读《明朝那些事儿》多遍,受益匪浅,很多生活中的困惑、难题,历史上都有相似典故,古人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借鉴、运用。现在升级插画详解版,整套9本书,特价158元,想学习的朋友,请点下方横条【看一看】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