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药,补气理气,气场强大

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医学者无过于宋。
在宋朝老大的最高指示下,宋代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也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小儿药证直诀》是世界第一部儿科专著。出自宋代儿科鼻祖钱乙,确立了中医儿科的诊疗体系。
本文要介绍的两首方剂,分别出自其中一本,属于加味关系。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补气祖方:四君子汤
关于君子,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气宇轩昂之人,脾胃一定是倍儿棒的。
这是由于人要显得有精神,就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都是要通过饮食而得,但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所以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
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
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于面,故见面色萎白。
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常常弯腰,手捂自己的胃,精神萎靡,难称帅气与气宇轩昂。
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让人气度不凡,气宇轩昂,是补气的祖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
这四味药的配对,正如四位谦谦君子,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茯苓甘淡,健脾渗湿。
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加水煎服,益气健脾。可用于脾胃气虚证,以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为辨证要点。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也适用哦!
如果女性有此类症状,四位君子来相帮,那打造出来的,就是气质美人儿啦!
作为补气祖方,后世很多补气的方子,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味而成的。异功散便是之一。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这个异功之名,扩展开来,可理解为特异非凡的功效。
组成: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
很显然,此为四君子汤+陈皮而得。是补气过后再用陈皮顺顺气的节奏。
陈皮辛香,可叫醒被湿气困扰的脾。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意在行气化滞,醒脾助运,以至补而不滞。不仅能调节脾胃,还能调节胃肠运动,抗肠痉挛,抗胃肠溃疡,终达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代谢等功效。
脾胃功能直接影响人体正气盛衰,脾胃强则气血壮,脾胃弱则气血弱。无论成年人,还是幼儿,脾旺则四季不受邪。
也就是说,成年人如果脾虚气滞,稍服补药即感腹胀食少而“虚不受补”,可使用异功散呢!
脾主运化,胃主消化,肠道将漏余的精微再次传化给脾,由它运行至需要的地方。故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辨证为脾胃虚弱的症候,也可选用哦!
无病又脾胃好的人,外在气度不凡,内里笃定欢畅。走路精神抖擞,神气十足,趾高气扬。这就是四君子汤+陈皮而得异功散的力量,
还可让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的中焦滞气顺顺当当出去。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状,也全被异功散的行异能力赶跑啦!
估计钱乙在为小儿看病时,没少使用这个方子,觉得着实见效,特异之功之异功散就此命名。
那么异功散的用法如何呢?
顾护脾胃的方子,怎能少了脾四味:人参、生姜、大枣,甘草。如今,人参甘草均到场,只需再有请生姜和大枣就好。
制法服法:将上药捣烂为细末后。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另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