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你认识“自我”
前些年,在上《人格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写下“二十个我”。
我写得很快,用了”悲观,勇敢,善良,犹豫不决,钻牛角尖,容易嫉妒,有点偏执,聪明,喜欢阅读,喜欢看电影......“等二十个修饰语来填充这句“我是___的人”。
写完后,我发现积极,消极的形容词五五开,其中涵盖了我的性格特征,我的喜好。原来这是我头脑中的自己呀,一般般嘛,怪不得我的自我评价忽高忽低,很容易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因为我对自己的总评价就是很一般。
接着,有位同学被抽到分享自己所写的“二十个我”,我一听,好家伙,二十个修饰词,十五个都是负面评价,我突然有些心疼那位同学,其实他在我心里,是一个很棒的男孩子,乐于助人,乐观开朗,外向善谈......
在那一刻,我体会到什么叫做——别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你"真的不一样。
而那些用来自我评价的修饰语,就是我们的自我图示。自我图式构成自我概念,解答了“我们是谁”这个问题。
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你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性别,了解自己的感受,拥有你的独家记忆。
每个人眼中的自我不一样,也决定了我们以何种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
就像之前的我一样,当时我对自己的总评价一般,不好不坏,这决定了我对待很多事的态度,比如做事之前,通常我不会设定太难的目标,我也不会设定太简单的目标。
而那个同学,他的自我评价如此糟糕,我在想,他每天真正开心的时间多么?
如果问题一变,我希望自己成为___的人,再让写二十个句子。写完之后,大家会不会对自己更了解。我想会的。
这也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叫做“可能自我”。它包括了我们梦想中的自己。
比如说我的“可能自我”是优雅的,智慧的,充满热情的,充满好奇心的......
那这里,可能就有人问,“可能自我”对于我们有什么用?仔细想想,它难道不会对我们起到激励作用么?我们为了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而努力。
下面也是一些人头脑中的“可能自我”——
我希望成为所有人都追捧的对象
我希望成为人群中最聪明的人
大家有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笔者认为,这种“可能自我”如果不修正,那这人一定很难开心。
因为别人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他们的反馈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追求"最......"的人,很容易受挫。
当然,很多时候,看似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其实呢?多多少少受了他人的影响。
小时候,父母老师会评价我们,长大了,老板同事会评价我们。
永远会有人对我们做出评价,当然,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评价别人。
我是一个能力不错的人,她真好看,他打篮球打得真好,她工作做得真好......
当大多数人评价我们聪明的时候,我们也倾向于评价自己聪明。当大多数人都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很难对自己有个积极评价。
为什么一些心理学家会做研究证明——即使在高年级,女生的理科学业成就也不比男孩差?
我想,其中有个原因,一定是担心有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会有意无意地向女孩传达出"你们女孩在理科上就是不行"的信号。这会导致什么呢?
许多女孩因为这种预判,过低评价自己,从而对理科畏惧。然后就让“女孩理科差”成为了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所以,当你特别不自信的时候,应该看看那些自信的人,他们也不是完美的,可是他们却可以自信。想一想,到底是什么限制了你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对周围人如何评价,或者是周围人对我们如何评价,还受到一个更高维度的影响,比如说国家。
有心理学家在1996年就做出报告,日本人到北美会因为朋友间的互相恭维次数之多而感到惊讶。从频率来看,美国人夸朋友的次数大约是日本人的四倍之多。
像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也可以看出来区别。个人主义国家常常拍摄“个人英雄拯救世界"的片子,这跟他们的自我认知肯定是分不开的。而集体主义国家拍摄的影片,大多都是“团体协作获取成功“的模式。不过,近年出现的IP剧,倒是喜欢塑造个人英雄,笔者认为,这还是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
当然,每个国家内部还是存在许多个体差异,有个人主义的中国人,也有集体主义的美国人。只是说,粗糙地分类下,集体氛围肯定会影响个体间的评价风格,及个体的自我评价。
要不,现在开始写写“二十个我“,看看你眼中的"你"的样子。
当你在做自我评价时,在勾勒“可能自我“时,请你仔细想一想,什么影响了你?到底什么样的你,才是你最想成为的样子?
当你习惯性贬低自己的时候,不如看看那些“自我评价高“的人,看看他们面对困难或批评时,如何应对?
我们是自己最大的依靠,所以,遇到事情,不要拼命地自我贬低,学会善待自己,好么?
世界和我爱着你~