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洲完全相反?岳飞、戚继光都倾向短刀破骑兵,而非长枪方阵

欧洲长枪方阵对抗骑兵

长枪结阵破骑兵,是多数人对冷兵器战争最普遍的看法。无论是影视剧,比如《勇敢的心》,还有电脑游戏,比如《骑马与砍杀》,都将步兵携带的长矛或长枪,看作是骑兵的天敌。

至少在西方看来,短兵器是不可能对抗冲击骑兵的。然而古代中国的做法却很另类,从宋代到清代曾出现过一种偏好,将刀盾步兵(包括藤牌兵)当作了克制骑兵的兵种。

藤牌手

刀牌手和麻扎刀成了骑兵克星?

笔者在小时候看过小人书《太平军天京破围战》,里面有一段情节,讲述的是:陈玉成为击败胜保的四千骑兵,训练了一批“专破骑兵”的刀牌手,最终全歼了这批清军精锐骑兵。

当时笔者就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机动性不高、武器攻击范围也不远的刀牌手,却能打败骑兵呢?太平军对付骑兵,为何不选择用长枪、弓弩或火绳枪呢?

《太平军天京破围战》中的太平军刀牌手

不止如此,历史上相似战例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当属是岳飞大战金兀术的郾城之战,宋军使用麻扎刀大破了金军的拐子马。就连《射雕英雄传》开头,都把“金人有拐子马,我有麻扎刀”当作段子来说。

麻扎刀,是用麻布裹紧刀柄的短刀或长刀。《宋史·岳飞传》记载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还有岳飞的《奏郾城捷状》记载道:“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敌手拽厮劈。”

太平军刀牌手大破清军骑兵

后世有些人认为,麻扎刀是一种长柄刀,而不可能是短刀。这是受到了传统思维的影响,认为破骑兵不可能使用短兵器。因此,把宋军对抗骑兵的大刀大斧,都认定是长柄武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既然都是长柄兵器,为何不干脆使用更有效果的长枪?

宋军用麻扎刀对抗金军骑兵

戚继光关于长枪对抗骑兵的看法

从宋朝以后的反骑兵武器发展来看,长柄刀和长柄斧并没有发扬光大,形制和数量都在式微,反而是短柄刀(包括长刀、腰刀、佩刀)更多出现于明朝和清朝的军阵里。尤其在戚继光的带头下,藤牌兵这个纯粹的冷兵器兵种,竟然在火器时代涌现了出来,同时兼顾了对抗骑兵和火器的任务。

相比之下,西方和日本在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主打的是长枪方阵,用来和火绳枪搭配。明清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同样大量使用长枪,但是并没有像西方或日本那样,热衷于大幅加长枪矛的长度,并以纯粹的长枪方阵对抗骑兵。明清时代的中国步兵,对抗骑兵时很少看到纯粹的长枪结阵,而往往是长枪、狼筅、马叉和刀盾混编,后期有时甚至只用藤牌兵。

鸳鸯阵

这个现象,戚继光就有解释。他在《练兵实纪》里写道:“设若敌马乘群齐来冲我,前无筅牌,径用枪以当之,戳马,间有损折,必非全利。夫五兵之法,长以救短,短以救长,长既易迈而势老,短又难及而势危,故相资之用,”

也就是说,戚继光认为长枪虽然能够有效阻挡骑兵,但是很容易在第一次与骑兵相撞时折断,从而导致步兵失去武器。因此,他反对使用单纯装备长枪的部队,而是采用混装方式,即所谓的“花队”。在一个单独的小队里,不仅装备有长枪、狼筅等长兵器,还要配备刀盾兵和火枪兵,这就是“鸳鸯阵”的兵种编排方式,从而实现“长以救短,短以救长”。

混编了长枪兵和刀牌手的明军

值得一提的是,戚继光还认为,包括长柄刀和钗钯在内,其实都应该算作“短兵”。因为长枪往往长达一丈七八尺,而长柄刀(包括偃月刀、钩镰刀等)不过七八尺,在结阵的时候根本起不到长兵器该有的“远距离阻敌”作用。相反,长柄刀在战阵中的作用反而更接近短刀,适于近身肉搏。

如果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岳飞的麻扎刀,就可以看出,对付金军骑兵时,宋军使用长柄刀和短刀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考虑到灵活性,短刀和短斧在近身战中反而更有优势,所以到了太平军时代,会认为“藤牌兵是专破骑兵的”。

长枪,在中国只是用于迟滞骑兵的第二选择

从宋军、明军和清军的一些实战例子来看,步兵对抗骑兵的首要工作,是战前临时设置拒马等障碍工具,迫使敌方冲击骑兵减速。只有在没有拒马等障碍工具时,长枪结阵阻挡骑兵才是第二选择。当骑兵被迟滞于拒马和长枪前,藤牌手或刀牌兵(宋代也包括斧盾兵、长柄斧、长柄刀等)就会一拥而上,先砍马脚,再杀伤敌方骑兵。

这种作战方式,才是从宋代直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军队最主要的步兵对抗骑兵战法(除弓弩和火枪等远射武器之外)。

清军的虎头藤牌兵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文艺复兴时代”的中国古代军队很少用单纯的长枪方阵对付骑兵,与同时代的西方和日本截然不同。因为,长枪只是作为给骑兵减速的第二选择,甚至在明代,长枪在队列中的排位还在狼筅之后。不过,单纯长枪方阵在对抗倭寇步兵时,倒是经常出现,但效果不佳,最终让位给了“鸳鸯阵”这种兵器混装战法。

不过个人认为,明清时代的这种战术思想有一个致命缺陷。因为使用刀牌兵、藤牌手、斧兵对冲击骑兵发起反击,需要很高的士气和训练水平,必须精锐部队才能完成。

戚继光军刀

南宋初年,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等名将都能够拿出不少这样的部队。但是到了南宋后期,将领水平参差不齐,一旦步兵训练和士气跟不上,对抗骑兵的战斗就会落入下风。

到了明朝,由于火器技术的发展,明军步兵越来越依赖火枪和火铳的威力,肉搏能力不断下降,对抗骑兵几乎完全靠火器。在明朝后期,只有戚继光等人曾经一度重振过明军的肉搏战术。但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明军全方位的衰败难以制止,最终输给了肉搏战术能力更强的清军。

欧洲长枪方阵

清朝在历史上也同样也陷入这种困境,初期由于敢肉搏能够纵横天下,到了鸦片战争却已经不敢和英军拼刺刀了。当然,这时候清军面临的骑兵威胁也比从前少了,也很少需要步兵来对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